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
基于数百项学术研究的大量古籍
丰富世界哲学思想宝库。
舒大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可以为今天的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启示,值得深入探索和认真学习。
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可以分为经、史、书、集四大部分,反映了古人在不同领域的学术思想和哲学思想。在经典中,现存的代代相传的古籍是儒家经典六经,影响最大。从哲学思想来看,《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思想;《春秋》以道为鉴,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易”意为“阴阳”,蕴含着丰富的宇宙哲学思想;等一下。具体来说,阴阳观、穷久柔、义、中和、时、简、变、难等朴素的辩证思想。在以《周易》为代表的三变和《尚书·洪范》中的五行揭示了事物相互之间的普遍关系,以及派生和消亡的唯物主义观念。其中,《道德经》以道为万物本体,以德为万物生成方式,庄子以相对主义和无为为运动方式,共同构建了“尊道贵德”和“无为而自然”的哲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那个时代对事物变化转化的最高认识水平。《山海经》等历史地理类书籍也为我们保留了“德、仁、礼、信”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收藏部汇集了许多哲学思想的文学表达。
古代圣贤重视系统总结自己或一个时代的哲学思想。比如《论语》中“忠道、守德、守仁、游艺”的思想,《孟子》中“四端”、“五行”、“正智”的论述,《中庸》中“天命指性,自发性指道,修道指教”《大礼记》。系统总结了陈骈的贵气、的贵己、孙膑的贵势、的贵子、其子的贵妃”和西汉《尸光泽》、《王宝》、《闫俊平》、《杨雄》中的“墨子之贵兼、孔子之贵众、太子之贵衷、之贵均、贵例、贵料”。
可见,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文明的过程中,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丰富而系统的哲学思想。然而,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一些中外学者习惯于用西方哲学史的范式来撰写“中国哲学史”,大量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著作成为西方哲学框架下的中国哲学史叙事。当前,要深入挖掘古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必须有构建中国特色中国哲学史话语体系的自觉。这既是我们撰写立足中国的“中国哲学史”的必然要求,也是强化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需要。
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国哲学史话语体系,可以利用典籍中诸子百家的理论,展现中国古代先贤先贤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心路历程、思想火花和哲学思考。第一,积极运用古代先贤创造的中国古代哲学的标志性成果进行反思。比如中国古代以“三变”为代表的阴阳占卜和以《易传》为代表的三才合一的实学理论,以《道德经》《庄子》的抽象道为代表的玄学,以《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荀子》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其次,针对中国哲学史写作中的西化问题,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反映古代先贤揭示事物本质、发展规律、运行方式和守中心原则的中国化学术范畴和话语。可以利用三变所揭示的阴阳观念,洪范所揭示的五行学说,易传、蜀学所揭示的三才思想,孔子等人所提倡的中庸思想,儒家经典中尊师重道、重教、学以致用、教为先、学为师的思想。第三,对于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哲学,我们可以利用儒、道等学派的思想材料,构建一种“道为源,德为始”,“仁、礼、乐”并举,“孝、信、礼、诚、耻”并进的道德哲学和情感哲学;运用儒家、墨家关于道德伦理、人文情怀、社会关系、日常生活的各种论述,整理归纳出“孝、忠、勤、柔、礼、宽、敏、仁、礼、智、信、天性”等实践伦理。
曾几何时,孔子以“旧法传世之史”编撰六经,后世儒生以“徜徉六经,注重仁义之际”创造性地构建了庞大的儒家学派和系统的儒家学说。今天,我们也应该埋头充实古籍,立足于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用中国的学术话语、理论框架和思维方式,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还原我们原本的哲学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哲学史话语体系,从而丰富世界哲学宝库,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是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
人是一切中最重要的。
总结和升华人文精神。
冯·
中国古籍历史悠久,卷帙浩繁,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古代先贤的深邃智慧。在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是一个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尊重和关心人。孔子的“让过去统治,让爱为最大”,孟子的“让世界赢得人们的仁慈”,荀子的“天下最贵”,墨子的“同时爱”,都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古人云:“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求我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继承和发扬人文精神。要善于从古籍出发,总结、提炼、升华人文精神,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仁”这个词最早见于《周易》,原意是指对人的礼乐教育。西周时期,人们的教育和修养开始受到重视。后来孔子称赞周朝“沉郁而有文采”,意思是文明和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春秋时期,人文精神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加强。《左传》记载了一个郑执政儿子分家产的故事。