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一、
人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不是指“阶级”,而是指性格和智谋。
人性最大的问题就是自以为是,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也是从自以为是的状态延伸出来的。
比如,因为自以为是而看不清自己,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不会知道如何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是当别人错了,你会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质问别人。
当一个人把自己抬高到道德制高点去拥抱别人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就产生了。
这就好比在生活中,当一个人总是站在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的立场上与人相处,不仅会因为自己的傲慢而伤害到别人,从而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遗憾。
《道德经》里有一种智慧的境界,叫做“善如水”。
这句话就是:善如水,水善益万物,为众人所恨,所以才如道。
最高的美德是如水的品质。水滋养滋养万物而不与之竞争,居于万物所厌恶的卑微地位,所以它的姿态最接近“道”。
一个人最清醒的状态,就是能够把自己放在比别人略低的位置,明白自己的优缺点,而不是总是带着莫名的自信和骄傲站在别人面前。
《淮南子》里有一句话: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切都不贵,因为贵,一切都贵;因为便宜所以什么都便宜。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这里可以看出,凡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其所长而珍惜,万物皆有价值。根据它的缺点,认为它是卑鄙的,万物中没有一样不是卑鄙的。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即使你认为一个人是如此的卑微。他的优点是你无法企及的,他的缺点也可能是你自己的。
以平等的视角对待他人,以谦逊的态度对待生活,以这样的态度和美德来修养自己,既是对他人的善意,也是对自己最好的善意。
如果不能纠正自以为是和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带来的问题,那么这些内心的卑鄙带来的问题总有一天会反噬自己,所以对别人最好的善意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优待。
二、
刘备和曹操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在智力上不相上下,但在性格和态度上,刘备可以低调用人。虽然曹在某些事情上表现得坦荡,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骄傲。
比如刘备,甚至表面上看起来有点胆小,但是他足够的嚣张和耐心,他向诸葛亮求援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为了一个一事无成的年轻诸葛亮,刘备三次上门求见。无论年龄、地位、职位,刘备都可以算作一个长辈,但即使多次被拒之门外,他依然愿意放低姿态。
比如对张松的礼遇,张松本来是想让给曹操的,但是曹操在击破张超之后得意忘形,多日不去见张松。见面时,他正要认罪,差点置他于死地。
刘备的态度大不相同,竟然派赵云和关云长去海外迎接,而他在国内迎接,哭着哭着,告别亭子,牵着马去送行!
两种态度,两种结局,刘备凭借自己平易近人、受人尊敬的伍长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而曹操虽然是一代枭雄,但也因为自己的狂妄自大而逐渐推迟了自己的统一计划。
再比如刘邦和项羽,就是两个典型。从智谋上来说,项羽的才华完全在刘邦之上,但项羽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骄傲自己的优秀。
这也符合庄子的说法:所以,世人知其所不知,而不知其所知;大家都知道他不坏,不知道他不好的都乱了。
颠覆一个人的原因不仅仅是他的缺点,还有他的优点。因为他太优秀了,没想到他因为优秀养成了骄傲的习惯。
所以,最后项羽在乌江自杀了。如果项羽放低姿态,能宽容一些,结局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愚蠢的人有他不擅长的东西,聪明的人有他不擅长的东西,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他擅长的功能一样。
比如镜子是用来照人的,却不能用来做饭。在古代,一头毛色纯正的牛可以作为祠堂祭品,但不能用来祈雨。
所以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也不要把别人看得太低。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因素是在黑暗中注定的,是我们无法主宰或改变的。但是,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修正自己的性格,以自己良好的性格塑造结局,肯定对自己有好处。
作者|郭雪书店
读国学智慧,感受古文化,体会不一样的世界,看不一样的人生。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2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