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教育剧烈变革的时期。在港口城市,西文图书的编纂出版蔚然成风,各种新教材的翻译出版如雨后春笋。清末民初,西学的知识很多是通过日本这个中介产生和流动的。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大量西方书籍首先被翻译到日本,再从日本翻译介绍到中国,形成了中日西三者之间的知识交流路径。因此,对清末民初知识流动的研究,应该放在西学东渐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应该关注中国、日本和西方的知识流动渠道。
目前关于晚清文教界、知识界知识生产与流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西学领域,如江南制造总局译军事学、广智出版社译地理学、近代上海译西方政治学等。这些研究领域得到了学术界的长期关注,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在西学东渐的大变局下,古老的汉语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经过清末民初的变革,中国语文教育得以复兴。在新文化运动的大时代,旧语文的体系进一步改变,传统语文向现代语文转变的曙光骤然出现。在译著和西方思想的冲击下,加上社会主义文学的传入,古老的中国语言也迎来了它的革新和曙光时刻。然而,学术界对“中国教育”领域中的西学东渐问题,尤其是中国知识在中国、日本和西方的创造和流动,关注甚少。
“在“实用”与“虚构写作”之间——近代新教材《书信》的源流(该书第七章)一章重点研究了晚清教材中的书信,这是该书的一大学术突破。”字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字符,男生特别喜欢。西方读者,有时夹杂字母,也善佛法。”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方教科书的流入给晚清社会带来的变化。这里的西方教材指的是西方教材的风格。书中列举的西文教材代表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谢鸿运《华英之初》和《华英高级》。谢鸿运,近代著名翻译家、出版家,杭州基督教青年会牧师。他的父亲谢,是美国宁波基督教长老会的牧师。他接触西方教科书的时间更早,也更多。谢鸿运与张元济、夏瑞芳等积极参与商务印书馆的创办,翻译了大量近代教科书,主要集中在经济、地理、物理、化学、英语教学、语文教育等诸多领域。他的社交活动非常广泛,曾长期受雇于李提摩太广学会和商务印书馆。他被称为商务印书馆翻译的“无冕之王”和“幕后推手”。笔者还对谢鸿运和商务印书馆的翻译出版事业进行了专题研究,可以得出结论:谢鸿运和商务印书馆的翻译出版事业以及新教材的编写,是西学东渐与中、日、西之间知识生产和流动的产物。《汉语创作》关注谢鸿运的生平事迹及其教材翻译出版,这是该书的重要学术价值。本书的关键研究突破在于作者对这些现代教材的知识渊源和知识库书籍进行了深入的梳理研究,对知识库书籍的探索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书中提到清末流行中英双语书信,如19世纪末出版的《伴行指南》,包括美生出版社的《华英商人书信》中译本和商务印书馆的《英文书信》再版。《中国文学的创作》这一部分,广泛参考了翻译史和出版史的研究成果,是一种极好的思维方式。本文从翻译史和出版史的起源角度,探究西方教科书文学原著的起源和发展,从而研究中国、日本和西方的知识生产和流动。目前,还没有关于云编写的教科书知识库的专门研究。作者认为“我可以暂时放弃熟悉的切入精英或诗歌文本的方式,转而投入一种类似社会史的实践,面对众多未知人物,分析大量教科书的素材来源和脉络”。这种方法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视角和研究思路,为今后研究谢鸿运地理教科书知识的来源提供了新的参考。
该书的另一个重要创新是提供了一个“他者视角”,即“外国母语”,从新西学的角度审视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晚清时期,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士大夫深感文字关乎国运,各种注音、白话文、小学改革的方案应运而生。传统的小学教育受到了日本和欧洲知识的影响,如提摩西·理查德时期的文学兴国国策和广阔的社会对近代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书中引用了被派往日本时,日本公使于(庚)翻译的《日本中国女子学校章程》,并收录了一门名为“本土汉语”的课程,与“汉语言”、“汉字学习”等科目并列。书中还引用了美国人路易·伊思所著的《日本学校的起源与发展》,系统介绍了日本的教育制度。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料,充分反映了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涉及到中国、欧洲、日本的知识生产和流动,旧中国和新西学的交织变化。传统的小学,在西学的冲击下,开始变革和新的发展。
这本书堪称填补学术空白的开山之作。以往关于近代中国、中国与西方的知识生产与流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近代史发展的研究领域,如刘隆鑫的《知识生产与传播——近代史的转型》。从文学和传统教育领域切入中小学改革,《语文创作》是一个引子。该书丰富了文学与教育史,描述了西学东渐在中国、日本、欧洲“汉语之外”的背景,重在考证。传统文献、日本和西方的资料都很详细,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沿研究。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更广阔的全球史或东亚海洋史、知识史和新文化的角度,对旧汉语和新西学进行重大变革。该书对知识来源和知识书籍的梳理,无疑拓宽了知识史研究领域的视野。它还广泛引用了翻译出版史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开拓性研究的典范之作。为中国、日本和西方的知识史和知识生产流研究,以及翻译史和新闻出版史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思路。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