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是985吗)[通俗易懂]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是985吗)[通俗易懂]7月初的哈尔滨,30摄氏度,空空气燥热。走进被誉为“中国地震工程研究先驱”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绿树葱茏,绿草如茵,两座古典中式建筑坐落其中,成为城市中的一处幽静之地。成立65年来,这里有一代…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7月初的哈尔滨,30摄氏度,空空气燥热。走进被誉为“中国地震工程研究先驱”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绿树葱茏,绿草如茵,两座古典中式建筑坐落其中,成为城市中的一处幽静之地。成立65年来,这里有一代又一代地震工程学者,现在又有一颗新的科研明星引人注目。

35岁成为研究员,是中国地震局近年来选拔的最年轻的研究员。39岁时带领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项目被国外同行认为解决了国际地震工程界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从踏入工程力学研究的大门的那一天起,他就立志要做出一番名堂。10多年来,这个想法一直激励着他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程中不断超越。

他就是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辉县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主任王涛。

坚持内心

地震激发了他做些事情来减轻地震灾害的雄心。

“是汶川地震最终让我和地震工程研究结合起来。”王涛在回忆自己如何回国,最终走上地震工程科研道路时,把思绪带回了2008年。

2008年,王涛在日本京都大学攻读博士后,担任JSPS特聘研究员,师从世界地震工程协会(IAEE)候任主席中岛正爱。当年5月,汶川地震打破了他平静的海外生活。地震发生后,王涛第一时间回国,来到地震现场。当他看到地震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时,王涛坚定了他长久以来的想法:“我想回到中国,为中国的地震防灾工作做点事情。”当时妻子在一家知名日企有稳定的工作。面对王涛“事业在国内,我要回去”的选择,妻子毫不犹豫地决定和他一起回国。

回国后,王涛去了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巩俐所)。那一年,他31岁。技术研究所所长孙仍然记得王涛的就业情况:“看他的简历,他有非常扎实的基础。他在清华大学读土木工程本科和硕士,在京都大学读地震工程博士,关键是想在地震工程领域有所作为。”巩俐第一时间聘用了王涛。王涛也在第一时间加入了巩俐学院。

11年来,这个来自“贵族家庭”的年轻人,一直以一种向上的姿态提升着科研水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诱惑,都改变不了他对地震工程研究孜孜不倦的追求。王涛说,“每次看到从地震废墟中抬出的死伤者,我对自己的工作就多了一个要求。”

随着在业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很多高校甚至国家机关都以优厚的条件邀请他,但他都婉拒了。王涛告诉记者,他回国时一直记得自己的初心,放不下对防震减灾的追求。在他心中,他总是专心研究建造抗震性能更好的房屋,以减少地震带来的灾难。

苦心经营

“三人一狗”见证了实验室的华丽转身。

在巩俐学院大门的影壁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话:“科学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只有不畏艰难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峰。”了解王涛的人都知道,他是这样一个科研实力很强,不断往上爬的人。

人类无法阻止地震,但可以通过改进设计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2008年底,巩俐院安排王涛到河北燕郊辉县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工作,进行建筑抗震的研究和技术开发。

当时实验室刚刚起步,缺设备,缺人员,缺项目。实验室的“常驻人口”只有他,一个助手,一个看守实验室的叔叔和一只狗。另外还有几台实验仪器,无法开始大规模实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涛尽力利用国外积累的成果和技术方法,在清华大学联合开发了一套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的子结构混合实验控制系统。实验室需要搭建高水平的模型,施工人员短缺。他挽起袖子,挑起最重的担子,拿起一把砖刀,成了一名瓦工;缺少实验人员,他日夜守在实验设备前,盯着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那时候,哪里需要他,他就出现在哪里;不管做什么,到了就可以开始了。那时候实验室条件差,冬天风大,经常吹得满脸都是。夏天很热,干起来都是汗。一天忙碌下来,整个人完全灰头土脸。我才知道他以为自己是实验室雇来的建筑工人,工作那么辛苦。

11年来,在他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下,实验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拥有国内最高的拟动力试验反应墙、土工离心机振动台、低频振动测量装置等国内领先的设备和设施。相继建成。北京“中国瓶”实验、亚洲最大的山地悬索桥云南龙江特大桥混合实验等一批抗震科学实验在这里进行。他提出的新型砌体结构加固方法,在这里转化为技术成果,在北京城区20多栋老建筑中得到应用。在不改变建筑结构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将原无抗震性能的建筑提高到8度。

此外,他还与国外同行合作,在美国、日本和中国进行了钢结构倒塌全过程实验,并在国内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数值算法,为解决静力边界预测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现在,辉县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抗震减灾工程实验室,吸引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前来参观和合作实验。

赤心乐道

想要什么,苦的时候不觉得苦,累的时候不觉得累。

近年来,王涛主持和参与了10余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专利8项,在城市功能恢复、地震灾害模拟预测等领域开拓了一条新路。

为了掌握地震灾害的规律和特点,近年来,每当发生大地震,王涛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玉树地震后,他随地震救援队赶赴玉树。在震区,他冒着余震测量数据和检查结构,在废墟中爬行。到达玉树的那天晚上,下着暴风雪,没有地方可以搭帐篷。他和同伴在黑暗中找了个空房子休息,白天是被子,地上是当铺,在寒风中彻夜不眠。第二天天亮时,他们才发现所住房屋的墙壁出现了几处裂缝,随时可能倒塌。在震区的10天里,他和他的团队行程近2000公里,走访了40多个乡镇开展震害调查,评估了1000多间房屋的安全状况。

和地震调查一样艰难的是实验。

记者采访王涛的那天,是他连续呆在实验室的第六天。与他共事多年的实验室主任滕锐告诉记者:“社会上流传的‘996’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7×24’对他来说就是常规的东西。”为了让“大型复杂结构在线混合测试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取得成功,他和他的团队以工匠精神坚持了11年,现在还在做。

抗震实验需要不断加载,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从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为了准确掌握实验中的每一个数据,王涛坚持与实验“同频共振”,吃住都在实验室。

在王涛的工作室里,一年四季都有一张折叠床。滕瑞道:“先生在这里过了多少夜,我也说不清。”

为了完成与美国同行的跨国实验,王涛经常通宵值班,他一直在打电话沟通。有时候他实在受不了,就坐在椅子上,靠在书桌上睡着了。

一次,王涛出差回来,疲惫不堪。一进门,大女儿就跑过来,不到1岁的小女儿急着要他抱。他抱起了两个孩子。也许是太累了。不经意间,小女儿从怀里滑落,“咣当”一声摔在了地板上…虽然经过事后的治疗并无大碍,但王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感到非常内疚。

这几年,王涛陪家人的时间真少!他总是很忙,指导学生,写文章,做研究,做实验,开会,出差,学术交流……家里的事情几乎都指望不上他。

你怎么看待自己的努力?王涛回答说:“这些努力对我来说并不觉得有多难。科研上的每一个进步都让我兴奋和痴迷,给我带来快乐,总是激励着我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科研中。”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记者:贾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201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 12月 9日 20:40
下一篇 2022年 12月 9日 21: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