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朝阳区位于北京市东部,西邻东城区、丰台区、海淀区,北接昌平区、顺义区,东接通州区,南接大兴区。面积470.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4米。是京郊最大的区域。200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08.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08.5万人,外来人口99.8万人。目前,全区分为23个街道办事处和20个乡镇。
朝阳区工业发达,是北京重要的工业基地。区内有纺织、电子、化工、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工业基地。朝阳区对外交往频繁,是北京重要的外事活动区。
2017年11月,朝阳区被授予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1]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城市。
从秦到隋唐,这一带属于杨光郡,再到蓟县下辖幽州,再到辽代燕京路的谢晋府,晋代中都路的大兴府。元代中渡路大兴府改为中渡路大兴郡,明清属都城顺天府,仍属大兴郡管辖。
1925年划区,称北京东郊。
1928年改为北平东郊。
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朝阳区。
朝阳区位于北京市区的东部,是北京郊区向市区过渡的地区。辖区面积470.8平方公里。从北到南略长,最长约28公里;自东向西略窄,最大宽度约17公里。
地理坐标为北纬39° 49 ‘至40° 5 ‘之间;东经116° 21 ‘至116° 38 ‘。西邻东城区、丰台区、海淀区,北邻昌平区、顺义区,东临通州区,南接大兴区。[5]
地形学
朝阳区位于北京平原,自西北向东南缓坡,坡度为1/1000-1/2500。平均海拔34米,最高点海拔46米,在大屯至洼里关西关西庄一带;最低海拔20米,在巴河下游楼子庄沙窝村西。[5]
气候
朝阳区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春季干燥多风,昼夜温差大;夏天炎热多雨;秋天阳光明媚少雨,冷暖适宜,阳光充足;冬天寒冷干燥,多风多雪。年平均气温11.6℃,冷月1月平均气温4.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9℃,年无霜期192天。年平均降水量581毫米(1971-2000年),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5%。自1998年以来,气候变得越来越温暖和干燥,连续干旱。
全年日照总辐射为134.24大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约占全年总辐射的49%。全年日照时数为2841.4小时,5月最高,为279.1小时;其次是6月,277.3小时。[5]
水文学
地表水
朝阳区位于北京水系的尾部,河流湖泊众多。朝阳区地表水属于海河流域北运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是唯一发源于北京的水系,上游有温榆河、通惠河、凉水河等支流。朝阳区北部大致以清河为界,东北部大致以温榆河为界。大坝在南部与马良河汇合,在北部与北小河汇合,然后流入温榆河。凉水河、萧太后河、通惠灌溉渠等局部河段流经潮阳区南部。朝阳区河流总长151km,中小排水沟110条,总长320km。有朝阳公园湖、瑶洼湖、红领巾湖、高碑店湖等70多个湖泊以及鱼塘、水池,总面积980公顷。
朝阳区主要河流的基本流向如下:温榆河来自北京北部山区,从昌平区流入朝阳区,再经通州流入北运河,是北运河的重要水源之一。温河是该地区东北部的界河,从上新堡到巴河与温榆河交汇处,全长22公里。它是清河温榆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海淀区西部山区,经京长高速流入朝阳区,在上新堡汇入温榆河。坝源从东北的护城河流出,经过太阳宫、江泰、东坝等乡镇,注入沙窝村的温榆河,也是温榆河的一条支流。北小河和马良河是大坝河的支流。通河位于朝阳区中南部,流向大致与京通高速平行。它是京杭大运河最北的人工水道。
1992年,在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的建议、策划和监督下,开凿了北京至通州的运河。通河西起东南城(东便门)一角,经庆丰门、高碑店门、花园门、双桥门、八里桥流入北运河。这条河曾是元明清时期南方向北京运粮的重要通道。
地下水
朝阳区地下水丰富。除来广营、金盏为弱富水区(1000 m2/天)外,全区大部分地区为富水区(1000-2000 m3/天)。地下水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含水层大多埋在地下20米以下,最大厚度为70米。五路居、大黄庄一带厚度在50米以上,全区厚度多在20至35米之间,水位10米至10米不等。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朝阳区东坝绿化植被
