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20世纪的历史学经历了一场方法论和视角的革命。随着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介入,历史开始以传统的视角看待“精英”,特别关注“仪式”和“结构”的作用。然而,在过去,对历史的忽视和冷落成为20世纪历史研究的焦点。那些边缘的、被忽视的、地方性的、听不见但不是无声的声音。历史不再关注聚光灯下的精英和政治事件,而是走向以自己的方式工作、行动和反抗的普通人。所以我们看到了奶酪和蛆虫,蒙塔尤和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同样的挑战也发生在中国历史的研究中。对于研究者来说,在常见的史料和经典中发现历史,不仅是一种有趣的尝试,也是一种挑战。挑战在于如何切换自己的视角,代替历史演员,了解他们的处境,还原他们的生活场景甚至情感经历。而在熟悉的史料中,又怎么能在字里行间找到普通人生活和挑战的痕迹呢?
但是,在中国史的研究中不难看出,中西史家有着相同的价值关怀。我们可以把唐在《赵晋志传》中对曹魏的学者系统、陈寅恪的《石天路与沿海的关系》和的《讨生活》看作是用新的方法和眼光细读史料的一种尝试。都试图还原普通人的生活,以此来想象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个时代人们的经历和观念的变化。然而,这种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研究延续至今,在今天的新一代历史学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自下而上”的历史尝试。在流传下来的史料和出土的文献之间,我们可以观察到普通人在历史演变的节奏中具体而微妙的反应。
作者|冯毅
一般人都了解历史。以前多是通过话剧,现在更多是通过影视作品。但是,无论是戏剧还是影视作品,它所展现的历史,大多是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历史。事实上,这也是中国史书写作的中心。难怪梁启超说“正史是帝王的家谱”。边上的大部分野史和读书笔记也是士大夫广泛阅读和记录自己轶事的载体。这一时期的史料虽然不完全像正史,历史上还是有失败者和失败者的影子,但这些人还是属于王侯将相的范畴。至于出土的铭文,虽然数量庞大,但能以这种方式留下痕迹的,绝不会是普通人。所以,虽然“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但“主体”在历史中往往是“失语”和“缺席”的。原因就在于历史要记录的是“不平凡”,司空见惯的自然不在所谓的史记中。
“永昌”不是贬义词,相反,它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平庸往往是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通勤,娱乐,休息,建立人际网络,等等。日复一日,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那些波澜壮阔的经历只会是少数,它会成为普通人仰望和崇拜的新闻典型。大多数人不得不“与平凡的自己和解”。但是,平庸并不意味着平淡、看似重复、枯燥的生活。事实上,它还受到许多限制,如思想面貌、信仰、贯穿整个社会层面的各种制度等。整个时代。今天如此,古人亦然。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材料看到普通人的历史。这些材料与事件无关,而是与知识和系统有关。中国古代对信仰、习俗、文学、历史、历书、占卜等技术知识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命理学。这些知识是古代的“科学”,大部分内容是皇帝和老百姓共享的。所以通过观察这些知识,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一般方面。此外,一些涉及整个社会的制度,贯穿于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也是用来观察历史上普通人生活的渠道。
庄教授的《中国古代十二时辰》是一部探讨石空百姓生活的作品。这本书以文学的方式叙述历史,虽然不是“个体性的真实”,但却具有历史的“普遍性的真实”。但是,从这本书出发,稍微溢出一点,还是有值得说的。
十二小时:被选中的想法
从哲学上讲,时间是一个内在的概念,根植于内心,是一种个人的概念。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古人说的一天十二小时都是人类选择产生的想法。这里我们要问,为什么一天是十二个小时?这一规定的理由是什么?
