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随着2018年11月1日钢筋新标准的实施,钢铁行业上游钢厂对钒铁的需求大大增加,加上下游供应商的惜售。作为一种原材料,“钒”的价格在2018年一路上涨,尤其是下半年,钒铁的价格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一路飙升。截至目前,钒铁价格已超过38.1万吨,比年初的17.5万吨翻了一番。
图1:年初和近期钒铁报价对比。
钢筋新国标即将实施,“钒铁”有望全面受益。
今年2月6日,钢铁行业热轧钢筋新行业标准发布,具体实施时间定为11月1日。新行业标准中新增了金相组织、宏观金相组织、断面维氏硬度、围观组织和检验方法的检验规定,严禁渗水技术钢筋在市场上流通。(所谓钢筋穿水技术,是指钢筋在轧制后通过水来提高钢筋的韧性,从而降低合金元素钒、锰的金属含量,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渗水技术成本低,耐腐蚀性差,具有以下优点。)从而规范螺纹钢产品的标准化。为了满足新国标的要求,需要添加足够的合金元素来满足要求。目前业内有三种方法,即添加钒、铌和“添加硅锰+弱水渗透”。
图2:行业应对新国标的三个流程
从目前铌铁和钒铁的价格来看,添加铌铁的成本更便宜。但加入铌会增加轧制难度。加钒(转炉炼钢加钒氮合金或钒铁)从性能和轧制效率来看是最佳选择。目前利润不错的钢企还是可以接受的。因此,“钒”作为添加剂的需求大大增加。(铌取代钒是有可能的,但在实践中很难实现)
据相关机构测算,每吨钢筋含钒量大于0.025%才能符合新标准,而过去生产的每吨钢筋含钒量比例仅占0.001%。新标准的实施无异于增加了对钒铁的需求。2017年,我国钢筋实际产量为2.29亿吨。如果新标准全面实施,钒铁的市场缺口会更紧,这并不是说国家取缔了1.4亿吨地钢筋。
对于钒的具体增加需求,机构估计仍有很多分歧。中国建设投资报告分析,考虑到目前仍有大量螺纹钢采用水渗透工艺,据我的钢铁网测算,6700万吨需要改变工艺以满足新国标要求,预计将引发2.6万吨至4.4万吨五氧化二钒的需求。考虑到2017年中国钒产量约为96000吨五氧化二钒,对于10万吨体量的国内钒行业来说,是一个正的脉冲响应。据广发证券测算,如果我国热轧带肋钢筋生产采用钒微合金化,且钒的质量分数至少为0.03%,则钒的需求(以V2O5计)将达到10.71万吨,早已超过我国2016年全年的钒产量。这样的需求增长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催化钒的价格上涨。
从供给端来看,受国家环保监管越来越严格的影响,石煤提钒企业将受到很大限制,不会出现大规模复产。禁止进口钒渣也加剧了钒原料的短缺。在上游需求增加,原料短缺的情况下,钒铁的市场缺口将继续加大。同时,国际钒价的上涨也将对国内钒价形成有力支撑。总体来看,钒铁价格有望维持高位甚至突破。
数据还显示,2015年12月,钒铁价格低至3.95万元/吨后,钒铁价格呈现整体上涨趋势。
图3:钒铁价格趋势
上市公司受益于钒价格上涨
提价将直接催化相关受益企业的盈利弹性。根据钒产业链的特点,以钒钛磁铁矿为原料的主要钢铁企业有攀枝花钢铁公司、承德钢铁公司、剑龙公司和川威公司。生产石煤的主要企业有淅川渝电、傅生等。此外,部分企业拥有钒矿资源,包括西宁特钢、明星电力、新疆鑫鑫矿业等。涉及的相关上市公司有:攀枝花钒钛、河钢股份、西部矿业、明星电力等。
总体而言,以下上市公司因钒涨价对a股市场影响较大:
第一,攀钢钒钛公司。攀枝花是我国钒钛生产的龙头企业,钒钛磁铁矿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钒钛磁铁矿100亿吨,占全国的20%。同时,攀钢是中国唯一的高品位钒铁生产商和出口商,拥有世界最先进的钒铁合金生产技术。目前,公司拥有年产25000吨钒铁的生产能力,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的钒铁生产商。国内市场份额接近30%,尤其是2016年通过资产重组剥离铁矿石等资产,专门从事钒钛业务。同时,大股东承诺2020年将目前管理的集团旗下子公司西昌钢钒注入上市公司。届时攀钢钒钛市场份额可达55%,具有较强的市场定价能力。报告显示,钒产品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6.85%,公司从钒价上涨中受益最大。
第二:河钢股份。子公司承德钒钛是中国北方钒钛生产的龙头企业。拥有丰富的钒钛资源,高品位钒钛磁铁矿探明储量已达29.6吨,年产钒铁2万吨。但从营收占比来看,钒业务收入在河钢总营收中占比较小,钒业务利润相对来说是锦上添花。
第三,明星力量。资料显示,其拥有陕西省山阳县阳洼钒矿。已探明的矿石资源量为973.8万吨,五氧化二钒资源量为7.33万吨。但目前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务仍占公司主营收入的83%,属于钒价上涨概念股。
第四,西部矿业。公司近日公告称,收购西宁特钢集团拥有的三种矿产资源的股权,获得股东大会通过。交易完成后,西部矿业持有哈密博伦100%股份、肃北博伦70%股份、格尔木西港100%股份,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测算显示,收购西部矿业将新增钒资源(V2O5)约59.02万吨,新增优质钒资源潜在价值超过1000亿元。
本文来自股市红周刊。
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财经网站(www.jrj.com.cn)。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3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