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批发交易市场(批发羊肉的进货渠道)

羊肉批发交易市场(批发羊肉的进货渠道)作者:卢娜娜 摘要: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很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滩羊产业是甘肃环县著名的特色产业,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效益。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环县滩羊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四个方面:环县草食家畜养殖的雏形…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作者:卢娜娜

摘要: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很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滩羊产业是甘肃环县著名的特色产业,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效益。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环县滩羊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四个方面:环县草食家畜养殖的雏形已经形成;滩羊的养殖模式为半放牧、半舍饲、舍饲。育种历史悠久;养殖户看好滩羊产业发展前景,继续养殖意愿较高。同时发现环县滩羊产业发展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传统销售方式仍占据较大比重;工业发展后备力量不足;产业发展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0引言

滩羊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以产毛白、暖、美、耐用著称。具有典型的生态地理分布特征,生活在狭窄的生态区域,尤其是滩羊的皮毛特征具有明显的狭窄生态适应性。2000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品种,2006年被列入国家品种遗传保护名录。在2009年甘肃省实施的《发展草食畜牧业行动计划》中,环县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滩羊产区。环县滩羊养殖历史悠久。环县政府已确定湖东-车道-毛静-陆家湾-小南沟-罗山川-秋楠线为环县滩羊重点发展区域。环县滩羊以其优良的肉质而闻名。环县滩羊产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环县滩羊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1]。

1发展现状1.1以草食畜饲养为主的发展雏形已经形成

近年来,环县政府大力倡导农民种植羊草,立草为业,以草为粮,保证饲料的充足供应。种草养羊被确定为全县第一产业,提供年人均收入30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4.4%[2]。县政府一直坚持走种好草、养好羊、产好肉、卖好肉的路子。本着“草畜融合”的发展理念,用草产业保护羊产业,用羊产业带动草产业。机械化草业迅速崛起。2018年底,全县多年生禾草11.7万hm2,其中苜蓿达到9.38万hm2;2019年底,全县天然草地56.28万公顷,建成优质牧草基地5.7万公顷,其中苜蓿基地2.14万公顷;到2020年底,全县优质牧草基地达到6.7万hm2。环县牧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图1)。2017年环县牧草种植面积1.46万hm2。到2020年,环县牧草种植面积达到5.52万hm2,比2017年扩大4倍。环县草食家畜饲养发展雏形初具。

图1 2017—2020年环县牧草种植面积图1环县2017-2020年牧草种植面积

1.2半放牧半舍饲和舍饲养殖方式交织

自从封山禁牧以来,人们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养羊也从传统的放牧转变为现代舍饲。传统的放养生产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随着农民和羊数量的增加,单位面积草地的载畜量已经超过了极限。依靠天气养羊,自然放牧的粗放式养殖和分散经营模式显然已经行不通了,环县滩羊的饲养方式也逐渐走向现代化。但由于滩羊的特殊性,完全舍饲会对其肉质产生一定的影响。环县的滩羊也是出了名的常年吃各种杂草,深受消费者喜爱。因此,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少数小规模养殖户采取半放牧半舍饲的方式。因此,目前环县滩羊采用半放牧、半舍饲、舍饲的方式养殖。

1.3养殖历史悠久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据史料记载,环县当地人的祖先是游牧民族西戎族。随着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当地逐渐发展成为半农半牧区。这里几乎家家都在养羊,每家每户都有几十到几百只羊。农民世世代代把养羊作为家庭收入的来源之一。养羊是环县的传统产业,滩羊是环县特有的品种,养殖历史悠久。

1.4农户对滩羊产业发展前景看好且养殖意愿高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环县250名滩羊养殖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80%。在接受调查的200名滩羊养殖户中,由于市场需求大,63%的养殖户对前景非常乐观(图2)。环县的滩羊味道鲜美,滩羊常吃天然牧草,运动频繁,光照充足,很受消费者欢迎。25%的农户因养殖成本高,不看好环县滩羊产业未来发展,12%的农户不清楚环县滩羊产业发展前景。虽然环县滩羊的养殖成本高于其他品种的羊,但由于目前市场对羊肉的需求量较大,以滩羊为主料的环县羊肉知名度较高,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大多数养殖户仍然看好环县滩羊产业的发展前景,81%的养殖户愿意继续养殖滩羊(图3),养殖户继续养殖的意愿较高[3]。

图2 养殖户对滩羊产业发展前景的看法图2农户对滩羊产业发展前景的看法

图3 滩羊养殖户继续养殖意愿图3滩羊养殖户继续养殖的意愿

2存在的问题2.1传统销售方式仍然占较大比例

据调查,环县滩羊通常的销售渠道有四种:通过农贸市场销售、扶贫收购屠宰作坊、自行屠宰销售、其他类型,如图4所示。农贸市场交易占比最大,达到46%。大部分农民的滩羊都是通过民间自发组织的农贸市场出售的,大部分是作为活禽出售的。他们在羔羊和育肥羊的销售价格上缺乏话语权,使得养殖户利润少,养殖效益低,从而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4]。销售渠道中其他品类占比太少,仅占15%。近年来,环县的电子商务虽然发展到一定程度,但是在网上卖羊肉已经不再新奇,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确实带动了一部分农民增收。但由于很多农民不知道如何操作,不知道电子商务的流程,受制于很多因素,所以还是选择传统的方式销售,仍然占很大比重,销售渠道过于狭窄。当问及养殖户对目前的销售渠道是否满意时,67%的养殖户表示对目前的销售渠道不满意,环县滩羊产业的销售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

