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秦始皇时代的“秦欧之战”是什么?
总的来说,秦朝有三次征伐百越的战争:第一次,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令屠呦呦率领50万大军南下攻打百越;第二次是在公元前214年,秦军率领任涛和赵佗攻打百越。这场战争平定了百越之地,统一了岭南,设立南海、桂林、项峻三郡。第三次是在公元前210年,赵佗被秦国攻打罗欧。
第一次攻百越,秦将屠呦呦、赵佗率领50万大军,不算多。秦兵分五路,经广西北部的岳城岭、湖南南部的九嶷山、江西的南康、余干,向今天两广地区的越国部落进攻。在秦军中,攻占番禺的部队最为得力。他们经九一要塞下北江,到达珠江三角洲,迅速占领番禺(今广州)。而今天进攻广西越人的两支秦军,因为地形不熟,占领部分地区后施政失败,在炎热潮湿、林木茂密的山区陷入战争泥潭。三四年间,数十万将士死伤,粮道断绝。就连主帅屠呦呦也被越人偷袭身亡。
在古代,打仗和现在一样,主要是讲后勤。公元前217年,秦时的御史石鲁带领秦军开凿灵渠,一举扭转了战局。笔者曾经去过广西兴安的灵渠源头,离桂林不远。现在灵渠只是一条基本上淤塞的小河沟。但当时由于灵渠与响水、澧水相通,最终将响水与珠江水系相连,秦军的口粮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往岭南地区。有了充足的后勤保障,秦军不再有任何顾虑。
历史上,秦国攻打百越的第一场战争也被称为“秦瓯之战”,因为当时百越本土势力的最高领袖是瓯(大概位于今天的广西地区)的首领。当然,参战的百越军还包括其他百越地区的越人,主力是瓯军,所以统帅肯定是瓯的首领。
“于一之歌”这个名字确实有点拗口。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于一宋”这三个字很可能是百越军总指挥官在战场上喊出的进攻口令,因为这三个字的发音与现今壮语、粤语中“123”的发音非常相似。当时秦军的主力主要是秦人和楚人,不懂Xi瓯军和百越方言。他大概是以百越军总司令的战场口号为名…
当然,瓯国领导人叫什么名字,《于一歌》是什么意思,今天已经无法考证和考证了。
总之,有了灵渠的发掘和后勤保障,以任涛、赵佗为统帅的秦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打败了今天广西等地的Xi瓯部落和今天越南中北部的骆越人的抵抗,使整个岭南地区都在秦朝的版图之下。
为了维护岭南的长治久安,秦始皇大规模移民当地。除了命令进军岭南的士兵留在当地驻军,他还在岭南派驻了50万“罪犯”,让他们与当地越人共同生活。事实上,他最终实现了民族与文化的大融合,向岭南输出了先进的文化、农业和手工业技术,为岭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秦岭以南,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将岭南纳入中国版图,使百越部落正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