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论《霸王别姬》的创作技巧
——谈霸王别姬
作者:28画书生图片来源:搜狗图片
《霸王别姬》是中国大陆电影中的一部杰作。以京剧国粹为代表,京剧艺人学艺成长的故事贯穿中国近代史,可谓史诗巨作。从1993年至今,这部电影也是中国唯一一部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电影。本文主要分析剧中人物、道具细节、视听语言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部经典的电影艺术,没有典型的人物设计是不够经典的。电影符号和隐喻的独特使用对电影中的人物设计起着关键作用。中距蝶衣的女性形象来自于影片中三个关键人物对他男性性别的三次阉割。影片中的第一次阉割是程蝶衣小时候被母亲阉割,身体多余的部分被切除。程蝶衣总是在他的电影中扮演一个角色。众所周知,培养一个角色很难,培养一个人才更难,因为除了先天条件,他还需要自己发自内心的对角色女性身份的认同。这就是为什么他总是念错单词,因为他在心理上抗拒承认自己的女性化。但为了当时各方利益,他有必要成为一个女性化的角色,因为经过训练,他在剧团里一般都是顶梁柱。不然以后师父打他,他不会说“打死你就解散戏班。”师父没有那么狠的打别人,因为他恨铁不成钢。现实中,男人要想成为女人,也需要放弃身体上的某个地方。这种阉割是他妈妈为了达到剧团的标准对他的伤害;看似无意的删减,实则是主创团队对影片的刻意安排。于是他在人们嘲笑他生在窑里的时候,把母亲留下的唯一一件外衣烧掉,以此来报复。从书中可以看出,他从小就有一种自尊、敏感、倔强的性格,也象征着他与母亲关系的终结。第二次阉割是唱“我是满郎,不是女娇E”。剧团需要一个表演的机会,他的潜意识是男性的,他接受不了角色需要女性化的事实。即使师父把他的手掌打成肉酱,他还是念错了台词。这时师兄用师父的烟锅捅了他的嘴。锅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也是“阉割”的谐音。这个时候台词没有念错,说明他已经开始慢慢接受自己的女性身份了。第三次是最残忍的宫刑,被张公公这个变态老太监欺负;从台词里的老规矩,到看到弃婴后不顾师父反对母性爆发坚持收养。程蝶衣的母性爆发,从反抗到妥协,再到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女性身份。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戏剧性的伏笔。
影片中霸王的典型人物段小楼做了三块砖,也很有意义。第一次救现场,被师父教育。第二次救窑居贤;前两次吓到了围观群众,暂时缓解了矛盾;但到了第三次,拍砖已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了。在现实矛盾的大砖头面前,他撞得头破血流。在第二次拍砖的前半段,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曾经是一个勇敢战斗的血性汉子,而第三次为什么不是呢?因为前两次只是外部因素的矛盾,第三次是他朋友背叛自己的时候,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他在批判“识时务”的时候背叛了自己的兄弟和妻子。
影片中三次出现的壁画背景是名画《同光十三绝》,是十三位京剧艺术的创始人,也可以说是京剧艺术的鼻祖。第一次出现是小癞子自缢的场景,背景是这幅画。第二次出现是师父唱完歌晚上跑下来的时候,背景图还是这幅画。第三次,四年级被罚的时候,背景“同光十三绝”慢慢下降,也暗示着京剧艺术即将走向低谷。在戒烟的场景中,镜头首先显示了金鱼的特写,然后转向程蝶衣,他的头发穿过屏幕很长。注意一个细节。程蝶衣留着长发。金鱼,银幕上的牡丹花,长发。这些电影的出现是为了表现一种变态的美。还有里面的焚稿撕扇,出自《红楼梦》黛玉焚稿,晴雯撕扇。黛玉和晴雯的命运是可悲的。这一场景的再现也是为了暗示程蝶衣最终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
影片中的剑也是一种特殊的道具,是实施影片的一条主要线索和一条亮线。
