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报告模板(数据分析表怎么做)

数据分析报告模板(数据分析表怎么做)编辑导语:不知不觉就快到年终总结的时候了。想必大家都需要总结一下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那么,作为数据分析师,应该如何做好年终报告呢?在本文中,笔者总结整理了一份年终述职报告模板。一起看看可能对你有帮助…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编辑导语:不知不觉就快到年终总结的时候了。想必大家都需要总结一下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那么,作为数据分析师,应该如何做好年终报告呢?在本文中,笔者总结整理了一份年终述职报告模板。一起看看可能对你有帮助。

考虑到每个同学的脾性都不一样,有的想出人头地,有的只想把工作做好,有的对公司早就不满恨不得立马走人。所以今天就给大家几个个性化的版本,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写。

一、负分滚粗型

使用场景:想被领导骂的时候。

范文:我这一整年都这么忙,写代码。我不知道我在写什么。

写作要点:很多做数据分析的同学其实没有项目经验,也没有认真建模。他们在做人肉sql机,每天跑一堆数字。这个时候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忙,却不知道在忙什么。所以很容易就草草写了几个字。

明明我是做数据分析的,写的报告连个数字都没有。通篇只有“忙”“累”“多”“该死的多”之类的形容词。这种报告最容易被领导批评。除了被骂,大家引以为戒也没什么好处。

二、交差了事型

使用场景:无所求交作业的学生。

范文:

临时取数:完成取数需求150份;专题报告:完成专题报告;报表:新建报表100份,更新报表300份;模型:建立外呼模型1个;总结:我完成了所有工作,感性聆听。

写作要点:如果你只是想找份工作,记住这个句型:我+完成了+XX的任务。修好它!这样可以直观明确的向老板表达:我完成了分配的工作。为了克服版本1的问题,我们必须把“这个代码是干什么的?”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所以需要分类。

数据分析的五个最常见的输出是:临时数据检索、报表、特别报告、模型和数据产品。它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每个作业有四种状态:新建、更新、优化和迭代(删除/合并),也可以单独编写。这种看似混乱的日常工作,却可以清晰的归类。

有同学会抱怨,说:我做了一个分类,发现我90%的工作都是更新报表,365天按固定格式逐日逐天输出报表…这个真的不值钱,我也写不出来!是的,如果一个真正的工作只有一个固定的更新,那它真的一文不值。还是放弃今年的绩效考核吧。明年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安于现状,不想再折腾什么成绩了。

三、锦上添花型

使用场景:想在领导面前留下好印象。

范:2021年,我的工作是这样的:

报表:新建报表100份,支撑五个项目开展;专题报告:完成专题报告5份,发现了5处问题;模型:建立外呼模型1个,提升外呼质量400%;总结:我有效助力业务,感性聆听。

写作要点:想锦上添花,不能只说:我做了什么?我不得不说:我创造了什么价值?至于工作,领导一直更关心谁的产出更大。但数据分析师不同于销售、运营、产品经理,有独特的写作方法。

数据分析和销售最大的区别在于,数据分析是辅助岗,是BUFF。所以不能像销售一样随便吹:我为公司赚了1000万!数据分析和运营最大的区别在于,数据分析是一个支撑的岗位,不像运营可以自吹自擂:我们的活动吸引了1亿次点击,带动了DAU 30%的增长。

作为辅助+支撑的岗位,如果你喊:我为公司赚了一千万,销售和运营会一起跳起来说:没有我们,你什么都没赚到。如果你喊:我写了十万行代码,大家都会骂:“你不写,谁写?不要写滚蛋”。因此,数据分析师展示业绩的关键是获得外部部门的认可。

因此,从如何帮助、如何授权和如何协助的角度来看,例如:

支撑类:为重大活动提供数据产品,为销售配备数据助手;避险类:发现了异常问题,及时提醒业务解决;增强类:提供模型/标签/产品,提升营销/销售/运营效果;建议类:针对具体业务问题,提供解决建议。

请注意,这四点依次为:支持≥回避≥增强≥建议。因为支持阶层是最僵化的,没有人能对帮助提出异议。比如双十一领导想看实时交易额,就得做个大数据屏。如果他们不做,他们就不必看到它。这个功劳只是数据。

