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涂鸦许多文章一篇接一篇地解释行为主义理论和行动的重要性,以区分知识和行动的区别。学习任何知识都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只有把知识变成行动,产生真实的体验,这才是关键,也是最终的目的。
不要迷信知识,以为知道了就万事大吉了。知而不为,在行为主义看来,就是不知道,和无知没什么区别。
以家庭教育为例,看知行的区别和联系。
教育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关心改变孩子的行为,促进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我们用过吗?我们能用它吗?效果如何?
无论如何教育孩子,无论教育专家给出什么绝妙的方法,都涉及到行为主义的强化和惩罚机制的运用,也就是常说的奖惩作用。加强就是常说的表扬和奖励,还有一个词fading,意思是“耐心,认真对待事情,故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现在我要教大家一个关于教育最根本的知识,可以简称为“三位一体教育”,即强化、回归、惩罚的综合运用。更具体地说,应该以表扬和肯定为主,以退步和惩罚为辅。
稍微解释一下。人性趋利避害,喜欢被肯定。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要以表扬和奖励为主。对于不好的行为,最好是先忽略,也就是处理。如果没有,就要进行适当的惩罚,最好采取消极的惩罚,也就是取消特权,把好事都处理掉。
这三个部分需要分别说明。
具体、真诚、及时地强化某种行为。生活中常用的三句话很相似,“谢谢”、“对不起”、“我错了”。它们需要经常使用,做不做你也不知道。
晚上和儿子聊天,说信息获取和行动的重要性,举个例子表扬他,指出他大三的时候自己策划了暑假实践活动,主动利用可利用的信息资源。他的行动很好,最后成果丰硕。
中午去父母家,盆花占空,没有合适的地方放。我提几个建议是不合适的。这时候我妈提议把它们放在电视桌的一边。本来有空鱼缸,刚刚好。不占地方,属于前面。我不禁赞叹,“刚才这个好主意是谁想出来的(是母亲,不是父亲)?你真聪明。”最后,这个小聪明有些话说的不尽如人意。也许用“这个想法不错,或者我很擅长”更好。我要向你多学习。”
朋友分享陪高一焦虑孩子上课的故事。孩子一节课刚开始上厕所十几次,每次都完全同意孩子,陪着去。然后他们觉得用它做强化的例子不合适。从逻辑上讲,这种经历应该提倡上厕所,而不是好好听课。随着我注意到孩子们上厕所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我能够坚持上一节课,我回应道:“你做得很好,理解为强化也是对的。每次陪孩子上厕所,有利于缓解孩子的焦虑,获得安全感,进而强化自己认真听讲的行为。”
看褪色的手法。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动于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告诉一个唠叨的妈妈不要再谈论她的孩子,她必须有所顿悟。
我家孩子小时候眨眼睛,一开始劝说失败。后来他忍住什么都没说,也没提醒,因为“讽刺就是强化”,后来就好了。
朋友和孩子分享故事也很感人。孩子有问题的表现之一就是在陪父母上课的时候喜欢捏父母的手掌,能捏出血渍甚至出血。他们被迫忍耐,保持沉默,坚持了一年半。这种行为完全消失。
如果行为恶劣,先尝试化解,不理会,效果不错。难点在于家长需要高水平的抗焦虑,这需要时间和耐心。
最后是处分,心理学分有正有负,也就是直接批评和取消特权。一般来说,负面惩罚更好。
有个妈妈分享这个。孩子小学五年级,在学校有些混日子。一旦孩子父亲有事,只能送她去学校。这位妈妈带着孩子坐公交车,却下错了车,下的早,赶的晚,最后九点多到了学校。孩子说不去教室了,因为他们几节课一直状态很好。就这个孩子来说,他总是早起坐公交,坚决不让妈妈带他去上学。
还有帮助提醒你做作业。我开始陪你好好学习,孩子却对它产生了依赖。后来我妈干脆不管了,我行我素。我的孩子急于写作业。我妈居然说手机微信作业错了。后来孩子说我妈不靠谱。回家赶紧自己做。
这个妈妈无意中用了负面惩罚,上学迟到,作业说错。母亲不是故意的,而是好心做了坏事,让孩子失去了可靠的依靠,没有得到好的结果,认识到依靠不可靠,变得独立。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学习这些动作的思维和方式。重要的是知道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做。好与不好不重要,坚持做下去就会有回报。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7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