在这里,首先我们不必急着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应该先指出一个事实。在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其实有很多种计量时间的方法。他们根据天道的不同体系给自己定位,十二小时只是这些各种计算时间方式的竞争中最后的“赢家”。
根据庄教授书中的描述,十二个时辰都有它们特殊的名称(我们称这个特殊的名称为“钟石”),依次是子夜、鸡鸣、平旦、日出、吃饭时间、角、正午、日晷、喂食时间、日出、黄昏、个人约会。这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个生日,是古代最常见的计时方式。其实战国秦汉出土文献中还有其他的计时方式,比如16时制、32时制,其实都是战国秦汉时期民间使用的。此外,周家台秦简中还有一种占卜形式,28小时对应28夜。以上是具体的时间划分方式。
比如十六时制,传世文献最早见于《淮南子天文学》(现行版《淮南子》只有15时,而《初学本》对《淮南子》的介绍保持了16时的时间),东汉王充的《论衡说日篇》也有相关记载。在《淮南子·天文学》中,时间名称如汝等。也是屈原在田文发现的。可见,这些时间名称可能都来自于楚地的计时系统。出土文献中也有十六时制的记载,如睡虎地秦简中的“日书”,放马滩秦简中的“日书”。在居延汉简中甚至可以看到实际应用16小时制的例子。比如居延新简中记载的一份传递文书的延迟,就是关于十六时制的一个线索。询价文件如下(此处简牍直接翻译,原文不再描述):
从甲戌后关到居延杜威府的距离是70英里。(按规定)这份文件应该一天一夜走160英里,但这份文件积压了两天半。原因是什么?每个候补军官都应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进行检查,并确保找到原因。调查的文件到了之后,根据法律规定,相关的调查结果会在本月26日完成。2月24日(文件下发)。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文件要一天一夜走160英里”。在居延汉简中,传递文书通常是每小时十里。这里一天一夜一百六十里,要按十六点算。简的时代大概是西汉末年,也就是说西汉末年,西北边疆地区还在实行十六时制。
根据何双全、李洁民等的研究。,16时制从平旦开始,到公鸡打鸣结束,依次为:平旦、日出、苏轼、墨石、日中、日中、日中、日中、日中、日中、日中、日中、日中、日中、日中、日中、昏、夜中、夜中。16小时制和12小时制有很多相似之处。有人可能会说,这只是在某些地方加了一些名字而已。其实根本不是。如前所述,不同的划分是基于不同的天道体系。
李陵在《中国方术正考》中指出:“刘仁式有十二神两种,太乙式有十六神,都是配合天盘来表示时间的划分。我们怀疑,上述12: 00和16: 00的时钟系统可能对应的就是这种时间划分。”刘仁风格是基于斗剑系统。虽然我们无法确切知道16点是什么样的天道运行系统,但很可能与太乙行九宫有关。至于周家台秦简的二十八言,无疑与老星二十八夜有密切关系。虽然没有实际实施,但是基于二十八夜的天道体系是肯定的。
战国秦汉时期计时制度是相互竞争的,即人们在使用计时制度时有多种选择,十二时制应该是最古老的,而楚海关中后期使用的是十六时制,三十二时的划分更为细致。但最终,十二点制赢得了比赛。今天,我们认为历史上只有一种计时系统,似乎在电影和电视剧中也有使用,这更强化了这种认识。其实历史远比电影电视剧复杂。
穿越时间:系统、知识、生产力
要了解历史上普通人的生活,很难从历史书上找到典型案例。但是,当我们对当时最大体的情况有了了解,就可以通过文学手法展现当时的真实情况。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重要的是,当我们看到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们已经进入了历史决定论的领域,也就是我们开头说的:“普遍真理”。
庄教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这本书,并通过文学手段虚构了所有的主人公。但他所写的一切事实,都是基于汉代的制度变迁,以及当时史书中对一般知识和生产力水平的记载。仔细考察《庄》一书的细节,会发现该书在体系、知识、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几乎无微不至。这里,我们就利用“医生开药方”的故事来分析一下。
夫姓似乎并不常见,但这个姓在汉代确实存在。即使根据这个姓氏,我们也可以推断,故事发生的地方应该是赵的故乡,大致在山西省山阴县,丈夫很可能是光武帝的后代。李左车也许不如韩信有名,但“荷马有千般忧,有时一人失;“愚人之忧,必有所得”这句名言大家都不陌生。它来自李左车。
到我老公家的时候,已经是汉家建国近200年了,我老公大概连“祖上有钱”这种事都不知道吧。他的身份是旅行医生。直到他遇到了他的老师。他的老师的孩子没有一个继承了他的医术,直到他们遇到了将军的丈夫。
司马迁曾说,“文史的星历表几乎介于卜筮之间”,意思是史官、星官、历官、法官都类似于卜筮、占卜。在张家山247号墓中,有史律等专门文件,规定相应的专业必须有专人教授,专门考核。事实上,这些专业往往是世代相传传下来的,因为它们太专业了。医学尤其如此。《黄帝内经》记载的所谓“禁方”和秘传,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医学传承的实际情况。《后汉书·郭虞传》中记载的郭虞出师的故事,也反映了汉代的医学传承。所以,广大丈夫能从老师那里学到过硬的医术,摆脱游医的身份,是相当偶然的。
