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如《梗在喉》,读子。
近日,一群吃货在微博中向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许下了一堆奇怪的“愿望”:
有人希望小龙虾不长;希望一些虾的尾巴能“膨胀”起来,以防麻辣烫;有人希望刀额新对虾没有虾线;有人希望刀额新对虾的皮在热水中会自动脱落…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也在网上回应:头不可少,但大尾巴可以研究。
网友对水产食品的“优化与想象”,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科研团队的一项突破。团队发现了控制鱼刺的基因,有望“少鱼刺不刺”端上餐桌,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自古以来,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D、钙、磷、铁、脂肪酸等营养成分,被人类视为健康美味。中国人特别爱吃鱼。在汉语中,“鱼”和“羊”是“鲜”的意思,古语中甚至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典故。
但是鱼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种痛苦——就像喉咙里的鱼。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卡在喉咙里”的经历:有人因为鱼刺卡在喉咙里而就医;有的人因为鱼刺卡在喉咙引发炎症,成为医院的“常客”;还有人因为鱼刺卡喉处理不当而丧命…
不要小看鱼刺卡喉别小看卡在喉咙里的鱼刺。
就连研究的领导也公开对媒体表示,自己被“鱼”卡住了喉咙。
那么,到底什么是卡喉呢?鱼为什么会长「鱼」?没有「鲣鱼」会给鱼带来什么?
令人心烦的卡喉“专业户”
在《汉典》中,“鱼”指的是鱼骨。
一个是由鱼类的头骨、中轴骨骼和附肢组成的“大骨架”。我们吃的“大鱼刺”是鱼肋骨,属于中轴骨骼。
另一种是长在鱼中间的“小鱼骨”——肌间骨(IB)。
肌间骨按附着部位可分为几类,其形状也多种多样。目前,学术界将其分为七种形式:
2.“Bu”形(两个分叉,一端长度明显不相等)
3.“Y”形(两端长度相等的两个叉子)
4.一端多叉(一端3个或更多叉)
5.两端两叉(两端有两叉)
6.两端的多分叉形状(两端有两个或多个分叉)
7.树形(两端有4个以上的分支,然后在分支的基础上再分支)
肌间骨这种“小鱼刺”,因为形状多变,分布广泛,对于爱(吃)鱼的人来说,是一大咽喉。
不过,经常吃鱼的人也知道,“小鱼刺”的数量与鱼的种类有关:有些鱼的肌间骨异常“丰富”,如鲤科的鲫鱼、鲢鱼、鳙鱼和团头鲂;有些鱼类没有肌间骨或肌间骨很少,如鲈鱼、淡水鲳鱼等。
鲈鱼和淡水鲳鱼并不是因为缺少肌间骨而无法活动,这说明肌间骨并不是鱼类的“必要附件”。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研究团队发现的“小刺基因”,是指控制鱼类肌间骨数量的基因。所以“无牙鱼”的头骨、脊椎、副肋骨还在,但令人窒息的“小鱼刺”没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鱼类肌间骨的“蓬勃”发育呢?
为什么说鱼的肌间骨很“有活力”?
肌间骨的“旺盛”程度因鱼的种类、进化程度和年龄而异。
在鱼类中,肌间骨最初是“硬骨鱼”的独特结构之一。因为几乎所有现存的硬骨鱼都属于古代硬骨鱼。
在现存的原始“硬骨鱼”和“硬骨鱼”动物中,肌间骨的数量相对较少。比如昂贵的鱼类活化石——龙鱼。
龙鱼是一种大型淡水鱼,属于鸵鸟亚科,保留了许多原始鱼类的解剖特征,在水中缓慢游动。
肌间骨可以帮助非活化石鱼更好地支撑和控制肌肉。在进化初期,肌间骨越多,鱼就能游得越快,做出更精细的动作,以至于大多数鱼的肌间骨数量开始慢慢上升。因为肌间骨数量越多,竞争优势越大。
比如我们餐桌上常见的“四大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都是肌间骨发达的“鲤科”鱼类,在水中摆动身体的速度更快,摆动身体的力量也更大。
但是肌间骨的“红利”是有限的。当鱼的肌间骨数量达到一定数量时,很难通过增加肌间骨来提高游泳的速度和灵敏度。
对于竞争压力较小的淡水地区,淡水鱼可以不需要太快的生活节奏就可以生活。然而,在竞争激烈的海洋环境中,海鱼早就找到了增强生存能力的新方法——用强壮的肌纤维代替肌间骨。
这种变化导致一些高度进化的“无脊椎鱼”游得更快。
金枪鱼是靠肌肉纤维“提速”的高手。金枪鱼的速度一般为60~80 km/h,最高时速可达160 km/h,比陆地上最快的动物还要快。因为金枪鱼的肌肉纤维效率更高,所以它的肉质更有弹性。
除了鱼的品种决定肌间骨的数量外,鱼的年龄对肌间骨的数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鲤科的斑马鱼在出生15天后没有肌间骨,只有骨化的“大骨架”;从第21天开始,尾部出现少量肌间骨。27日龄时,肌间骨从尾部“蔓延”至头部;第30天,肌间骨越来越“茂盛”。
鱼类肌间骨的“升”与“降”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环境的生存需要,导致基因突变后的优胜劣汰。
鱼肌间骨的具体作用目前尚无定论:可能是为了借力发力的方便;可能是为了支撑肌肉,保护内脏;但是吃喉真的很“贵”。
就像在美国已经成为灾难的亚洲鲤鱼,凭借多刺的优势,猖狂到主动攻击钓鱼者而不担心被吃掉,成功让美国民众破防…
美国人民:我们不吃带刺的鱼…
参考文献:
[1]苏,,左,林振武,等.基于Co ⅰ和RAG2基因序列的中国鱼类分子系统学研究[J].水产科学,2017,36(5):6。
[2]聂春红,陈祖轩,戴彩娇,等.不同鱼类肌间骨骨化模式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学报》,2018,42(1):7。
[3]常永杰,周加加,张力红,等.刀鲚肌间骨新类型的发现[J].水生生物学杂志,2020,44(1):8。
[4]李平.鲤鱼肌隔棘的研究[J].动物学报,1962,22(1):88–96。
吕,鲍宝龙,姜艳,等.低等硬骨鱼类肌间骨的比较分析[J].中国水产学报,2007,31(5):661-668。
[6]田雪,王,陈林,等.淇河鲫肌间骨骨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研究[J].中国水产学报,2016,40(5):8。
[7]李智,周莉,王仲伟,等.异育银鲫A~+系与F系肌间骨的比较分析[J].《水生生物学学报》,2017,41(4):10。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