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读《西方语言学的词观是错误的》
(作者易龙云)
2018年10月28日在新时代汉字教育创新论坛暨第三届科学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认识了张芃芃教授。那天,他第一个发言,题目是《坚定中国的文化自信:树立科学的写作观——对白话文运动和文字改革运动的反思》。听完之后感觉神清气爽。他的演讲触及了中国汉字教育的瓶颈,我上当了。从那以后,他成了我的良师益友,经常微信交流。
时光飞逝,短短三年。我读过他的许多反思西方语言学的文章。2021年10月28日,他发给我他之前在北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文本。想了想,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
我觉得张老师在很多场合不厌其烦地讲西方语言学的文字观,确实抓住了中国汉字文化的要害,找到了中国汉字教育一百多年来走弯路的根源。我赞同张先生的观点,认为只有从理论上反思西方语言学及其文字观的错误,才能找到中国古代的文字观,并对其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重建中国人自己的文字学。只有这样,才能阻止以西方文字学为指导的汉字改革运动。
张朋朋教授正在讲演张芃芃教授正在讲课。
张先生的文章主要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西方语言学及其写作观的悖论在于对语言和写作的错误定位。
索绪尔认为,“我们一般只通过文字来认识语言。”布龙菲尔德认为“文字不是语言,而是用可见的符号记录语言的一种方式。”西方语言学家根据他们的著述,得出了“文字是书写符号来记录语言”的悖论。
中国的语言学家将西方的文字语言学理论引入中国,也认为文字是一种“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按照他们的思维逻辑,既然文字只起到录音机的作用,那么如果把中国的汉字换成拼音文字,只要掌握了拼音的规则,就能很快识别和发音。尤其是在计算机(电脑)技术刚出来的那些年,西文的注音文字提前进入了计算机系统。因此,被西方语言学理论洗脑的官员和学者们,认真地认为表音文字是最科学的,是世界文字的发展方向,中国文字必须走表音方向。他们指责罗志的汉字,汉字的命运危在旦夕。时至今日,“汉语拼音化”的趋势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大有死灰复燃之势。
张芃芃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的说法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他们不了解语言文字的产生、特点和用途。语言是如何生成的?也就是语言声音,声音是动物生命自然发出的。鸟有鸟声,虫有吠声,兽有吼声。发出声音是动物的本能,也许是因为同伴之间交流的需要。作为高等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交流信息、思想和感情,自然产生了表达意思、彼此认同的声音。这就是语言。语言意义的单位是语流,是不可分的。孩子的语言能力不是由部分“合成”的,而是由整个语言环境“生成”的。因此,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意义的听觉符号,中国民间俗语称之为“口口相传”。
单词是如何生成的?在古代,人们发现语言传递的信息转瞬即逝,只能近距离接收,不能远距离传递,更不能留存。于是智者们开始寻求一种能够突破时间空限制进行思想交流、远距离传递信息、长期保存信息的工具,这就需要创造。虽然智力发展程度不同,但大多数人群已经开始创造自己的视觉符号来表达意义,从系绳子、数石头到画图、认东西,从原始的图画到创造一些表意部分,再将一些部分(字母)组合起来形成,就有了这个人群认可的文字。在古代人类社会,不同的种群居住在分散的地方,距离遥远,交通闭塞,彼此之间几乎没有联系。他们只能创造自己的文字,然后演变成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字。根据现代人类学家的研究,世界上有6809种语言,创造的文字不到语言的三分之一。根据1997年的统计,有2197种《圣经》的外文译本。这证明世界各地区创造的文字应该超过2197种。人类学家将其归纳为几种书写体系,其中拉丁书写体系遍布世界各地,汉语书写体系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其次是阿拉伯语书写体系和斯拉夫语书写体系…不同的书写系统都是意义的视觉符号。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许慎说,“盖字者为经之本,王政之始,前人已落,后人知古也。”可见,文字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传播和传承思想文化。”
语言和文字分属两个不同的符号系统,但又相互联系,并且可以通过人脑进行一定程度的转换。表达意思,人脑可以通过口型动作发出声音,听众可以通过听觉器官(耳朵)接收到对方的声音,并传递给大脑,从而对其表达的意思进行辨析。这就是语言。人脑要表达的意思也可以通过手部动作转化为视觉符号,通过纸、报纸、书籍或碑文等载体保存或展示。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接收,传输到大脑,分析其含义。就是这个词。
索绪尔没有理解语言和文字只能通过大脑相互转化的原理,混淆了祖先创造文字的目的和方法。众所周知,西方先民创造文字的目的无疑是为了寻求一种可以远距离交流、可以长久保存的视觉符号,但这与汉族的观念和方式恰恰不同。他们通过分析发音来创造字形。智者发现,语音可以被分割成最小的语音片段,称为音节。根据音节的差异,分析出比音节小的音素,然后创建不同的图形来表示对应的音素,称为“字母”。拉丁字母如a.b.c.d.e音素并不表示意义,而是几个音节连在一起表示意义。用字母连接这些音节就成了意义。西方语言学家称他们的文字为“音标”。其实这种表达是不准确的,因为用字母拼出来的“字”只是拼读,一种拼读表意文字。