剑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张公公家。他们第一次看到了这把剑。段小楼说:“如果项羽有这把剑,他早就杀了刘邦了。”毫不掩饰你对剑的热爱。第二次,出现在四爷袁的宫殿里。剑只是个玩物,给了蝶衣。程蝶衣牺牲了自己得到了这把剑。第一次送剑给师兄的意义是双重的。第一,为了京剧我要让师兄成为真正的霸王,因为他说霸王早就用这把剑杀了刘邦;第二,剑作为信物代表了程对的情感寄托。所以,当师哥认不出这把剑的时候,程蝶衣生气地说:“我们各奔东西吧。”无论戏里戏外,师弟都未能如愿。第二次把剑给卖西瓜的师弟,给了剧场街。在苦难中,程蝶衣主动发出和解信号,段小楼也想唱戏。在这里,剑可以算是维系两个人感情的纽带。第三次剑出现在审讯会上,段小楼毫不犹豫地用他的绝招服扔火,但扔剑时明显犹豫了,因为剑是程蝶衣送的,有感情。于是菊仙不顾一切地把剑从火坑里拿出来,因为她知道剑对程蝶衣的重要性,所以在批评之后,她把剑还给了程蝶衣。在这场戏中,程蝶衣没有和巨贤说一句话,宝剑就交给了程蝶衣。只有一个眼神交流。菊花回头看着程蝶衣。这个镜头很有意义。她理解程蝶衣对霸王的痴迷,她也看透了永远做不了霸王的虞姬。这个妃子只能是程蝶衣,所以她回去后就自杀了。第四把剑出现在程蝶衣,穿着妃子装,拿着剑去找师弟。剑的镜头一闪,菊仙自杀了。在这一幕中,程蝶衣得知菊仙的死讯后,显然程蝶衣也明白菊仙对段小楼的爱是多么的善良,并用生命捍卫了她纯洁的爱情。于是菊仙让他妥协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师哥心目中绝对不会高于菊仙,这也是他自杀的原因之一。
影片中有很多“霸王”的形象,但谁才是真正的霸王呢?其实影片里只有三个假霸王,一个真小妾。第一个是死小懒骨头,小时候的假霸王。他夸自己吃了糖葫芦会变成角,不怕被主人打。结果他怕挨打,上吊自杀了。小辣子也想有棱角,但是贪玩怕吃苦。不是这碗饭的料。糖葫芦代表甜。临死前把其他的冰糖葫芦都吃了,说明他享受了所有的甜。只看到眼前甜头的人,当不了恶霸。最后霸王面具只戴在了他的棺材上。
段小楼是假霸王,真霸王是有情有义,但他可以用无情来形容。为什么他的出身和经历与程蝶衣相似,而他的霸王却不如程蝶衣?除去才华,最大的原因是他只把京剧当成谋生的手段。他不喜欢和元大师讨论京剧,元大师指出他的缺点。他喜欢逛窑子,卖瓜为生。为了救他,程蝶衣去为日本唱歌剧。反而羞辱了他。菊仙爱了他一辈子,孩子都流产了,但最后她说“我不爱她”,想和她划清界限。程蝶衣送给他一把剑,意思是帮助他成为霸王,就像他帮助程蝶衣成为妃子一样,但段小楼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的承诺,剑已经面目全非。他辜负了菊仙对她的爱情的信任。在批评之前,两人那天晚上喝了酒,她问段小楼是否不想要她。而不是担心即将到来的灾难。可以说,程蝶衣和聚贤的最终命运往往与他的选择密切相关。
袁大师也是假霸王,身份是资深戏迷。然而,他只是满足了他个人的欲望,利用程蝶衣空失去了他的师兄的时间表,诱使他占领了程蝶衣。这种强行占有美好的东西来获得满足的行为是非常自私的行为,而且从来不说他是恶霸。但他是整部电影中为数不多的懂歌剧的人。他是当时旧社会的贵族。在旧社会,只有贵族才能经常看到京剧。他在法庭上的发言也发人深省。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的昆曲《牡丹亭》,被检察官称为淫秽。“是谁滥用戏剧国粹,侮辱了我的民族精神,摧残了我的民族尊严?”不言而喻,普通中国人看戏纯粹是业余爱好,娱乐先杀。京剧只是当权者娱乐的工具,他们只是拙劣的戏子,不是艺术家。影片中,国民党伤兵到剧院,用手电筒闹事,砸剧院。是一个没有组织纪律性,只会欺压百姓的败家子。八路军进城解放北平时,程蝶衣的唱功因为吸食大麻而下降,但纪律严明的八路军并没有为难他们,而是唱起了军歌。他们知道这出戏吗?我不知道,但我尊重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家。大多数普通中国人不知道怎么玩,知道怎么玩的高贵的袁师傅也难逃被枪毙的命运。他和太监张公公对美色和艺术的处理是一样的,就是占有。他不爱程蝶衣,他只爱程蝶衣的妃子,换句话说,他只爱京剧。他的角色设置,像老太监张公公一样,从一个侧面衬托出程蝶衣的艺术高度已经达到了极致。他们都是旧社会贵族的代表,看似嚣张,在北洋、抗日、民国时期都能生存下来成为一时的恶霸。但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这些人的假恶霸面具完全被群众撕掉了。