大意是,由于天空出现异常天文现象,多个国家同时发生火灾。有人主张用贵重玉器祭祀,但被产拒绝。因为子产认为:“天远人近。”意思是天上的事是缥缈遥远的,地上的事却是息息相关的。如何用“天”来影响和决定“人性”?由此,人的主体性逐渐确立,人文精神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在个人自尊方面,人文精神强调修养。我们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大学。古人把“修身”作为启蒙的起点,包含着首先要承认和尊重个人的人格和尊严的思想。同时,人文精神也要求在修身养性中自然与修身相结合。《论语·永业》云:“质胜于文,文胜于史。温柔,然后君子。”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天性优于修养,就会显得粗鲁,反之就会显得浮夸。只有把他的天性和修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称得上君子,才能真正地修养自己。修身需要个人高度自律,信守承诺。《论语》中说鲁兹“没有出息”,意思是鲁兹会毫不犹豫地去做他答应的事。《新序》中记载的“季札挂剑”的故事,也是“忠信”严于修身的古人讲的千古佳话。
就个人对他人而言,人文精神要求宽容。古人认为,品行宽厚的君子,对他人有一颗包容的心。《论语》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次跟不上队伍,问种地的农夫:“子见夫子吗?”老农毫不客气地说:“四体懒,五谷不分。主人是什么?”孔子听后并不介意,反而称赞老农是个“隐士”。还有一个故事,孩子不能破坏农村学校。郑人喜欢聚集在乡校,讨论时政。有人劝子产:“干脆把乡校拆了。”儿子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人民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拆乡镇学校?对此,唐朝的韩愈很有感触,写了《不毁子产之乡校颂》来赞美这件事。在人文精神上,既强调个人作为人的主体性,又尊重他人作为人的主体性。因此,人文精神也要求相互尊重个体差异,相互理解和包容。在此基础上,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可以通过与差异和谐相处来构建。
就个人对人而言,人文精神崇尚大爱。易经里有句名言:“地势广阔,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君子要像大地一样博大精深,修万物。所以他要用一种温柔的爱去对待别人。孔子认为君子的核心品格是仁,仁的本质是爱。你不仅要爱你爱的人,还要爱全世界的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我老,人老;我的孩子,我的孩子。“这种对全人类的大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中国古人追求的社会发展理想状态是《礼记》中提到的“天下一家”,“天下一家”的前提是“天下皆公”。今天,我们可以理解,在发展、安全、气候等影响人类共同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各国应该携手合作,同舟共济。
(作者是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
增强对文化和价值观的自信。
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养料。
杜泽逊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中国许多古籍蕴含着做人、做事、治国的深刻道理,是传播价值观的重要媒介。要深入挖掘古籍流传下来的价值观,坚持区别对待、扬弃继承,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挖掘古籍中做人的价值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如何做人的教育,以有文化的人和以文育人的价值观代代相传。它根植于中国人的精神,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中。第一,好好学习,多闻闻。在古籍中,有大量的文章提倡勤奋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比如《中庸》里的“人无所不能,人无所不能;十个人能做,一千个人也能做。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虽然你是愚蠢的,但你将是明智的,虽然你是柔软的。“在《礼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在《论语》中,“以诚待友,则会理解,多听则益”,等等。第二,谦虚至上。”《尚书》说:“满招损,谦益。“学习和工作都不能自满。毛泽东同志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满招损,谦益”的现代表达。第三是要有朝气,要漂亮。易经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当你在春天日出日落的时候去秋来,自然的运作非常活跃,永无止境。优秀的人也要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第四,富贵义气。《论语》曰:“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认为,要获得财富、官职等。,一个人应该通过适当的渠道,如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学习,而不是诉诸不择手段的伎俩,如机会主义。
深挖古籍中的行为价值观。中华民族的处事方式和人生哲学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古籍记载了大量古人对人、对人、对社会的思想,对规范当代中国人的行为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一个是顾全大局的方式。左传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世界上有许多相互依存的关系。关爱家庭,关爱社会,关爱国家,就是要顾全大局。《左传》也说:“居安思危,但思则已,居安思危。”在一个好的年份,预防可能发生的灾难也是出于大局的考虑。二是讲信仰,培养和谐的方式。《礼记》说:“择贤与能,言信与修和。”《论语》说:“广交朋友,守信用。”讲究信用,谋求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和谐,是中华民族一直坚持的价值观。第三,是善始善终之道。《诗经》告诫:“有始无终。”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好的开始,也要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把“好的开始,好的结局”作为一种积极的价值判断。是四人和谐的至高之道。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都关系到行动的成败,但“和为贵”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内部的团结统一是行动和成就最重要的因素。