平心而论,索绪尔曾明确表示:“我们的研究将局限于语音系统,尤其是今天使用的希腊字母的原始系统。”也就是说,索绪尔承认他的“普通语言学”实际上只是建立在“具有原始希腊字母的系统”基础上的印欧语言学。它不是为中国人量身定做的,甚至是排斥中国人的,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如果中国的语言学家不是想急功近利地“与国际接轨”,那么他们就轻而易举地“引进”了西方现代语言学,大模大样地写进中国人写的语言学和汉语教材里,我们何必在这种理论上浪费口舌呢?所谓“人类性格发展的共同规律”,不过是某些学者的一厢情愿。
第二,西方语言学及其文字观对中国汉字文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由于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10年间,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饱受外国列强欺凌,民不聊生,国不聊生。于是,一大批仁人志士或留学欧美,或远赴日本,寻求救国之道。这一时期,有人将汉字视为中国进步的重要障碍,主张废除汉字。我们的祖先出于急于整顿国家现状,轻率地提出本末倒置的观点,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惜的是,当这些思想的传播形成了一种思潮,直接导致了中国语文教育中“国学经典”的废除。1928年9月,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下令在小学废除“读经”,废除文言文,使用白话文编写的教科书。“简化汉字”在北洋政府也有过讨论,但没有精力付诸实施,也没有实质性进展。蒋介石上台后,也提出过汉字简化,幸好失败了。
1914年,美国语言学家布隆德尔发表了《语言理论》。1916年,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发表了他的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受到西方学者的高度评价。他被誉为西方语言学之父。随着西学东渐,西方语言学及其文学理论很快受到中国一些语言学家的崇拜。他们狼吞虎咽,然后全部复制。正如王力所说,“回顾我一生的工作,我只是把西方语言学带到了中国。”不知道这“拿来”的西方语言学及其文论被戴到了汉字头上。真的是一记耳光,彻底颠覆了两千年来的文化心理,产生了一百多年波澜壮阔的拼音运动,几乎给汉字和中国的文化教育造成了一场灾难。如果成功了,雄伟的中国就要灭亡了。
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1950年初,教育部效仿国民党“废文言文”,小学只教白话文。1950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语言学研究所,各大学相继开设语言学专业,开始西方语言学教材。同时,根据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国内语言学家开始研究汉语语法和汉语广义语音学。
1950年7月,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提出:“文字必须改革,要遵循世界文字共同的语音方向。拼音实施前,汉字要简化,方便当前应用。同时积极进行拼音的各项准备工作。”1958年2月11日,旨在按普通话用拉丁字母代替汉字的《汉语拼音方案》正式颁布。这个方案是以法国传教士利马尼格在1626年发明的拉丁拼音汉字词汇(被称为“利金方案”)为基础的。由于使用拉丁字母必须说普通话,而我国人口众多,各地语言不同,方言各异,这套拉丁字母一时还代替不了汉字,所以政府提出了文字改革的三项任务:推广普通话,实施汉语拼音方案,简化汉字。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了《简化字表》(第二版),共收字2274个,在全国推广。这三项工作的实施,就是“汉字拼音化”的前奏。
这一时期,深受西学毒害的老一辈语言学家中,有一部分显得很努力,著述甚丰,于是西方语言理论被隆重地写进了国人的语言学和汉语课本。这些学者无疑成为了“汉字拉丁化改革”的中坚力量。人死了再去追求完美和指责,是没有意义的。然而,我们必须认真反思导致他们走上弯路的西方语言学及其写作观,以消除流毒,防止当代人和年轻一代重蹈覆辙。
改革开放后,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逐渐认识到,把中国“文盲、教育落后”的原因归结为“汉字落后”是错误的。同时发现汉语中同音字、同音字太多,只能用汉字来区分,不宜用拼音字。这场运动暂时平息了。1985年1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更名为国家语委,文字改革政策有所调整。其中指出:“现行汉语拼音方案不是用音标代替汉字,而是帮助学习汉语和汉字、推广普通话的注音工具。”2000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8条将汉语拼音方案定义为拼音和注音的工具。
但由于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100多年来中国人的文化自卑感一直呈上升趋势,几千年来敬畏文字的传统几乎失传。此外,大学和中学继续使用从索绪尔等复制的语言教科书。,社会上汉字应用中崇洋媚外的现象明显暴露。比如,人们普遍喜欢用英文给中国命名,媒体宣传材料中中英文混用,严重损害了中国的语言文字。人们在心理上不再把写其他字和读错音当成一回事,乱写乱读的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
