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行重要论述。独立设计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闻1+1》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永新,共同关注中国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当我们站在新征程的新起点上,有哪些动力让我们继续前行,支撑中国高质量发展?如何才能不断塑造和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点击视频了解一下!
报告对中共二十大重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何意义?
王向明: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党中央首次提出的,到现在已经将近30年了。但是今天,我们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申这样一个战略,应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我们党根据当前形势、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党的中心任务和发展主题作出的重大决策。
我们知道,如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的目标意味着我们对科技、人才、创新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所以总书记说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从国际环境来看,我们都知道少数西方国家在全面打压我国。所以中国要想打破西方的压制,只能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好的根本在于科学教育。正所谓“九层台始于累土”,只有发展好教育、科技,培养好人才,才能在未来的任何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王向明:所谓的“生态”,一般是一种大环境,也就是我们在科教兴国、创新兴国的时候所创造的整个环境。
这种环境的营造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例如,首先,它是由党和政府领导的。在政策上,真正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力的环境。同时,我们的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开放创新的生态其实正在形成。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
王向明:实际上,我们说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好的,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是好的。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留住人才是一个大问题。
①首先,事业留人。我们应该为所有能做出贡献的人才创造一个工作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在当今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②另一个是保单留存。要创造良好的国家人才政策、人才流动机制等。
③此外,当然还有环境滞留、治疗滞留等。一言以蔽之,就是营造一个综合效应的良好环境,让人才在当今社会真正得到尊重,让他们有更多的用武之地,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现代化进程中,每个国家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该如何培养、选拔和吸引人才?点击视频了解更多信息!
从“劳动”二字,看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
主持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的表述是“德、智、体、美通过劳动全面发展”。如何看待这样的变化?
朱永新: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对教育培养目标的表述更加完整。
长期以来,劳动教育在我们的大学、中小学以及我们的教育政策中“消失”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劳动教育的回归,是指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理解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好的观念,体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认识到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奋、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热爱并懂得工作,尊重他人的劳动。其实现在社会上的教育焦虑,担心孩子上职校等问题,根源在于劳动价值和劳动者态度的偏差。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