朝阳区地带性植被为半湿润落叶阔叶林,乡土树种主要有水曲柳、杨树、枫树、紫椴、水曲柳、榆树、臭椿、桦树、楸树、槐树、烛台树、朴树等。乡土灌木树种有榛子、平榛、榛子、胡枝子、北京忍冬、黄栌、大枣等。这种藤有猕猴桃、山葡萄等;草本植物包括白羊草、牡荆、小叶针茅、苔草、芦苇、宽叶香蒲、天南星科等。
动物资源
朝阳区的动物资源与北京平原相似。鸟类是北京常见的陆生动物。全市栖息鸟类343种,几乎占全国已知鸟类总数(1186种)的三分之一,其中平原地区鸟类306种。在这些鸟类中,在本市繁殖的有147种(包括留鸟和夏候鸟),占本市鸟类总数的42.86%,非繁殖鸟类有196种,占57.14%。在本市繁殖的鸟类中,有76种生活在湿地或滨水栖息地,占北京留鸟的51.70%。主要种类有沼泽山雀、翠鸟、黑水鸡、红胸野鸡、斑鸭、野鸭、池鹭、大苇鹭、大白鹭、天鹅等。此外,在树上和绿化带中嬉戏的鸟类主要有麻雀、叶莺和燕子。北京有93种地方鱼类,其中有代表性的有鳞翅目、日本鳗鲡、小麦科、泥鳅、中华刺鱼等。市区的人工湿地大多是新引进的养殖鱼类和热带鱼。
此外,许多底栖水生无脊椎动物生活在浅水区,底部有茂盛的水生植物或腐殖质,对水质净化和水生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其中一些是许多鱼类和家禽的食物。底栖动物的代表物种主要有褐水螅、中国对虾、中国蜗牛等。[5]
气候资源
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风向季节性变化明显。春季气温上升快,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多雨,水热同季,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秋天阳光明媚少雨,冷暖适宜,阳光充足;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多雨,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土地资源
地貌复杂多样,可分为山地、丘陵、阶地、平原四种类型。多样的地貌类型为农、林、牧、渔业的综合发展和城郊农业结构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地貌条件。
水力资源
境内有8条主要河流:温榆河、清河、巴河、马良河、萧太后河、凉水河、北小河,蜿蜒曲折,形成网络。面积470.6平方公里,自然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和土壤的影响显著,特别是受坡向和海拔的限制以及水热条件的影响,使自然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和过渡交替的特点。
朝阳区地下水丰富。除来广营、金盏为弱富水区(1000 m2/天)外,全区大部分地区为富水区(1000-2000 m3/天)。地下水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含水层大多埋在地下20米以下,最大厚度为70米。五路居、大黄庄地区厚度在50米以上,全区厚度大多在20-35米之间。水位从10米到10米不等。[5]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优势矿产资源为非金属矿产;分布集中,发展条件好;中小型矿多,伴生矿多,贫矿多,旅游资源丰富。
日坛公园
太阳祭坛
位于建国门外大街路以北、日坛路东侧,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孙大明之神的地方。起初,祭坛是一个白色的石头方形平台,它的表面是红色的釉面,象征着太阳。清代改为砖砌方形平台,边长5尺,高5尺9寸,四面九级台阶。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被辟为公园。1985年后,日坛按原规定重建。[13]
北京民俗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朝阳门外大街141号,坐落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岳庙,集元明清古建筑为一体。它是北京唯一的国营民俗博物馆。
成立于1997年,旨在保护和挖掘东岳庙历史文化,收集北京民间文物,研究、展示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1999年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常年举办老北京民俗系列展览。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都会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2004年6月,中国民俗学会在北京民俗博物馆正式办公。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1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