2009年,安徽安庆人黄静写了《中国人失踪了》,寄给中央有关部委。在相关网站和论坛上进行推广,呼吁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强调中国文化的自信,倡导全面规范使用汉语的潮流。这一思想被党和政府采纳,写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的相关文件,成为中华民族真正复兴的思想基石。从此,中国人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从言语自卑到言语自信。
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真正树立文化自信和写作自信,非一日之功。时至今日,在中国的文化教育阵地上,西方语言学及其写作观还没有走到尽头。大学的语言学专业仍然使用西方学者编写的教材或中国学者在西方语言学及其写作观指导下编写的教材。有些人对拼音还是有感情的,正如潘文国教授所指出的,“一方面伺机推销,另一方面利用人们的心态,千方百计保持拼音的现有做法。”面对这种情况,张芃芃教授一再呼吁对西方语言学及其写作观进行反思,这实在难能可贵,值得大家全力支持。
第三,反思西方语言学及其书写观,最终目的是捍卫汉字,坚持汉字自信。
晚清以来,与激进的“汉字革命”相比,始终有一股文化力量坚定地守护着汉字的价值。章太炎作为最早的文化民族主义者代表,对“废汉字”进行了反击,有力地冲击了包裹在西方中心主义中的文字进化论。
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1918年出版)中说:“我先生自习画卦,字之进步,五千余年也。”“那么人物的功德就大了。虽然今天的新学者有时主张废除汉字,但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汉字是绝对不应该废除的。”被称为语言奇才的赵元任教授写了两部精彩的作品, 一个是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施 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
中国成立后,“简化汉字”和“用汉语拼音方案代替汉字”成为政府行为,也遭到有识之士的强烈抵制。陈先生对也是针锋相对,他未署名的《中国文字学》就是明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专家学者为保护汉字奔走呼号,著书立说,召开会议和研讨会,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令人印象深刻。
在这期间,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例。香港著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全国政协副主席安子杰先生八十多岁了,从八十年代开始孜孜不倦地撰写了一系列有关汉字的学术著作。1985年,他发明了六码“安氏汉字输入法”软件,并与长子潘合作,创造了“楷书机”,为汉字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1979年,钱伟长先生去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会上有人公开说:“汉字影响你的现代化。”“你的字要改成拼音,只有拼音才能救你。因为你的话进不了电脑。”钱伟长先生大怒。他一回国,就四处奔走,成立了“中国信息社”。随后,中国文字现代化研究会成立,钱伟长任名誉会长,袁任会长。钱伟长在会上大声疾呼:“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化,必须从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字开始。”从1979年至今的十年间,我国从事中文信息研究的人数从十几个人增加到50万人。1983年,王永明发明了吴彼字体——第一个汉字字根周期表,随后又发明了25键高效汉字输入法和字兼容技术,首次克服了计算机汉字输入障碍。继王码之后,全拼、双拼、正拼、八键拼音等成套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相继推出…500多项计划似乎奏效了。1999年秋,为了引导数字键盘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避免字母键盘“万码奔腾”的现象再次出现,在国家字母标准委员会一片混乱之际,陈一凡教授和张金玲同志提出了制定数字键盘输入标准的建议。在字母标委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半年多的奋斗,专家会议多次论证,终于在2000年春夏之交完成了“十键拼音法”的二次设计。写入《国家信息技术数字键盘汉字输入通用要求》,打破了中英文数字键盘平等制约的平衡,衍生为中性语音识别器,被列为国家重大战略技术储备。21世纪前二十年,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所)的指导下,各省、市、自治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汉字教育工作者都在潜心研究,大胆探索汉字和汉字教育之路。
近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专业委员会下聚集了戴汝谦、张芃芃等一大批专家、教授、学者和一线教师。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七十多岁,甚至八十多岁,仍然渴望为汉字科学体系和汉字教育贡献力量,为重建中国人自己的语言学和文字学献计献策。或许“对文化的自信,对写作的自信”才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新时代汉字教育创新论坛合影新时代汉字教育创新论坛合影
