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无限品牌:春节将至,是糖果消费旺季。徐福记作为新年糖果最著名的品牌之一,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徐福记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无限极边肖将为您解释。
现在说到糖果和蛋糕,大家可以说徐福记就是品牌。在广东东莞起家的徐福记和在天津发家的康师傅,成为台商在mainland China经营食品产业的成功范例。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11年,雀巢以17亿美元收购了60%的股份,但幸运的是,徐氏兄弟仍然控制着徐福记40%的股份。
四兄弟的“糖果王国”
台湾食品的前身徐福记是由徐家四兄弟:徐坚、程序、徐玲和创立的。来大陆之前,徐福记在岛上做了14年糖果,被业界誉为“金字招牌”。
2014年,徐福记销售额一度破60亿元。十多年来,徐福记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日产能超过1500吨。达到这样规模的徐福记却十分低调,这让人们对这个利润13亿人的糖果企业更加好奇。为什么卖零食出身的徐福记能赚这么多钱?
90年代初,台湾省经济遇到瓶颈,岛内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增加,使得糖果利润越来越小。四兄弟协商在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开厂。最后,“糖果王国”的大本营设在中国大陆。糖原料、香料、棕榈油都是从东南亚进口的。
福建和广东占大陆消费市场的50%,是零食行业的必争之地。1992年,四兄弟在东莞租了一块地,办了几家工厂,负责糖果代工。该公司生产的所有糖果都用于出口。
当时,mainland China的糖果市场尚未形成。只要庆祝中国新年,每个人都会买糖果。随着经济发展,内地消费者收入提高后,对糖果糕点的购买能力也会加强。他隐约觉得时机已到。以外销为主的徐氏兄弟姐妹,决定抢占大陆市场。徐福记的品牌正式诞生。
如何设计出具有品牌特色的香精,成为徐福记的一道难题。程序看到了中国人热爱喜庆节日的传统,专门设计了新年糖果,一炮而红,成为中国新年糖果的代名词。
“三张王牌”抢占市场
王牌一:软糖
当时国内糖果市场的主流是奶糖。软糖一落地店里,全场都慌了。然后,糖果和各种各样的糖果被一个接一个地摆上货架…对于软糖,小孩子喜欢吃,市场容量大,参与竞争的企业少,这成为徐福记的第一张王牌。
王牌二:销售
品牌大战之初,徐福记遭遇了很多假冒产品。很多造假者拿一盒徐福记,把其他公司的糖果放进去卖。于是徐福记决定采用“品牌专柜”的方式,在各大销售点将散装糖果装在桶里,配上精美的海报,可以很快让人记住这个品牌。
王牌三:价格
快速打开市场后,徐福记并没有停下脚步。执行产品的“统一价格”策略是徐福记获得市场份额的第三张“王牌”。那时候我们在国内买的是散装糖,同一个牌子的糖果,品类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称重结账很麻烦。
而消费者只需要记住,徐福记的糖果是同价的。再加上徐福记的各种产品,一下子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产品畅销,代理商变相涨价,终端市场泥沙俱下。2000年,程序重新考虑徐福记的战略定位,决定不再单纯依靠代理商,而是与门店建立直供直销关系,直接掌控消费终端。
从2000年开始,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连锁超市进入中国。趁着这个机会,徐把徐福记的柜台开进了这些大卖场,慢慢开启了他的财路。短短几年间,徐福记将触角伸向了天山南北,甚至青藏高原。除了大卖场的跟进,徐福记还形成了单店、便利店、代理商、小店等渠道。
从1998年至今,徐福记一直保持着中国糖果市场份额第一。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7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