大部分丈夫完成学业后,在村里依然遭人恨。最重要的是,他的身份还是一个旅行医生。他不能随意透露自己老师的名字和医学传承的来龙去脉,因为医学传承的保密性很强,必须在安静的房间里宣誓才能得到传承。在战国秦汉时期,出诊医生实际上是骗子的代名词。曾经初中课本上有一篇文章叫《扁鹊遇上蔡桓公》(一篇是齐桓公),里面蔡桓公对扁鹊的评价是“好医生把病治好,居功至伟”。又或者蔡桓公的齐桓公早已是“禁忌病、禁忌药”的代表,成为那些高人一等不虚心接受不同意见的反面典型。然而,实际上,桓公不相信扁鹊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那句“治病救人,居功至伟”。当时的游医基本都是女巫的身份,大量的骗子混了进来。一个爱国旅行家的医生,见到蔡国或齐国的君主说自己有病,被当成一般的骗子,这很正常。
但绝大多数丈夫都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确实有过硬的医术,很快就在村里树立了名声,以至于元朝平皇帝在位时绝大多数丈夫都被招入京中。这一事件的实际推动者是当时当权的韩安公王莽。在首都呆了五年后,我丈夫回到了家乡。他没有看到王孙青被王莽下令解剖的惨状(见《汉书·王莽传》),当然也错过了一次深入了解人体的机会。
今天,丈夫要给侄子治病。在解救我侄孙的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广大医生并不像今天中医那样,只是切开病人的桡动脉,而是先切开颈动脉,再切开桡动脉。这就是《黄帝内经》介绍的切脉法,即“三分九候”的特殊切脉法,切人迎宾脉(颈总动脉)和寸口脉(手寸脉)。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人迎脉主五脏的症状属阳,寸口脉主五脏的症状属阴。广大医生注意到“患者颈动脉脉搏正常,但桡动脉脉搏异常缓慢不稳”,断定是“阴盛阳衰”。这个诊断确实符合疾病的经典理论基础。作者真的花了很多时间处理这个细节。
医生根据盗汗、呕吐、汗出不渴的症状,开出了杜衡、桂枝、苍术,不仅对症,而且符合当时的医学发展水平。众所周知,中医成熟的、系统的方剂,要等到张仲景的《伤寒论》写成后才会定型(中医把这些方剂称为“经方”)。马王堆五十二病方虽然出现在汉初,但仍是形成过程中的处方形式。到了汉代,虽然医学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经典方剂的形成却是近二百年后的事情。所以广大丈夫开的杜衡、桂枝、苍术,也是针对患者症状开的。
鉴于患者汗出而不渴,广大丈夫开桂枝,桂枝能温阳化气为能;即杜衡细辛具有祛风止痛、温散寒、化阴的功效;患者的根本病症在于阴阳两虚,寒食节吃了冷食。因此,大多数医生都开了苍术,它可以治疗冷胃痛。桂枝也有和苍术一样的功效。这三种药物都能促进阳气。所以这三种药虽然还没有到可以彻底治好侄孙的病的地步,但是确实是根据病人的病情来开的,对于减轻病人的痛苦,帮助病人康复无疑是有效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故事写作中,作者通过故事的形式展现了汉代的帝都、医学知识的传承发展和医学发展水平(体现的生产力水平),并且特别注重细节。只有对贯穿始终的制度、常识、生产力发展的大致水平有了更准确的把握,才能用看似平淡的语言写出这个故事。其他十一个故事的细节就等着读者自己去发现了。
如何续写一个故事?
在介绍了将军丈夫的故事后,读者大概已经知道庄教授这本看似平淡的故事书里隐藏着多少能量。或者大家都渴望自己去寻找古代的材料,通过文学的方法写出一个能够符合历史的“真实”的故事。既然真的要写故事,需要注意什么?
故事首先要面对人物。人物的名字要符合小说的主题,时代,性格,经历,情节等方面。这真是一个大学问。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有一个唐代流传下来的孩子字帖的名字,“大人,孔乙己。三千七。二萧声,八九子。如果你是个好人,你就能知道礼义。”连续阅读全文。有没有照顾到孔乙己这种老文人的人生目标(成人)、四道迂腐(其实就是小学的水平)、人物的命名和典故?因此,汉人不能称为“、”或“”,但如果他们姓吴,又恰好是家族中的第七个,他们就可能被称为“吴父”。
其次,要了解知识的演变,尤其是一些数学知识,是当时社会上中下各个阶层都共享的。如果要写人造房子,就这样写:
连续三年的丰收,终于让庐江的吴三郎一家有了时间和精力装修自己的房子。现在房子建好了,抬脚的时间是乡亭里最有学问的人,是三郎太的表哥气浪挑的。郎在七、五岁的时候就能阅读《张厚论》和《小经》。九岁的时候,他已经在郡学里跟一个博士学了《春秋》和《夏侯尚书》。据说他两年后会去商学院学习。这一次,请选择气浪选择的时间,不会有问题。
第一个小时结束时,所有的手续都准备好了,巫师来了。吴把准备已久的泥人拿出来,交给了巫师。巫师把土人放在祭祀案前,站在祭祀台前,念出一串吴听不懂的咒语。虽然吴不能理解,但他心里很高兴,因为破土之后,他得感谢土地神,这样他的家人才能平安无事。而且,时间是由气浪选择的,灾难绝对不会降临到他的家。
这个故事包括了汉代国子监,郡县学校的设置,当地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汉代兴盛至今仍在流传的数学技能知识。《汉书》、《论衡》等古籍中均有相关记载。可以说,想要写好一个故事,对那个时代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是根本不可行的。
近年来,我们都在感叹影视作品质量的下降,尤其是那些与古代相关的,或者说专注于服务路线,往往会牺牲人物设定、人物对话、故事情节等。,而且作品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时,你不妨仔细阅读一下庄教授的这本书,深入挖掘它的文本,或许你能获得不一样的收获。写出优秀的故事当然不仅仅是影视编剧的特长,也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的兴趣。
作者/冯毅
编辑/朱天元罗东
校对/贾宁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5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