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有历史学家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个谜,它的起源和过程令人难以置信。”的确,一战前,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但主要线索还是可以理清的。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大国矛盾加剧。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德国、美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大国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迅速超越了英法俄等老牌殖民帝国。1894年,工业总产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从1900年到1910年,德国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二。从1870年到1913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量的比例从23%上升到36%,德国从13%上升到16%,英国从32%上升到14%,法国从10%上升到6%。
大国之间的竞争是以实力为基础的。一旦实力失衡,矛盾必然激化。主要矛盾是新兴资本主义大国和老牌殖民帝国的对抗。殖民地是帝国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成为列强争夺的主要对象。然而此时殖民地已经被英法俄等旧殖民帝国瓜分完毕。其中,英国殖民地的面积是俄罗斯的两倍,法国的三倍,德国的十一倍。新兴大国要求重新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老牌殖民帝国则竭尽全力维护既得利益。德国试图武力击败英法,瓜分其广大殖民地,同时借助奥匈帝国争夺巴尔干半岛。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结成军事同盟,对抗法国和俄国;1882年,意大利因与法国在北非发生冲突而加入联盟,形成三国同盟。1892年,俄国和法国签署了敌对的军事同盟条约。欧洲初步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抗,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形成的俄、英、葡、奥、法力量对比不复存在。
德国的“世界政策”和英国的反德联盟导致双边关系恶化。
从1871年德国统一到19世纪末,英德关系总体正常。1890年,威廉二世上台后推行“新路线”,英德关系恶化。1897年,威廉二世将“大陆政策”调整为“世界政策”:改变俾斯麦淡化殖民地的政策,主张通过殖民主义扩张德国领土;放弃俾斯麦的制衡战略,要求打破欧洲均势,称霸欧洲;大规模建设海军,任命提尔皮茨主持海军建设;与英国竞争将德国建成强大的殖民帝国。德国的“世界政策”与英国的世界霸权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结构性矛盾:德国海军的扩张直接威胁到英国的海上霸权;德国称霸欧洲的企图与英国维持欧洲均势的政策背道而驰;德国对“阳光下的地盘”的争夺,必然会闯入拥有最多殖民地的英国的势力范围。由于根本利益的对立,虽然双方试图协调,甚至进行了三次结盟谈判,但都以失败告终。
同盟失败后,英国认为德国既有实力也有挑战自己的意图,而且近在咫尺,是个威胁。为了压制和遏制德国,英国不仅在美洲与宿敌美国和解,还与昔日宿敌俄国和法国和解,在欧洲结盟——1904年4月与法国签订《英法条约》,1907年8月与俄国签订《英俄条约》。就这样,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德奥意盟国和英法俄盟国正式形成。协约国经济、军事、综合国力占优,德国处于两面受敌的战略被动地位。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恶性军备竞赛,欧洲局势从总体和平逐渐失控。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形成后,双方疯狂扩军备战,试图全面压制对方。结果他们掉进了“安全陷阱”,走进了死胡同。海军竞赛是双方军备竞赛的主要内容,主要是英德之间。1998年3月和1900年6月,德国议会先后通过海军法案,计划在1917年前拥有38艘战列舰、14艘大型巡洋舰和许多其他战舰。英国坚决反击,并于1906年建造了战舰无畏号。1908年,德国要求加快建造“无畏”舰,缩短主力舰的使用寿命。这意味着德国每建造一艘军舰,英国就建造两艘。1912年,德国颁布第五次海军扩张法案,英国议会将“双强标准”(超过世界上最强大的两支海军)合法化。一战爆发前,英国军舰688艘,服役人员20.12万人;德国军舰391艘,人员79400人。
从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到19世纪末,欧洲列强之间的战争只持续了三年半,欧洲局势总体和平。但到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军备竞赛和激烈竞争使军事危机和局部战争成为欧洲局势的主体。特别是1912-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重新划分了巴尔干版图: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被纳入英法俄集团;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到德国和奥地利。巴尔干地处欧、亚、非交通枢纽,小国众多,民族众多,各种矛盾交织。两大军事集团的介入使其成为“欧洲火药桶”。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引发“七月危机”,巴尔干“火药桶”引爆世界大战。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首都塞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引发危机。之后有一个月的时间大国谈判,但最终结果是8月全面开战。很多方面都值得深思。
一是缺乏真诚理性的沟通,玩边缘政策失败。从七月危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大国外交,都是以争取时间备战,壮大自己削弱敌人赢得战争为目的。很少有人真正尝试过调解和沟通。没有外国皇室成员或政治家来维也纳参加费迪南大公的葬礼。同时,玩边缘政策的坏习惯让双方都有侥幸心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10多年,欧洲发生过几次危机,大国相持不下,直到大战边缘。但在最后时刻,他们达成妥协,使得边缘政策成为大国外交的陋习。在7月危机中,边缘政策再次被视为制服对手的利器。缘对缘,指望对方先撤退,结果“大家都掉进了战争的沸水里”。
第二,同盟有绑架效应,小国把大国拖入大战。结盟虽然可以壮大自己的实力,但也意味着责任和克制。盟友应该为任何行动挺身而出,不管是不是正义的,不管是不是和自己的国家有切身利益。1914年7月2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25日,塞浦路斯接受了大部分条件,但奥地利和匈牙利在28日向塞浦路斯宣战。塞尔维亚的盟友俄罗斯和法国立即发起了总动员。在这种情况下,奥匈同盟德国于8月1日对俄国宣战,8月3日对法国宣战。4日,俄国和法国的盟友英国对德国宣战。被小国拖入世界大战,大国在旷日持久的冲突中耗尽国力,走向衰落。
第三,极端民族主义火上浇油,威胁绑架。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当它恰当地宣扬爱国主义时,它能凝聚人心,聚集力量;当它被无限放大,就成了煽动仇恨、挑起事端的帮凶。一战前,欧洲民族主义成为对外扩张的工具。统治者为了满足政客和财阀的野心和欲望,操纵民族主义,把人民绑在战车上。知识分子和舆论界协作寻求理论依据。民族主义激起了人们对战争的热情,但煽动这种情绪的政府却失去了控制。
第四,观念扭曲导致自上而下的轻浮好战行为和领导的错误决策。由于知识水平没有跟上工业时代的步伐,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统治者奉行“零和博弈”,以“弱肉强食”的理念扩大存在空。大多数国家军政领导人并没有意识到世界已经进入“全面战争”阶段,仍然相信普法战争的经验:战争过程短暂,一两场战役就决定胜负,不会出现不可控的后果。所有国家的作战计划都是以速战速决为基础的:德国计划39天攻克巴黎,法国人和英国人也认为胜利只是几个月的事情。
然而,最终双方陷入了一场持续四年之久的血腥堑壕战,涉及全球33个国家,15亿人口。战争在欧洲、非洲、亚洲、大西洋和太平洋肆虐。双方动员了7000多万军队,死亡约1000万人,受伤2000多万人。俄罗斯、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四大帝国崩溃,英法衰落。主战场欧洲已成废墟,失去了世界工厂和金融中心的地位。1914年8月至1918年11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霸权战争,但输家和赢家都遭受了战争给文明和社会带来的毁灭性灾难。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