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肇兴侗寨建村历史悠久。据民间流传的家谱记载,南宋郑龙五年,即公元1160年,肇兴先民在此定居,距今已有840多年的历史。
2005年,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古镇古村之一。
鼓楼镇
肇兴寨子虽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按照董氏家族一家一姓一个鼓楼的规矩,肇兴寨子的五组各有“仁、义、礼、智、信”的鼓楼,称为“肇兴鼓楼组”。
这座建筑的顶部很壮观。肇兴侗寨在穿村而过的河面上还有五座小巧简单的花桥与鼓楼相呼应。人团、一团的花桥、鼓楼、剧场,独具匠心。
1993年,贵州省文化厅命名肇兴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
歌舞之乡
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也是歌舞之乡。村里有侗族大歌和侗族剧团。歌曲特别有名,有董大歌、蝉歌、踏堂歌、拦路歌、琵琶歌、牛推琴歌、酒歌、情歌、民歌、河曲、叙事歌、儿歌等等。侗歌悠扬悠扬,旋律优美,尤其是多声部混声合唱,激动人心,轰动海内外。
节日期间,热情好客的董家有一项活动,叫做“赏月节”。这是村与村之间的大型社交活动。甲村抬甲村去乙村参观。客人进村的时候,主村的姑娘们已经在村前摆好了路凳,唱起了路歌。客人们听了歌就对了,几个回合下来,喝了堵路的酒才愿意让客人进村。
寨子里的男人吹响芦笙,燃放铁炮鞭炮,敲锣打鼓,迎接客人进入寨子的鼓楼2。人们一起生活在鼓楼旁的葛平,踩着葛塘,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
两村的青年男女在老村的带领下,抱着“撒旦”围着村子转。然后,在芦笙音乐中,进入葛平,手拉手,组成男女两个圈子,为“多爷”载歌载舞。
夜幕降临,青年男女还意犹未尽,纷纷聚集在鼓楼周围,火塘里燃起了红火的篝火。人们唱着大曲,沉醉其中,不知道一天的未来。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15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