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中的时间代词有哪些(初中文言文指示代词有哪些)

关于文言文中的时间代词有哪些(初中文言文指示代词有哪些)在蔡元培统治下的北大,有很多大师和精英。其中一个印象非常深刻。他叫刘半农,因为他只有中专学历。这个没有读完高中的人是如何成为最高学府的教授的? 一、混社会的中学生 刘半农(1891-1934),江苏…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在蔡元培统治下的北大,有很多大师和精英。其中一个印象非常深刻。他叫刘半农,因为他只有中专学历。这个没有读完高中的人是如何成为最高学府的教授的?

一、混社会的中学生

刘半农(1891-1934),江苏江阴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刘半农从小成绩优异,尤其是语文和英语。1905年毕业于翰墨林小学,14岁。1907年,以江阴状元身份考入常州府中学。在他同时期的同学中,有一个人成了日后伟大的历史学家钱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因为时局动荡,常州官立中学25日停课,刘半农没有拿到中学毕业证。这一年,他20岁。

1912年,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刘半农带着从姐夫朱祖义那里借来的5元钱,乘船来到上海。当时的上海不仅是先进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也是繁荣的经济中心,机遇与梦想并存,这成为那个时代的年轻人赋予上海的时代标签。

因为文字功底,刘半农在时事新闻和中华书局找到了编辑的工作,业余时间也写小说。没想到,他的《最后的舞蹈》等休闲类小说在上海很受欢迎,刘半农也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流量”作家。

1917年,刘半农因病回到江阴老家修身养性。在上海的五年,刘半农的才华得到了发展,精神得到了充实。但他回国后,混得一塌糊涂,靠卖货为生。一个26岁的男人,连家都养不活,让刘半农感到迷茫。

2.无业青年喜欢提北大教职工。1917年夏末秋初,刘半农落魄,意外收到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聘书!他不敢相信自己被国家最高学府聘为语文老师,尽管他没有读完中学。

我们一生中认识的人不计其数。有的人会成为路人,有的人会成为贵人。只是谁也无法预料这个贵人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推销自己。刘半农的贵人是谁?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陈独秀。

原来,1916年刘半农在上海的时候,陈独秀正在上海办《新青年》。他早就听说过刘智的名声,并与他有很长的友谊。当时《新青年》刚创刊,陈独秀和刘关于稿的意见一致,每期必议。结果,两人成了密友。

1917年,陈独秀时来运转。蔡元培以文科学长的身份把他弄进了北大,陈独秀向蔡公推荐了刘半农。蔡公是个不拘一格的人才,他治下的北大创造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自陈独秀加入北大以来,新文化运动的王者相继出现。

胡适与刘半农几乎同时进入北大。胡适还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就写了《文学改良刍议》,投给了《新青年》。结果一触即发,启动了中国白话文对抗文言文的机制。见到胡雯后,刘半农受到鼓舞,加入了提倡白话文的阵营,成为领袖。刘半农说他、胡适、陈独秀、钱是《新青年》的四大支柱,胡适也同意这个说法。

在北大的朋友圈里,刘半农是个业余爱好者,高中都没读完。他是一个活泼、幽默、无拘无束的人,但学历卡在了他的喉咙里。有一次,在讨论《新青年》编辑部人选时,胡适直接提出了人选的学历问题,这让刘半农极为尴尬。他既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海外经历,因此尽管他有文学天赋,但他的写作经常被嘲笑为“浅薄”和“没学问”。

他当《新青年》主编的时候,因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跟一些学者要过稿。学者往往不给他面子,钱只好为他讨要书稿。学历带来的诸多尴尬和挫折,是刘半农日后去欧洲留学的重要原因。

有了去欧洲留学找她的蔡元培的支持,刘半农才有资格公费留在欧洲。1920年2月7日,新年将至,刘半农带着家人从上海搭乘日本轮船“禾茂丸”号前往欧洲学习语音学。一战末期,欧洲通货膨胀严重,刘半农仅有的留学费用严重缩减。他和家人的生活很贫困。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刘半农坚持完成了学业。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刘半农发明了“她”这个词。在汉语文言文中,第三人称代词多为“一”或“他”字。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他”指的是男人、女人和一切。区分性别特别麻烦,所以作者和读者都觉得不方便。英语中的“她”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所以最初翻译为“何女”和“那女”。

注意就是处处学习,这个问题被刘半农注意到了。经过一番思考,他主张创造一个词——“她”来承担女性第三人称的任务。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她”的问题》。为了推广这个词,刘半农还写了一首小诗《教我怎么想她》。后来,语言学家赵元任为这首诗谱了曲,百代唱片公司录制了唱片并在全国发行。成了流行歌曲,“她”这个词被全社会接受。

2000年,美国方言学会举办“世纪词汇”评选活动,结果出人意料:“她”以35票之差击败“科学”,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词汇”。

胡适起初反对用“她”,主张用“那个女人”代替“她”。周作人也反对用“她”,主张用“逸”。但是这个“一”字使用的区域有限,所以北方地区没有使用的习惯,在表示女性方面也没有“她”那么简单明了。

1925年,刘半农从法国归来,受到北大师生的热烈欢迎。他性情活泼,但工作努力。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语音学实验室。1934年6月,刘半农、白帝周等人从北京西直门出发,前往绥远调查当地的方言民俗。在这期间,他们被虱子咬了,得了“回归热”。从那以后,他们变得越来越抑郁。7月病逝于北京,享年44岁。

我怎么能不想念他?

文史君说

一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走向,也造就了许多天才大师。刘半农喜欢提学历不高的北大教员,成为与陈独秀、胡适、钱比肩的顶梁柱。文在文末以林语堂先生给刘半农的挽联作结:“抛去半辈子的功名,实在太过分了。死后谁来赞阿弥陀佛?”你的作品没有问题,但现在你从敌人手中逃脱了。“是刘半农先生认真自然的人生写照。

参考文献

朱宏:《刘半农传》,东方出版社,2007年。

沈云龙:《再见大师》,岳麓书社,2015年。

齐芳主编:刘半农,《创新的小号手》,中国联合工商出版社,2015年。

刘墉:新文化运动与百年新文学,2016年版。

黄·:《她》的文化史《新女性代词的发明与认定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作者:浩然文史博士青马岐小史)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大家!

我们将每天为您呈现精彩的历史文章。请关注我们的账户!你的喜欢、转发和评论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812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11月 7日 07:51
下一篇 2023年 11月 7日 08: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