电影《霸王别姬》讲述了段小楼、程蝶衣和菊仙之间的感情纠葛。表面上看,很容易理解他们三个是三角形,其实不是。他们的关系更像是三个独立但又相互交叉影响的平等关系。人们常说:“婊子无情,玩家无意义。”电影打破常规,上演了一出“贱人有情,玩家有义”的大戏。段小楼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程蝶衣的家长角色。从小,段小楼就照顾程蝶衣。这种关心是家长式的,而不是暧昧的。在老关把他们叫过来痛骂的那一幕里,跪在师父面前的两个人感受到了小石对小豆毫无保留的关怀,就像昨天一样。段小楼仍然在内心深处保护着这条蝴蝶裙。至于段小楼与蝶衣的关系,那可不仅仅是简单的师兄弟之情。他理解程蝶衣对自己的感情,但他在装傻,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日本人进城,他喝醉了,问蝶衣要去哪里。因此,他对程蝶衣的感情更像家庭。他对菊仙的感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第一,既往不咎,娶她为妻。菊仙也喜欢他救美的英雄气概,陪他度过人生的朝代更迭,教他如何适应环境。慢慢地,他变成了一个没有专制精神的角色。在批判中,他划清界限,说自己不爱菊仙,其实是想保护菊仙。但他并不认为菊仙的人品是贤惠的,一说就成了压垮菊仙的最后一根稻草。
尘埃中,必有性情中人。菊花仙子就是典型代表。作为一个世俗的人,她的智慧和魅力是深情的,她对段小楼的感情不亚于程蝶衣对她哥哥的感情。感情上,她也想和段小楼在一起。另外,她也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她的聪明体现在她明明是出窑的,却说是被花儿赶出来的,还光着脚去段小楼感谢他救了美人。接下来,她说她会承诺。并威胁要再次跳楼。叶的台词代表了观众的心声:“我看,这tmd就是一部大戏。”一个妓女成功洗白嫁给当红名人,真的是一出好戏。另外细节如下:婚礼当天,我自己掀开盖头,拉开红毯,倔强坚强的人物形象被成功塑造。用这把剑作为物证迫使袁师傅去救程蝶衣,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戏剧研讨会给了段小楼一把伞,建议他在革命少年面前演讲。但是,菊仙也有她的悲剧性格,那就是她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女人。她是段小楼生命中真正的妾。她的丈夫说他违背自己的意愿不爱她,并穿着婚纱上吊自杀。当她在程蝶衣戒毒时,母性爆发了,她拥抱了程蝶衣。其实,程蝶衣并不讨厌她,但是看到她就会想起她妈妈,因为她是窑姐。于是她在文革中从火中夺剑,送到程蝶衣,可以说是懂事,愿意牺牲自己来成全他们两个。她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而与程吃醋。她的死因之一是她对爱情的忠诚,她的价值观是爱情至上。悲剧在于她坚信才是真正的霸主,就像程一样。在剧中和剧中,段小楼既不是英雄,也不是霸王,只是一个普通人。
业内有句话叫戏大于天,讲的是艺术家对艺术的崇高追求和热爱,程蝶衣自始至终践行着京剧艺术,直到去世。就像电影里说的“不疯狂,不生存”;达到一种“人戏不分”的境界。达到京剧大师的水平,程蝶衣的身份更像是一个生活在象牙塔里的纯粹艺术家。在他看来,朝代更替是常有的事,他并不太在意。日军侵华向华北增兵,爱国青年示威。他说,带头呐喊的青年,有唱武侠的气质;在路上,我们不是在谈论我们国家的事情,而是在问《霸王别姬》的第一场演出在哪里。救师弟,为日本人唱戏,当庭说青木是个懂戏曲的日本人。艺术没有国界,但艺术家有国家和民族。程蝶衣的悲剧命运之一在于他的民族意识和种族意识的淡薄。按照现在的标准,可以说政治敏感度低。这也为他日后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埋下了伏笔。我个人认为对程蝶衣师兄有两种感情。第一种是对艺术完美追求的热爱,比如拿剑成全师兄,让师兄成为真正的霸主。因为哥哥说“项羽有此剑,早杀了刘邦。”第二种是恋父情结(爱父亲),从小没有父爱,恨母亲是妓女,也为后来拒绝承认菊仙埋下伏笔。从被袁师傅撞见的嬉闹场景来看,很明显是一对情侣在打架,不小心让人看到了。在镜头语言中,先是两个程蝶衣手的特写,然后是一个全景图来解释这个场景,然后是一个中间镜头。此时的镜头是两个人四目相对。袁见到四爷后,赶紧松口。当程蝶衣的师哥们说他们要和菊仙结婚时,很明显小女孩们互相嫉妒。程蝶衣在文革后选择了自杀,因为文革后他的男性意识已经觉醒。有台词为证。我唱错了歌《我是人,不是女娇·e》,再唱错一遍。他在这里知道自己的性别是永远不会成为真正女人的男妾。作为艺术家中理想主义的代表,程蝶衣当然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于是拔剑自尽。