深挖古籍中爱国主义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翻阅儒家经典,不难发现儒家所倡导的价值观,既包含了“修身”、“齐家”等个人和社会层面的要求,也包含了“治国”、“平天下”等国家层面的要求。一方面,它提倡“国家至上”的观念。《大学》说:“欲治其国者,先得其家;要成家,先修身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强调个人生活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又把“治国”视为高尚的事业。《尚书》曰:“克明君德,以亲九族。九族和睦,百姓平等。人民光明和谐。”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只有协调好家庭关系,让百官各负其责,国家才能团结富强,才有可能达到“和而不同”的理想治国境界。另一方面,主张“天下为公”的观念。如果你爱国,你会希望你的国家变得更好。古人对理想社会有自己的想法。《礼记》云:“大道之行也,众之行也。”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不只有自己的亲人,也不只有自己的儿子”。“老的、强的、有用的、年轻的、各有所长的,鳏寡孤独的、有病的都支持”。这一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作者是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
闪耀新时代的光辉
挖掘古籍中蕴含的道德规范。
周群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培育并形成了自强不息、尊业重道、重义灭亲、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独特的道德规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和道德规范,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不朽的价值。”中国古代大量瑰丽的作品记录了古代人民丰富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美德美质,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大力阐述,以此推动全社会积德向善、厚德载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准确把握历史渊源。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来自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形成社会后,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宗族是我们可以追溯到人类道德起源的最早的社会组织。根据中国古代传说,夏朝诞生之前,在氏族社会阶段,顺让其为司徒“五教”,即对百姓进行五种道德教育,以德才兼备的“八元”和本性善良的“八凯”为官。夏朝诞生后的《尚书》中,关于道德规范的记载较多,如龚玉、唐史、夏德若子、盘庚商等等。这些记载都表明,在进入阶级社会前后,中国古代人就开始重视并自觉地运用道德来影响和规范社会生活。西周建立后,统治者吸取了殷鉴唯命是从的教训,提出了“以德配天”、“尊德保民”、“以德慎人”等思想。周初的礼乐制度主要是为了确定道德标准和社会秩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的道德思想进一步发展,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为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规范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深挖丰富内涵。传统意义上,中国的“德”涉及公私利益、教化与德治、与人交友、处世待人等。,并且涵盖了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的责任、担当和追求。在国家层面,一方面,先贤们非常重视教化和以德治国,视道德为立国之本,主张“以德治国”,如《尚书·大禹谟》中提到的“德只为治善,治为养民”,《论语》中提出的“以德治国”,“以德治国,凡以刑制,民免于辱;道德、礼貌、羞耻和尊严”,等等;另一方面,圣贤们追求的是国家利益,以整体利益为重,强调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行动的道德性和功利性。比如《左传·相公二十四年》中提到的“大则有德,次则有功,次则有言。”虽久则名垂千古”,范仲淹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在社会层面上,先贤们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如《荀子·荣辱》中提到的“先义后利”、“先利后耻”和韩愈的“先责于人”等。同时,先贤们也非常重视建立正确的待人接物的道德准则,如《礼记》中的“君子贵而妄自菲薄,先人后己”,朱所说的“以心待人”,等等。在人生的层面,先贤们强调要修身养性,对生死、争生、荣辱、悲喜、贫贱等都要有光辉灿烂的态度。,如《论语·卫灵公》中说“仁者仁者,得自杀而成仁”,《孟子·滕文公》中的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权贵不能屈”
充分利用思想资料。当前,有必要深入挖掘古籍中蕴含的道德规范。一方面,要拓宽史料来源。比如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失传已久的古代文献,值得高度重视。北京大学竹简《周训》记载了周对恭亲王的训诫。通过古代圣贤历史故事的道德寓意,阐述了尊贤、爱士、听谏、爱民等治国之道。这样的考古发现可以进一步拓宽中国传统道德研究的史料来源。再比如,少数民族古代文学中有很多关于道德规范的优秀思想,值得进一步挖掘。藏族《格萨尔王传》中的“百年好居,为国争光”,戴《卜算子》中的“助人为乐,人爱你”等。都是可以利用的思想资料。另一方面,从古籍中挖掘出来的伦理道德也要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创新和改造,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和传播,让古籍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排版:蔡
《人民日报》(2022年09月19日09版)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9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