图4 滩羊销售渠道图4谭洋销售渠道

2.2产业发展后备力量短缺2.2.1 养殖主体年龄老化

桓谭养羊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足够的后备力量支撑。根据调查,桓谭养羊农民的年龄分布如图5所示。41-50岁和51-60岁的农民最多,占57%。只有13%的人不到30岁。也就是说,环县的养殖户年龄多在41 ~ 60岁,从事滩羊养殖的养殖户整体年龄偏大,且以农户老龄化为主[5]。随着人们的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形式、生活方式等日益复杂和多样化。,很多农村青年不愿意留在家里养羊,大多选择外出,使得产业发展缺乏新鲜力量和活力,后备人员补充不够,产业发展后备力量短缺。

图5 滩羊养殖户年龄分布图5滩羊养殖户年龄分布

2.2.2 整体文化程度低

现在养羊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生产劳动。随着环县养羊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养羊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越来越强,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县滩羊产业教育水平调查结果如图6所示。在桓谭县的养羊主体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30%,说明整体文化程度较低。虽然环县近几年有“千人计划”政策,也是为了引进大学生从事这个行业。但由于政策发布时间短,家长对牧羊的误解,不愿意一毕业就给孩子养羊,导致返乡大学生和创业青年参与不足,高素质人才依然存在。养殖户整体受教育程度低,学习被动,接受先进养殖技术和新事物的能力差,对政策学习和理解存在一些不足,对信息理解能力不足,风险承受能力弱,缺乏市场管理意识,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不利于环县滩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

图6 滩羊养殖户文化程度分布图6滩羊养殖户受教育程度分布

2.3缺乏资金和技术2.3.1 资金不足

目前,县域周边的一些农户或农场仍然缺乏充足稳定的资金支持[6]。调查结果如图7所示。69%的养殖户表示在养殖过程中资金短缺,无法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甚至连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都因为资金短缺而无法实施。每年县里投入的资金基本都流向了养殖大户,一些散户和小规模养殖户还是得不到政策支持。但农户自有资金有限,银行贷款需要质押担保,贷款期限短,导致部分小规模户流动资金不足,无法实施良种引进、圈舍及配套设施改造等工作。滩羊产业的发展需要在养殖、运输、销售等环节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养殖户承担风险的能力有限,担心投入资金过多而亏损,阻碍了环县滩羊产业的发展,影响了环县滩羊产业发展的整体进程[7]。

图7 养殖户认为的滩羊产业发展阻碍图7农户认为的滩羊产业发展障碍

2.3.2 缺乏技术

在对环县滩羊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中,67%的农户表示专业技能的缺乏是影响滩羊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县里会组织专项培训,但内容大多停留在表面,实用性不强。况且很多农民理解能力差,不能全部接受。他们还没有更好的吸收消化培训内容,专业技能还有欠缺。并且在对养殖户是否有特殊饲养技术的调查中,仍有58%的养殖户表示目前没有特殊饲养技术。大多数养殖户凭经验养殖,饲养管理粗放,精饲料和粗饲料搭配不合理,农作物秸秆、人工饲草等资源利用率低[8]。此外,由于农民的饲养方式没有改变,一些羊缺乏营养,农民没有专门的产羔技术,导致羊流产、羔羊弱,挫伤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

2.4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2.4.1 合作社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农户”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合作社也对经济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的新型产业发展机制逐步形成。然而,通过调查,仍然有许多农民没有加入合作社,如图8所示。在该县桓谭羊场的管理模式中,农民仍占49%。“合作社+农户”仅占19%;“合作社+大户+农户”就更少了,只占7%。即使成立了合作社,但由于农民对合作社了解不够,加入意愿不强,仍有很多农民没有加入,使得合作社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产业合作和宣传力度不够,合作社与农户关系松散,不够紧密,无法及时与农户分享最新信息、分担市场风险;养殖户对羊肉市场价格的认识不够清晰和全面。羊肉价格波动时,风险多由养殖户承担,养殖户抗风险能力仍然较弱,类似于之前没有加入合作社,两者之间的利益联结程度较低[9]。