总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虽然从政府层面来说,中国人自己的语言学、文字学和高校配套教材还没有建设起来,汉字的统一和规范还没有达到真正的意义,汉语拼音还没有明确的定义。然而,在人们的意识中,至少语言学界和教育界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
(1)汉字超越了方言和古今语言的差异,起到了交流工具的作用。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汉字产生的巨大凝聚力功不可没;
(2).汉字是最聪明的文字,它能引起想象和联想,有助于充分调动中国人的感官和大脑半球的潜力,开发中国人的智慧。方块字就像图画、积木、魔方,便于儿童和青少年记忆和理解,也有利于国际交流。摘掉了“汉字难认难写”的帽子;
(3)汉字是最简洁的文字。汉语言简意赅,构词法巧妙,汉字有形,形中有象,音单音节。每个字都是一个字,每个字都是一个意思。它具有形式、声音和意义的纯粹和密集的优点,集具象、想象和抽象于一体,所以书面信息量大。据考证,用五种不同语言印刷的同类文献中,汉字最薄;
(4).中国人解决了汉字输入电脑的瓶颈问题。现在,我们的电脑平均每分钟输入200多个字符,有些已经达到450个字符,比英语快多了。
(5).汉语发音清晰可辨,音节独立,最适合声控电子计算机。英国《新科技》前主编、科技发明报道专家麦克普鲁斯的著名结论是“中文将成为声控计算机的第一语言”,实际上是指在同样的信息意义下,汉字的时间份额最低;
(6).”汉字是兼具形象性、想象性和抽象性的艺术符号.”“美感是汉字为什么能长盛不衰的最根本的奥秘。”“汉字书法是一门综合的视觉艺术,从具象开始,结合了想象和抽象。给人的美感不仅仅是震撼的崇高,更是忘乎所以的自由。它温柔、诚实、稳重、平和、淡泊、隽永,集崇高、和谐、自由于一体。”(黎明:《汉字:统一人类所有语言的最佳选择》)
基于以上共识,我建议汉字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从道义上支持张芃芃教授的大理论,通过自己的方式,通过自己的渠道,包括网络、纸媒等,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讨论,形成相对成熟、科学、系统的建议,从而制造舆论,让广大公众了解、理解,进而给予有力的支持。
然后通过正式渠道,由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如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单独或联合提出合理化建议,要求国家修改有关汉字和汉字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写入宪法。
在此之前,组织一些资深专家深入探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做好几件事:
一是建设中国人自己的文字学和语言学;
二是对已经完成的《简化字表》进行相对科学完善的修订,根据文化需要,改变原有未完全简化的字,对少数仍需简化的字进行简化和补充。其实,站在模式识别的立场上研究汉字,汉字越复杂,越容易认识。至于“知繁”,那是有需要的学者自己学习的事情。
第三,修订汉语拼音的现行方案。汉字走拼音化的道路是完全错误的。但将原方案修改为汉字读音识别系统是可行的,比如将拼音顺序改为汉字读音由浅入深的顺序。经过30多年的尝试,至少有两代人接受了它作为辅助识字和查字典的工具,这是既成事实。对于普通话在中国的普及来说,是事实。如果是这样,若干年后,中国就能实现汉字的真正统一。相信中文和汉字一定是满足通用语言文字需求的最佳选择。
让我们以饱满的家国情怀团结起来,共同捍卫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的主导地位,实现汉字的统一、规范、简洁、便捷,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华文字文化遗产的丰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易龙云在论坛上讲话龙云在论坛上发言。
021.12.12于盐城颜回峰
作者:湖南衡阳教育科学研究院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市府路16号
易龙云老师近照易云老师的近照
作者简介:易龙云,男,1937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历任衡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衡阳市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衡阳市颜回诗歌学会会长。主持课题《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学优化实验》获湖南省第五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全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书写教育中心教研成果一等奖;参与“衡阳市中小学薄弱学校研究与综合治理”获湖南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教育部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儿童诗《瓜与花》获中国青年报社优秀文学作品奖,湖南省新时期文学艺术奖,散文《三吉堂印象》获2016年湖南省纸质报纸副刊银奖;教育成就和文学成就分别收入《湖南教育人物》、《湖南文学大辞典》、《湖南作家大辞典》。
每日法制网讯记者彭玉泉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