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我们在学习一些古代中医文献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强大的柱路虎,这就是度量衡换算的问题。现为主任医师,中医临床基础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主任。中国老教授协会边缘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名中医学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音乐疗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仲景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郝万山教授将《古代度量衡与现代度量衡的转换》一文转载如下,供大家学习和鼓励。
。。。。。。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应注意其药物剂量的问题。论文中使用的度量衡与我们现代的度量衡不同,所以我们应该考证汉代的度量衡。其实这并不难。班固《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千二百粟重十二铢,二两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也就是说,1200粒小米重12铢,两个12铢就是一两。明确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使用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用泰铢、两磅、两磅、六磅和石。这里的石,后来的丹,都是计量单位。
但是用小米来猜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是不准确的,但是通过文物调查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果。汉代北京博物馆有一个农耕权的铜像,是东汉时期主管农业的最高行政部门。北京制定的标准衡器,汉代实际重量为1 kg = =250g,汉代为1 kg = =15.625g,约为15g。
容量单位在班固的《韩曙》中仍有记载。法历制”:一千二百粟其实是其曰,合则合(读葛),合则升。
晋升十斗,十斗欢迎。这些是五种能力的测量单位。或者通过文物考察其实际容量。结果是:1折= =20毫升1升= =200毫升1桶= = 2000毫升。所以麻黄汤分8剂服用时是160ml,桂枝汤1升服用时是200ml,和现在的剂量差不多。
《伤寒论》也用计量。比如五苓散说白饮和和服是方寸,麻子仁丸说厚朴是1尺。那么1英寸和1英尺是多少?《汉书·班固》中也有记载:一粟分(此句非原话)“十寸,十寸为尺,十尺为足,十尺为语录”。所以分、寸、尺、尺、语录是汉代的五种计量单位。进位关系都是小数。根据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汉代14把尺子的测量,1寸= =2.3cm,1尺= =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为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身高。
汉朝之后有晋朝,在二的重量和铢的重量之间加了一个分,6铢= 1分,4分= 1两。伤寒,用的方子只有一个,就是麻黄升麻汤。很明显,在仲景的时代,最单位是没有分的,只是后人抄的时候换算了一下,或者这个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金匮要略》中,有很多药方是以点为计量单位的。它们一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临摹的时候纠正过来的,而不是张仲景原创的东西。当然有些方子,比如三五百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川贝三分。这个点不是实际的称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也就是“一份”。四反中的十个点是一个意思。但《金匮要略》中有几个方子是用点作为计量单位的。
从金代到宋代,中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1斤从200g涨到600g左右,1升从200ml涨到1000ml,1尺从23cm涨到33cm。不到一千年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为什么?按照中国计量研究院研究员的理解,这一时期地主想多收点租金,国家想多收点税,于是一些地主偷偷扩大了水桶。后来大家也是这样,国家新制定度量衡。但从宋代到清代的库平制,我国的度量衡制基本稳定。没有乱扩张,主要是我们国家经济变了。地主收租金,国家收税不是单纯的收粮,而是收银或者银票。再改度量衡没有意义,所以没有太大变化。
晋、唐、宋的度量衡有所变化,但当时国家规定医学、天文学是关系到人类生命和国家兴亡的大事,所以度量衡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孙思邈的《钱进方耀》和王导的《外太姚蜜》,其药物计量至今仍在汉语中使用,宋代以前在中医书籍中使用。到了宋代,各个方面都有了变化,包括中药的给药方式,包括中药的剂量。宋代煮粉的方法是将药材制成粗粉,煮开后与药渣同食。这是宋代特有的一种用药方法。如果渣滓一起吃,必须减少剂量,所以它使用了宋代的称重和测量系统。从称量方面来说,用了斤、两、钱、分、分。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变化不大,所以后来的方书基本都是用宋代的度量衡制。所以虽然我国历史上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方面还是很简单的,就是宋以前用的是汉制,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2.处方剂量的换算
比如麻黄汤:麻黄、桂枝、甘草、杏仁一两、七十片(去皮尖),翻译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但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来看,需要两升半,温服八次,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吃了药出汗了就不会再吃了。然后一次的量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量基本相同。
比如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同样是三次治疗,所以折算成15g 15g 15g 10g 4片。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第一,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记住这个方子要吃多少次。四逆汤等急诊方剂一次服用,吴茱萸加生姜汤分五次服用,这样换算才能准确。
记起来有点麻烦。我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在你了解了当地的用药习惯后,按照《伤寒论》中的比例来涂抹。比如北京通常桂枝的用量是10g,那么麻黄汤的用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通常桂枝的剂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是10g、6g和4g。这种方法是最好的。即符合当地用药习惯,也符合经方用量。
在《伤寒论》中,也有按体积和数量计算的药物。其中有些还是用容量来衡量的,比如水。但是很多已经不用容量来衡量了,比如半升半夏,一升粳米。那么我们今天如何转换呢?称重前可转换成现代容量。比如一升粳米,用200ml粳米称重,就是180g g,粳米就是旱地的长米,也就是旱稻。它与水稻同属一个家族,但生长在旱地。
有的人开白虎汤或者在人参汤里加白虎,药店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抢米,进步。从理论上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津少的证候。这里用粳米是为了养胃气。如果用大米的话,除了保护胃气之外,还会有利尿的作用,所以严格来说,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用大米是不科学的。半升半夏,我们用的是100ml半夏,今天重50g左右。五味子半升约30g。朝子丸的厚朴是一尺,一尺当然是23cm,但是宽度和厚度就不说了。今天我们用的是一块中等大小的厚朴,宽3.5厘米,长23厘米,重约15克。五灵粉用一寸匕首,也就是一寸边长的方形药勺来来去去这个粉。我用一个2.3cm见方的纸板取五苓粉,重约5-6g。
按量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按量计算的药物,比如大枣。但这种方法不常使用,现已改为称重法。比如杏仁,我们不是数,而是称。有人说杏仁100个去皮尖40g,桃仁100个去皮尖30g,枳实18g(中等大小),附子20g,大附子25g,附子5g左右。还有一把一元的匕首,有很多说法,但是没有调查清楚。大概是1-1.5g以上仅供参考。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1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