图8 养殖场经营模式图8农场管理模式

2.4.2 龙头企业少,带动作用不强

近年来,虽然中盛羊业、渭河乳业、德化羊业等大型企业相继落户环县,带动了大量养殖户,但总体来看,龙头企业数量仍然较少。县域桓谭羊场经营模式中,龙头企业占比不到10%,龙头企业数量少,示范带动作用不强。“企业+合作社+农户”和“企业+大户”占比相对较小。现有的养殖企业和合作社在滩羊收购、生产、销售、加工等各个环节都没有与养殖户对接,没有形成完整的流程,未能实现一条龙服务,产业组织化程度低。环县虽已建成年屠宰肉羊100万只的屠宰场,但羊肉深加工不足,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生产鲜肉,不易保存。产品单一,缺乏精细分割、调理、风干、熟羊肉等高附加值产品。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影响了环县滩羊产业的发展进程。

3发展对策3.1充分利用电商平台

是互联网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一环。“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在推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购物方式也逐渐改变。为了方便和节省时间,人们大多通过淘宝、天猫、JD.COM等信息平台下单,在网上购物[10]。如今,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如火如荼。此时,环县养殖户应抓住机遇,顺应形势,积极推进“互联网+”与环县滩羊产业的融合,充分利用电商平台,以现代化的方式销售产品,在互联网上开设专卖店,在Aauto更快、抖音平台上进行直播带货,通过农业展会、微信平台等活动,多渠道推广宣传环县滩羊产业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不断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同时,政府也要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普及推广电子商务,让更多的养殖户了解这种方式并积极应用,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效率,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最后,增加线下专卖店和餐饮体验店的数量,继续拓展滩羊的高端市场渠道,将环县滩羊的品牌推向全世界[12]。

3.2大力培养新型养羊人才

通过互联网、微信、县电视台等工具,及时发布信息,安排各乡镇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摸底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将政策宣传落实到位,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青年投身滩羊养殖业,从而为县域周边滩羊产业注入新的活力[13]。充分发挥环县大学生养羊协会的作用,积极与高校对接,让高校推荐相关人才加入滩羊养殖,并对其进行集中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环县养羊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为环县滩羊产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3.3加大扶持力度3.3.1 资金方面

县域滩羊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滩羊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信贷支持,向滩羊养殖户提供最大额度的专项贷款。对滩羊养殖户给予最大限度的补贴,如购买滩羊补贴、养殖户购买一只滩羊的相应补贴、建羊棚补贴、死羊补贴等。,吸引更多的养殖户养殖滩羊,激发养殖户的养殖热情,扩大养殖规模。政府还可以与银行合作,为农民提供税收减免、死亡保险等金融服务,帮助环县发展滩羊产业[14]。

3.3.2 技术方面

加大技术支持。环县滩羊产业发展中,仍然缺乏动手能力强、专业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因此,首先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在全县范围内培育滩羊养殖技术示范户,发挥养殖技术示范引领作用。其次,在充分了解农户对养殖技术需求的前提下,可以派出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到各乡镇,对养殖滩羊的农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养殖技术培训,将养殖技术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精准传授给农户。根据养殖户的了解和认知,改进技术培训的方法,引导养殖户转变传统养殖观念,接受和应用新技术,提高行业整体养殖管理水平。同时设立专家热线,养殖户遇到问题可以拨打专家电话,让他们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提高养殖户养殖的科学性,增强环县滩羊养殖的科学性。最后,鼓励养殖户到靖远县、盐池县等滩羊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和企业学习交流,开阔思路,增长见识,从而更好地繁育滩羊[15]。

3.4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3.4.1 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

合作社的建立对环县滩羊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环县滩羊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养殖合作社的作用。合作社成立后,政府部门要加强宣传,加大产业合作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告诉他们加入合作社的好处,让更多的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社,改变农民零星分散的养殖习惯,扩大养殖规模,规范养殖行为,实行标准化养殖。同时,规范合作社的发展。农民加入合作社后,合作社要主动与农民分享最新的市场信息。他们可以每月与农民交换一次信息。当市场出现波动时,他们还可以紧急召集农民开会,商讨对策。每个乡镇农户要有一个代表参加会议,回去传达会议精神,加强与农户的联系,在技术指导和市场拓展上给予农户最大的帮助,加强他们之间的利益联系和共享。

3.4.2 培育龙头企业

培育龙头组织,增加龙头企业数量,然后引进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一体化利益联结体系,完善龙头企业、养殖农户、养殖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监督农户产前、产中、产后的作用,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同时,推进产品的深加工,不能只停留在初级阶段,要开发更多的谭洋系列羊肉产品,增加产品的品种,对谭洋羊肉进行细分,对不同部位制定不同的价格,加大熟羊肉的开发,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最后,可以借鉴盐池县的做法,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出生态旅游,实现旅游与养殖业的结合,提升滩羊产业附加值,打造县域周边滩羊养殖业新的经济增长点[16]。

4结束语

滩羊产业作为县域周边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养殖户也更愿意继续养殖。但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因此,农民需要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改变传统销售方式,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加大政府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饲养水平;培养新型养羊人才,为产业发展积蓄后备力量;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环县滩羊产业更好的发展,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省略

作者简介:卢娜娜,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管理、农业经济与政策研究。

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yb 062);

来源:农业工程杂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334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 12月 7日 11:31
下一篇 2022年 12月 7日 11: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