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临床上,对于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医生会建议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复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研究表明,将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可有效降低25%的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因此,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但是对于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或者健康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吗?
其实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任何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人群,另一类是已经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中高危人群,也要重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因为他们10年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已经超过10%;
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明显增加风险和胃肠道副作用。因此,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不仅要防止使用不足:即应使用而未使用,最终会增加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要防止阿司匹林的滥用:即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低的人群,不建议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因为其益处不大,还会引起出血的风险。
那么哪些人需要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呢?
一、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如何服用阿司匹林?
对于目前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但已经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中高危患者,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之一。2017年发布的与阿司匹林相关的《中国专家共识(2016)》指出,在我国,建议每天使用75 mg~ 100 mg低剂量阿司匹林,用于六类高危人群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1.血脂异常≥55岁的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这里的血脂异常是指:总胆固醇(TC)≥7.2 mmol/L或LDL-C≥4.9 mmol/L;不包括甘油三酯的升高。
2。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10%的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那么我们如何评估心血管疾病(ASCVD) ≥10%的10年风险呢?
临床上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评估方法,即:
1)40岁以上男性或50岁以上女性,结合以下两个危险因素,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
2)、男性50岁以上或女性60岁以上,具有下列危险因素之一者,10年患心血管疾病风险≥10%;
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身体质量指数≥28 kg/m2)、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一级亲属中,有男性< 50岁,或女性< 65岁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3.年龄≥50岁的糖尿病患者,如果伴有以下危险因素之一,则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危险因素是指早发性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TC≥5.2 mmol/L或LDL-C≥3.4 mmol/L或HDL-C < 1.04 mmol/L)、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 mg/g)。
4.血压控制在≤I50/90 mmHg的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以下三种危险因素中的至少两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年龄(男≥45岁或女≥55岁)、吸烟、低HDL-C (< 1.04 mmol/L,这三项至少包括两项;。
5.慢性肾脏病患者,
是指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30 ~ 45 ml/(min 1.73 m2),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
6.不符合上述条件,但同时存在以下5种危险因素中至少4种的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1)年龄(男≥45或女≥55),2)吸烟,3)早发性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4)肥胖(身体质量指数≥28 kg/m2),5)血脂异常(TC≥5.2 mmol/L或LDL-C≥3.4 mmol/L或HDL-C < 1.04 mmol/L)。
以上六类人属于目前未患心血管疾病,但已经在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超过10%,建议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
二、以下八类患者均为已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止心血管疾病复发;
1.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
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
3。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
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
4。非心脏血栓栓塞性缺血性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
5。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伴颅内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指颅内动脉狭窄率达70% ~ 99%;
6。有症状的外周动脉血管疾病(PAD)患者。
外周动脉血管病(PAD)是指除冠状动脉外的主动脉及其分支的狭窄、闭塞或瘤样扩张;外周动脉血管疾病(PAD)会影响周围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如手臂和下肢,走路时会感到腿部疼痛或不适;PAD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是正常人的六到七倍。外周动脉疾病的典型症状是间歇性跛行,即运动时腿部和臀部反应迟钝,表现为酸痛、麻木、疼痛等。,休息后可以缓解。有些PAD患者不运动时甚至会有疼痛感。周围动脉血管疾病(PAD)的其他症状包括:(1)患肢麻木或刺痛;(2)患肢皮肤颜色改变:变得苍白、发紫或微红;(3)患肢皮肤温度降低,较冷;(4)患者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5)难以治愈的局部感染/褥疮。诊断外周动脉血管疾病(PAD)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踝臂指数(ABI)、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或CT血管造影、下肢动脉血管造影等。
7.踝臂指数(ABI)≤0.90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的无症状外周血管疾病(PAD)患者。
踝臂指数是踝动脉(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它是评价和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一种无创、准确、可靠的辅助检查。其灵敏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七,是国际公认的外周血管疾病初步筛查的通用方法。
踝臂指数(ABI) < 0.8表示中度外周血管疾病,而踝臂指数(ABI) 1.3表示严重外周血管疾病。间歇性跛行患者的踝臂指数(ABI)大多在0.35 ~ 0.9之间;而静息痛患者的踝臂指数往往小于0.4,此类患者如不积极治疗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踝臂指数大于1.3时,提示血管壁钙化,收缩功能丧失。间歇性跛行患者需要检查踝臂指数(ABI)。
8.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不能使用任何抗凝剂,如华法林和利伐沙班。
以上八类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止心血管疾病复发;
第三,有些疾病需要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
对于以下疾病,单用阿司匹林不足以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因此不仅要服用阿司匹林,还要联合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或替格雷洛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1.不稳定型心绞痛;
2。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3。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4。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
5。部分血栓形成风险高但不适合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
6。急性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轻度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24小时内卒中复发风险高;
7。发病30天内,70% ~ 99%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伴有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8。心血管事件风险高、出血风险低或下肢血管重建的症状性周围血管疾病(PAD)。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