而对冲增强可以体现在业绩上,但对冲的认可度要高于增强。这就好比,很难把一个60分的学生教到90分,却被指出“那个傻逼考了0分,拖累了全班!”非常容易。

指出业务没有发现的问题,砍掉两个傻逼项目,ROI立马提高。其实这也是财务、审计部门在领导面前邀功的常用手法(有意思的是,他们也是根据数据分析得出“控制XX费用”的结论)。

课本身很难做,需要业务配合,比如精准营销,比如产品推荐,比如需求测试。虽然看起来数据做了很多分析工作,但是脱离运营的优惠券效果其实没那么大。所以很容易扯皮。

至于建议类,不知道大家听不听你的建议。即使是听了之后,一个提案和最终的业务输出还是有十万八千里的差距。成本、落地方案、系统开发、页面设计、产品选择、分工协作、客服对接,哪个环节都比一个建议重要。

所以,除非某个业务部门主动说“这个提议很好”,一般情况下,数据分析师是不会炫耀所谓的提议的。

看到这里,另一个同学说:“老师,我从来不问数据是干什么用的。算完数字交上去,我就完事了。这里不知道怎么写。”好吧,既然如此,那就放弃今年的考核吧。记得明年不要这样。

陈老师总是喋喋不休,每个分析单元都会说“业务可以在这里结合,价值可以在那里输出”,就是为这一天做准备,看看以后的分析方法。不要只担心数字怎么算,看看落地场景。

有同学说:“老师,既然是其他部门认可的,人家不认可怎么办?”本质上,解决问题就是正式立项,通过项目解决问题。除了立项,还有一个操作细节,就是多拍照,多发邮件。

比如业务领导邮件回复:分析的很好!好,截图为证。比如双十一庆典晚会上,大佬们在大数据屏幕前合影。很好,拍张照片为证。比如在部门例会上做数据共享,好,还有拍照为证!总之,平时多留点证据,防止事后大家忘记提裤子。

四、绵里藏针型

使用场景:求职者或在大老板面前露脸。

范文:

我是大屏小能手,您看到的双十一大屏是我做的;我是运营小助手,运营90%的需求都是我跑的;我是活动小帮手,上次……

写作要点:这个和3版只有一个区别,就是我给自己贴了标签。而这个标签直观易懂。有些同学会好奇: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是啊!当然有!上一个给自己做大屏小能手的同学才24岁,月薪已经破3万了,哈哈哈。

因为述职报告很可能是向上级汇报(比如向某个大部门的总监或CTO首席运营官汇报),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如何让外行人最快速地了解内幕?

这是数据分析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因为在外人眼里,你是一个搞不清楚该怎么办的人。很难理解hadoop和算盘的区别,很难引起你的感情共鸣,也很难认可其中的价值。何况这是面对上司,上司下属多,时间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现自己的价值,与上司建立情感联系。标签是最好的工具。

贴标签的方式是从最接近老板的东西开始,比如报表,大屏幕,报告。每天做一个标签提醒老板,然后列出数字。这样印象就能很快建立起来,而且有数据支撑,做到脚踏实地,效果很好。

这一招在面试中也很有用。面试的时候一般要见HR,用人部门的直接领导,用人部门的上级领导,大老板。

大多数情况下,具体业务只有直属领导知道,其他人根本不知道,也不太在意(尤其是hr,这些文科生就是招聘要求里把spss和python一起写的人)。所以用几个标签快速建立印象,很容易脱颖而出。

以上是年终述职的串联套路。看完之后你会发现述职只是一纸空文。真正证明自己的是平时大量工作的积累+认真的总结分析。

我们说不仅要低着头走路,还要抬头看天,就这样。工作就是赚点钱,多做点让别人开心的工作,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如果你想快乐,不如消费。

很多同学看完可能会气馁,觉得自己今年没有做好,积累太少。还好,至少我们现在看到了努力的方向,明年还会继续一起努力。加油!

#专栏作家#

陈老师,接地气,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接地气的学校,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顾问,在互联网、金融、快消、零售、耐久、美妆等15个行业拥有丰富的数据相关经验。

本文由人人作为产品经理原创发布。未经许可,禁止复制。

题目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15538.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1月 12日 08:51
下一篇 2024年 1月 12日 09: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