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白露成霜……”杨拉着坐在轮椅上的妻子的手,又为她念了一首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杨秀敏艰难地微微抬起头,跟着,柔声道,目光始终跟随着丈夫,一如他们相遇后的一贯。
杨微笑着凝视着妻子:“我说,应该就是那个所谓的伊人吧,在我身边……”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脸上闪过一丝羞涩的笑容。
95岁高龄的退休老干部杨,在近20年的时间里,悉心照顾因病致偏瘫的老伴杨秀敏,两人一直相互照顾。我从来没有对对方说过“我爱你”,但这份浓浓的爱意持续了68年,他们共同谱写的夕阳情歌还会继续。
9月25日,CIMC为近200名退休人员举办了重阳节晚会。前来参加的杨拍了很多照片,说让在家不能出门的秀敏看看,场面有多热闹。
杨的老家在山东莱州。1946年8月参加革命,1948年入党,参加解放战争。他是一名熟练的汽车兵。杨秀敏和他是一个村的。他爱笑,心地善良。自从杨秀萍第一次见到她,他就决定好好照顾这个8岁的妹妹。
解放后,杨在交通大学学习内燃机。每年寒暑假,回家的时候,我都需要骑一会儿自行车。杨背着妻子,两人有说有笑。十七八公里的山路也不觉得累。三四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有时候复习功课,杨秀敏二话不说就让老公坐后座,自己开始坐车。就连杨修也毫不客气,稳稳地靠在妻子背上,翻着书页,不时和她分享一些书中有趣的内容。
“那时候,女娃娃和男娃娃同乘一辆车并不稀奇。我不觉得尴尬,她骑得好,我骄傲!”杨回忆起年轻时的浪漫时笑了。
毕业后在农机部三院工作。1963年随单位迁到重庆,在原机械工业部第三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三院)工作。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1966年,杨秀敏也离开了家乡和朋友,从山东来到重庆定居。
中年的艰辛:亏欠那个“麻花辫的姑娘”中年艰辛:我欠那个“辫发女”
师范毕业的杨秀敏调到三院后,主要负责幼儿园和孩子学校的工作,默默无闻地为三院下一代的培养做贡献。
一心为祖国建设,作为机械制造业的骨干,杨经常出差到各地。除了五个年幼的孩子,他的老母亲需要在家照顾。所有的辛苦都落在了杨秀敏的肩上。
在工作的同时,我必须照顾我的家庭。回家后,她把最大的精力都投入到照顾婆婆上。杨是家乡有名的孝子,杨秀敏不能不佩服他的孝心。家里不宽裕,每次买肉都舍不得自己吃,总是留给老人;每天给老人梳头洗脚,就像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那一年经济窘迫,后来才知道,我经常要在月底找人借钱,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我。她平时打电话报喜不报忧。”杨修深情地说道。
年轻的时候,杨秀敏留着长长的黑发,喜欢把它编成辫子。有一天,杨从外地回家,突然发现妻子已经剪掉了辫子,干练的短发夹杂着白发。
“我欠她的。小的时候,我没有让她享受快乐,没有陪伴她和她的孩子。当时我就想,以后一定要好好补偿,分分钟陪在她身边……”
1990年,两人退伍回到山东老家待了几年。在莱州湾赶海,伴着海风看日出日落,难得有几个特别美好安静的珍贵岁月。
2002年,看似健康的杨秀敏患上了心力衰竭,心脏骤停。“那次我情况危急,差点失去她…我才意识到,原本以为可以长久在一起的人,随时都有可能突然离开……”
回想起当时的危险处境,杨的眼泪涌了出来。“都是因为秀敏以前太累,负担太重。”老婆心脏装了起搏器,身体也不如以前了。2004年脑血栓导致偏瘫。第二年,我摔倒了,再也走不动了。
“我跟她说,你放心,我是你的腿……我能走,你就能动!”从那以后,杨更加珍惜和妻子在一起的时光。
从那以后,杨李安修每天早上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杨秀敏耳边问:“我们起来走走好吗?”只要妻子精神好一点,他就把她从床上抱到轮椅上,推着她出去散步。“从轮椅到沙发,再到床,再到马桶,一天至少要抱三四次,多则十几次。”儿子杨宏远说,妈妈140斤,爸爸一直抱着他。
有时候孩子去帮忙,他不愿意,以为只有他最了解他老婆,也只有他能做到最好。
“直到两年前,实在搬不动了,才允许我们帮忙。曾经,父亲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留给了工作。后来,我妈成了他的全部。做饭、喂饭、换衣服、洗澡都是亲力亲为。”她的女儿杨钰莹也很钦佩她的父亲:“我母亲偏瘫后生活不能自理,但她多年来从未有过褥疮。这全靠她爸爸细心的打扫和护理,她妈妈睡觉的床单上连一条皱纹也没有。”
在她的记忆中,妈妈对吃的很挑剔,爸爸也能不厌其烦地为她做爱、吃东西。有一次我包饺子,我妈觉得饺子太大了,不能吃。只低声嘟囔了一句,爸爸马上重新包了小角子。妈妈说,吃饺子不如吃块汤。爸爸又放下筷子,赶紧去做片儿汤。
“父亲对母亲的迁就,就像对一个小女孩无条件的爱……”
坚持锻炼和按摩只是为了多陪陪老婆。
“你说她不能没有我?其实,我离不开她……”看着坐在轮椅上的妻子,杨心疼地擦去她眼角的泪水,说:“永远被一个人惦记着,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杨秀敏看到丈夫对自己的付出。虽然她失去了自由行动的能力,但她用自己的方式关心着对方。
杨90多岁的时候,走路还像个年轻人。杨秀敏忍不住提醒他,“走好!注意安全!”他在阳台上看书,喜欢坐在比较高的凳子上。杨秀敏每次看到都会假装生气,嗔怪道:“又坐高凳了!坐短会不会粘屁股?”
倔强的杨并不总是听妻子的话。但是有一次我走得快,扭伤了脚踝,我才知道老婆永远是对的!
他买了很多关于健康养生的书,每天像小学生一样认真读十几页。同时,他还在学习穴位按摩,给妻子和自己按摩。每天,他都会出去散步,做一些伸展运动。“我比秀敏大,我要好好锻炼才能陪她越来越久!”
为训练妻子的思维能力,他每天都要给妻子念诗,讲故事、唱歌,杨秀敏也会努力地做出回应。为了训练妻子的思维能力,他每天给妻子读诗、讲故事、唱歌,杨秀敏都会尽力回应。
“不管我现在做了多少,这辈子也报答不了她对我的情意。”杨一直对妻子感到愧疚。杨秀敏赶紧安慰他:“我能欠什么?只要你在,我就开心一天……”
“年轻的时候,我觉得最美好的场景,大概就是我们老了,你坐在轮椅上看夕阳,我依偎在你的肩膀上看着你……”如今我们真的步入了夕阳,杨和杨秀敏继续践行着这份轻盈而坚定的情感,诠释着陪伴是最深情的爱。
来自:上游新闻
来源:济南经济广播fm90.9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1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