这部电影紧紧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当时中国电影正处于第五代导演的巅峰,几乎每个导演都在拍艺术片。用自己的艺术方式记录那些悲惨的时光,是当时艺术家的一个方向。此外,当时主流的伤痕文学影响也很大。面对疯狂的时代,导演本人就是红卫兵的一员,他一定会反思那段历史,也会用独特的方式讲述和记录。不同于张艺谋电影《活着》《归来》的隐喻式叙述,影片可以说是真实还原了当年的批判场景,一望无垠的土地,一个拿着小红书的革命少年。在批判剧中,镜头的前景总是火的。可以理解为这是违背上述意思的过度运动表演者。也意味着在那个疯狂的年代,红色的火焰会把一切都烧干净,包括“古老”的传统文化。
影片中人物的命运暗示了当时恶劣的环境和人性的消失。在批判中,兄弟背叛(段小楼程蝶衣),夫妻背叛(段小楼聚贤),朋友背叛(段小楼娜叶),父子背叛(程蝶衣小学四),惨淡的人生和人性最丑陋的一面被撕开展现在观众面前。北洋政府动荡时期,日寇入侵。国民党时期,京剧艺术依然辉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艺术遭到肆意破坏。这个情节的安排,也是对这个时代的一种反思和控诉。影片中,服装被红卫兵焚烧,镜头从上到下,意味着京剧不再是一门崇高的艺术,而神仙老师的牌匾上布满了书籍灰烬,文化艺术在疯狂的时代被践踏在脚下。菊仙自杀的场景里,冰冷的尸体,红色的嫁衣,红色的鞋子,红色的蜡烛,还有讽刺的背景音乐,最后,两人的婚纱照敲响了丧钟。没有一个备用镜头,每一个场景都串联起来,控诉那个黑白颠倒吃人不吐骨头的疯狂时代,同时拷问每一个忘恩负义的段小楼的良心。五代爱国女词人华锐夫人写道:“君临城降旗,深宫学。14万人解除武装,没有一个是男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的京剧演员都被推翻了,程蝶衣借用于吉的角色站起来说:“楚王霸跪下,乞求一个划痕。这个京剧能活下来吗?”和诗的意思是一样的。三个假霸王救不了京剧。在整部电影中,没有真正的男人,只有没有说谎的真正的虞姬,那就是程蝶衣。片中小四和中四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他是一个被程蝶衣捡到的弃婴,这与段小楼小时候在程蝶衣的经历非常相似。但他受不了学艺的苦,背叛了师傅,举报了两个养了自己多年的师傅,这是坏事。他的反叛就像寓言“农夫与蛇”,而程蝶衣是善良的农夫。正如段小楼抱怨的那样,“你亲手养大了这条小蛇”。小思的心有点变了。他小时候学习很努力,想成为一个人物。但长大后,他开始想走捷径,演现代戏。众所周知,学艺术没有捷径可走,所以他永远是个“下等人”。本来小思是被培养成第三代京剧艺术接班人的,但是他内心太焦虑了,他对传统艺术的背离也是暗示传统艺术没有接班人的悲剧
在影片的结尾,似乎新文化和旧传统艺术在进行一场博弈。但实际情况表明,如果传统艺术不为当时的时局服务,那它就得消失或者灭亡。所以京剧这个元素在影片中只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这部电影的真正主角不是这些人,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于以程蝶衣为代表的传承人。传承人在传承之前就去世了,间接告诉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已经无法恢复老祖宗留下的原始状态。影片的结尾可以说是一种诉求。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经历了清末北洋军阀的动乱,日本的入侵,国民政府的腐朽,但文革后几乎失传。片尾,电影字幕拨乱反正,国家开始弥补京剧的损失。但是那些被破坏的传统文化呢?真的能彻底回归吗?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7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