电脑进bios(电脑怎么打开bios设置)

电脑进bios(电脑怎么打开bios设置)本文首发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一键通”(dnwlydt)。 喜欢的话请多多关照。 最近经常有人在后台问边肖,电脑按F(X)进不了BIOS,那怎么进BIOS呢? 今天,我要介绍进入BIOS的各种方法: …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本文首发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一键通”(dnwlydt)。

喜欢的话请多多关照。

最近经常有人在后台问边肖,电脑按F(X)进不了BIOS,那怎么进BIOS呢?

今天,我要介绍进入BIOS的各种方法:

一般进入电脑桌前有八个屏幕,只是老电脑的通用模式类型。有些电脑已经关闭了登录窗口和系统选择界面,所以不会有这八个屏幕。现在很多新电脑,尤其是笔记本电脑,不一定有这八个步骤。为了兼容老电脑,下面以八步为标准来描述入门步骤。

显卡信息(图1)->:日志信息(图2)->: BIOS版本信息(图3)->:硬件配置信息(图4)->:选项(图5)->: Windwos登录(图6)->: Windows加载(图7)->:欢迎屏幕(图8)

八张图说明:

图一。显卡的版本信息。

图2,日志图,这里也是进入BIOS的入口点。如果不进入这里,就没有机会再进入BIOS了。在这里,你得先说两件事。

首先是BIOS密码。很多人的电脑BIOS没有密码,可以直接进入BIOS。如果有密码,他们必须在进入BIOS之前输入密码。

第二件事是COMS信息的丢失。如果没有COMS配置信息,你将不会进入第三个屏幕,而是配置错误提示屏幕。

图3示出了BIOS等的版本信息。

图4,显示硬件配置信息。

图5。在此选择您要启动的操作系统。

图6。如果您设置了用户帐户和密码,您必须首先登录。

图7。正在加载窗口。

图8。欢迎屏幕是进入桌面前的最后一个屏幕。

进入BIOS有四种常见方式和几种特殊方式。下面一步步来说入门方法:

2.第一种常见的是按Del键,如下图:电脑启动时,当显卡的信息通过后,屏幕下方会出现“按Del进入EFI BIOS设置”的提示。(这句话的中文意思是:“按Del键进入EFI模式BIOS进行设置”,就是上面我让你学的英文单词。只要你知道那些英语单词,自然就知道这句英语。

比如按Del进入BIOS的电脑主要是Award BIOS类型AMI BIOS,90%以上的电脑都是按Del进入BIOS的。

3.第二种常见的类型是按Esc键。同样,当引导至登录屏幕时,会出现提示“按Esc键进入设置”。在中文中,按Esc键进入BIOS设置。

比如按Esc进入BIOS的电脑,主要是AMI BIOS类型和MR BIOS类型。

4.第三种常见的类型是按F2键,您可以在启动后立即看到“按F2键进入安装实用程序”这一行。这个词是不是很熟悉,意思是“按F2键设置BIOS实用程序”

例如,按F2键进入BIOS的常见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有:

惠普索尼戴尔宏基索尼

明基富士通Quadtel ThinkPad 315ED

大部分台湾省牌电脑开机也是按F2。

5.第四种常见的是只能按F1进入BIOS的电脑。

(1)、IBM(按F1冷启动,部分新机型重启即可启动)

(2)、东芝(冷启动时先按ESC再按F1)

(3)、东子(冷启动时先按esc再按f1)

(4)对于下面的ThinkPad系列,启动时按F1键,不要松手,直到屏幕上出现Easy Setup,才可以进入BIOS。

有:365X/XD系列,380,560,600,755,760,765,770。

(5)、以下系列当你在屏幕上看到ThinkPad的logo时,快速按F1键进入BIOS。

系列:240,390,570,I系列1400,I系列1200,A系列,T系列,X系列,R系列。

6.以下是一些特殊BIOS的关键录入方法:

康柏(Compaq)电脑(开机右上角有闪烁光标时按F10,开机时持续按F10)

7.另一种进入BIOS的特殊方式是新的索尼笔记本电脑。它必须首先按下键盘顶部的辅助键。我用红盒子做了标记。进入后,您将被带到另一个vaio关怀页面。

8.进入这个vaio关怀页面后,按“开始BIOS设置”,BIOS界面就出来了。

最后介绍了品牌电脑通过热键进入BIOS的几种方法,

比如奖BIOS:开机时按Ctrl+Alt+Esc。

比如AST BIOS:开机时按CTRL+ALT+ESC。

如凤凰BIOS:开机时按Ctrl+Alt+S。

由于不能一一列举品牌电脑进入BIOS热键的所有方法,最后我就列举一些常见的品牌电脑及其进入BIOS的热键。试试看,看能不能找到你的电脑类型。

请在下面留言。如有任何技术问题,请加微信直接联系边肖。

联系边肖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13493.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2月 7日 19:00
下一篇 2024年 2月 7日 19: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