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2018-02-12 07:30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刘道良、唐君毅区委报道组
这里是古杭州的根,“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源地;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起点是其境内的塘栖古镇,京杭大运河上唯一的七孔古桥广济桥依然静静矗立。
余杭已经不是以前的余杭了。
余杭区作为全省创新高地,已经成为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典范。2017年,余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一,科技创新成为该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科技、人才、创新、未来”,这些标签已经成为余杭醒目的符号。这片承载着新产业、新技术未来的沃土,正在构筑新的梦想高地。春节前夕,记者走进余杭,感受这片创新之地的生机与活力。
新兴产业百花齐放。
年关将至,杭州老板电器有限公司正在古镇塘栖,在古运河附近的一家酒店举行年会。公司总裁任宣布了一个好消息:老板电器连续三年排油烟机全球销量第一。会场一片欢腾。
任告诉记者,2017年是老板电器专利增长和增长比例增幅最高的一年,诞生了30多项重大技术创新。比如第四代双风压大吸力油烟机,创新性地采用了外转子、智能变频等技术,重新定义了大吸力油烟机的行业标准。
“我们认为,作为制造企业,自我颠覆的核心是在技术上取得突破。”从“如何PK行业对手”到专注技术研究,老板电器近年来完成了从企业竞争到自我领先的转变。去年,老板电器加州创新中心揭牌成立,致力于围绕物联网等技术探索厨房空油烟处理和净化的创新解决方案。
在余杭,京杭大运河悠然流淌。余杭人以“向善如水”的秉性从容应对转型中的种种挑战。在世界经济风云变幻、国内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情况下,余杭经济凭借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呈现出新的面貌。
余杭正在迎来推动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转折。采矿、水泥、铸造、钢铁、印染、家纺、服装等传统产业一度占余杭规模以上工业的70%以上;2017年,传统行业占比已经下降到30%左右,新兴行业占比上升到60%以上。
generate中一批创新活力的单打冠军和隐形冠军蓬勃发展。
华光新材料R&D公司提供的核电、地面运行的高速列车、地下运行的地铁、焊接材料和焊接技术等新能源得到广泛应用。产品销往三菱、松下等800多家国际国内知名厂商。去年,华光焊接新材料有限公司参与的“无害高效钎焊技术及钎料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杭州习字智能停车有限公司拥有近30万个正在使用的停车位,覆盖中国130多个城市。去年,习字智能在行业内率先发布了“智能泊车-泊车机器人”系统。该公司董事长周仍在给自己施压。“无人驾驶时代不再遥远。我们当时开发的空房间在哪里?”据悉,习字智能正在规划下一代智能停车管理系统。
在余杭,像华光新材料和习字智能这样的公司比比皆是。从产值来看,他们可能不是巨头,但都是所在行业的佼佼者。据介绍,目前,余杭区以信息经济、生物医药、新能源为代表的新经济已经成为发展的主力军。其中,2017年,信息经济增加值929.51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8%。
创新平台吸引凤凰,也吸引凤凰
在新的发展阶段,浙江进入了通过创新寻求更高水平发展的全新领域。推动创新发展,平台的支撑作用不可或缺。在余杭,一批各级平台在聚集要素资源、促进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已与约10个国际顶尖团队达成合作意向,其中加拿大院士协议双方已审核完毕,进入正式签约阶段;在芯片领域,英特尔的SMIC技术总监现已全职到位。”日前,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向记者透露,成立5个月以来,之江实验室在集聚高端人才方面已初见成效。
不仅是之江实验室,阿里巴巴全球研究院达摩院也于去年11月正式落户余杭。
一个是之江实验室,是浙江省的力量,为国家承担科研,专注聚集科技创新等诸多世界级目标,一个是达摩院,是阿里巴巴组织的实体,三年投资1000亿,以基础科学、颠覆性技术、应用技术为基础。虽然名字不同,但都是术业有专攻,都希望聚集世界顶尖的科学力量,成立由中国人创办的世界顶尖科研机构。
“这些重大创新平台的落户,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牵引和推动作用。”余杭科技局局长陈炳新说。
近年来,在1200多平方公里的余杭,一大批创新平台遍地开花。从早年阿里西溪园的落户,到海创园的建立,未来科技城的上市;从健康谷的建设,到梦想小镇的开业,到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的获批,余杭越来越重视创新平台的建设。
位于余杭生物医药高新产业园核心地块的浙江生物医药孵化器,已成为聚集生物医药资源的良好平台。截至去年年底,包括贝达药业在内的46家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已被引入医药高科技园区。例如,浙江脉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是园区内的初创型科技企业,目前全球唯一具备生产无创无应激血压检测产品的能力,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余杭区已形成未来科技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平新城、良渚新城、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区级重大产业平台。梦想小镇、尚易小镇等10多个省市级特色小镇。截至2017年底,余杭区累计创建科技园区62个,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引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4384家,新增国家重点支持区域高新技术企业134家。
这些平台成为聚集创新人才的“聚宝盆”。目前,余杭人才资源总量已超过27万人,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2720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20人,省“千人计划”专家169人。两者总量和年增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各区(县、市)第一。
政府的服务是精准的。
这是改革发展不可回避的考题——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更好发挥作用”。如何定义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平衡?余杭区推进企业上市,是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创新实践。
2017年,余杭新增9家上市公司。业内人士惊呼:“余杭板块”现身资本市场!这个成绩来之不易,这个变化是不断努力的结果。
不上市,这是企业自己的事。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余杭区委主要负责人认为,政府可以也必须在推动企业上市方面发挥作用。就政府而言,存在思想解放不够、政府职能转变缓慢、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放任企业上市,寄希望于企业自发上市,是因为对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针对以上不足,余杭对症下药。
通过市场配置,可以将优势资源集中到企业上市上。比如余杭,是按照亩均税收、污染排放等来打分的。,排名D的企业被列为限制发展企业。这些企业要么自己搞技术改造升级,要么被水、电、排污权等差异化价格机制逐步淘汰。“只有挤出低端低效产能,创新资源才能受到欢迎。”余杭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秦始皇说。
近年来,余杭深入推进科技创新“523”计划,每年腾退土地1万亩,关闭企业700多家。现在,新一轮的行动计划又开始了。
通过政府的供给侧改革,促进企业提升上市力。整合上市职能部门、地方平台、镇街的服务保障资源,打破“信息孤岛”,为培育上市企业提供高效、精准、全流程的服务。
2010年,老板电器在深交所上市,实现了余杭本地企业a股上市零的突破。“头羊效应”如石,激起余杭企业上市的“一池浪花”。自此,余杭企业上市正式进入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1家上市企业。
去年8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电力董事长赖表示,余杭对上市公司的支持,真正体现了政府“有为之手”的作用——不仅是做好服务的态度和姿态,更重要的是营造科研氛围、创新机制和人才生态的环境。
企业的接连上市,是余杭创新“红利”的直接体现。随着余杭企业上市的星星之火,点燃了加快区域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区域创新活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政府制度供给不断加强。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1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