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本文载《巴蜀史》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常渠《华阳县志》
绍君
东晋著名史学家常渠,因《华阳国志》一书被誉为“方志始祖”。当代著名学者任乃强在《华阳国志注序》中说,《华阳国志》“在地方史中开了一个创造性的局”,“作出了丝绸平原时代地方史的杰作”。
《长渠画像》(四川省地方志收藏梅开)
长渠能够在中国文化中设立地方史馆,并在地方史中写出了壮丽的作品《杨桦国志》,绝非历史的偶然。这既是他才华的展示,也是他对时代的反思。孟子曰:“天将大任于斯人。”或许,这就是长曲的“重大责任”。
本文将着重探讨常渠家族、常渠时代、常渠及其作品《杨桦国志》的影响和意义,旨在展示常渠被历史赋予的“重大责任”及其对历史的意义。
常渠家族
常渠《华阳县志》中“江源县”的条目中,有这样一句话:“东姓常。文景河上有正规的大堤,三十里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原道昌渠小亭人,他在写下自己的家乡江原道是一片富庶之地后,明确表示“昌氏家族”是这片富庶之地的“大名”。同时,他还明确地写了“常之名”和“达之名”——文河上三十里有一个常堤。常家在文河上有一条三十里的大堤,可见他们家要保护和灌溉多少良田。
常渠在展示了常氏家族的“伟大”之后,在“先贤”和“接班人”中提到了20多个常氏家族成员。这些人,从时间跨度上来说,持续了100多年(从汉献帝到他自己)。你想说的无非是一个不是爆发的家庭。它家的“伟大”是一代代发展积累造成的。从人物的身份来看,大多是官员,也有不少是县令(酋长)、总督、执政党,其次才是士人。你想说的无非是,常的家族是的家族,是诗书世家。从人物的事迹来看,他们在朝中是忠臣,在朝廷是得力官员,在家里是孝子,是忠友。常曲是这样介绍常家人的。他想说的是,常的“伟大”不是地头蛇,而是国家的栋梁。
昌曲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就被书香熏陶长大。
昌渠的时代。
生于西晋,终于东晋,长驱直入汉朝为官。它的时代有几个特点:
(1)天下动荡,人心融和。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天下三分,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于是全世界都想到了它的统一。魏景元四年(263),魏统一巴蜀。晋武帝太康元年(280),三国归晋,全国基本统一,结束了战乱纷争的局面,随后出现了太康的统治。但由于晋惠帝的愚昧,金朝宗室的权力任意增长,造成了“八王之乱”。然后《五朵野花》,世界又分崩离析了。晋王室东移,在王导、王敦的支持下,在建康城重建王朝,为东晋王朝。但东晋政权只控制了江南和荆襄地区。
金惠永安元年(304),李雄在成都建立政权。此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5个强大的政权,统称为十六国。十六国时期,战乱不断,生灵涂炭,于是天下一统,成为有识之士的志向。
(二)时代不同,鄙视巴蜀。
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巴蜀之地两度归司马氏政权(中原王朝)所有。一个是六年(263)由统治的魏,一个是东晋,东晋穆天子永和三年由建立。但由于时代不同,巴蜀官员待遇不同。
23年,魏国虽然灭蜀,但魏国政权实际上被宰相司马昭所控制。公元25年,司马昭死了,他的儿子司马燕继位为晋王兼丞相。公元26年,司马燕迫使魏帝退位,登基建立了西晋。无论是还是,都面临着魏旧臣的反对和的独立。为了削弱魏旧臣的反对势力,争取官员的回归,和都实行了优待蜀汉的政策。主要体现在:保证迁入官员的生活质量,重用投降的蜀汉大臣,善待蜀汉旧臣后代。
崇州市街子古镇华阳国治堂
晋朝对巴蜀的优待获得了巴蜀降臣的支持,所以蜀国的资源是后来吴灭亡的主要资源。但到了东晋统一为汉时,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初政权的便骑、常侍长屈,与中国图书馆馆长王拓一起,力劝皇帝回东晋时,虽然得到了统一思想的支持,但他回晋后怎么可能得不到优待呢?桓温入成都后,常渠受命参军,但施立入卫后,不授任何官职,对其轻视之心如此之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与东晋的门阀风尚密切相关。
(3)门、阀严密,人多。
司马睿江南金朝的重建完全依靠大家族的支持,门阀制度达到顶峰。人与人之间是有家族血缘关系的,所以才华、人品、成就都不再是考虑别人的因素。在桓温成功征服蜀国后,东晋朝廷对汉室诸侯的投降并没有给予太多的优待,因为没有像“吴栋”这样需要绥靖的地方。当东晋的文人以一个门阀的角度来看待汉朝诸侯的投降时,他们的轻蔑和不屑自然流露出来。
可能除了忍气吞声,别无选择。但是,作为历史学家,昌渠有话要说。
常渠的男人
长渠,蜀县江源县猇亭乡人。生于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卒于东晋穆迪五年(361),享年70岁。
长曲出生在江原道的常家,所以他应该在年轻的时候接受良好的教育。不幸的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四川发生了大动乱。一是关中闹饥荒,天水、略阳等地十余万流民到蜀中讨饭。十余万饥民入蜀,冲突不可避免,蜀中不得安宁。此时由于西晋朝廷混乱,导致益州刺史赵高谋反。赵高用十余万流民与朝廷对抗,蜀国进一步动荡。流民反后,西晋出兵蜀国,蜀国很快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作为江原道家族的正规家族,自然也受到了影响。为了家庭安全,常宽带领的常家远赴湖北。常渠才十多岁。因为年龄原因,长渠没有跟随长宽,而是留在了江原。
为了应对动荡的局势,许多贵族家庭自动组织起来,以应对难民军队和各种武装力量。当时姜的原配范长生一家住在青城山。他把自己家族中的几千户组织起来,大规模囤积粮食,形成了比较强大的地方势力。很多邻近的家族和更小的家族都是他生的,他的实力大大扩张。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的人,都是他生的。成千上万的难民遭到了西晋军队的袭击。为了应付被驱逐的困境,难民们组织起来接受李特的领导。303年,李特战死沙场。他的儿子李雄拒绝投降,带领他的部队继续与西晋作战,后来被提升为流民军的领袖。李雄成为领袖后,改变了策略,与西蜀地方实力派范长胜联合。
在范长生的支持下,李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帝。同时拜范长生为丞相,加天地主之名。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成政权是由李雄和范长生共同治理的。大成政权建立时,昌渠大约15岁。虽然他还是个少年,但他应该有自己的知识和对世界的看法。
在范长生的帮助下,大城国一度繁荣。据《杨桦国志》中“李特、熊、齐、寿、史志”记载:“熊是一个假装受人爱戴的人,在政治上宽大为怀,远至右安。风骨登,乃兴文教,立学官。夫,男丁一岁谷三迎,女丁一迎五斗,半疾。湖钓,丝不过几丈,棉不过几两。少服务难得,多有钱人。到了奈路,门没有关上,也没有路的痕迹。监狱里没有犯人,惩罚也不过分。“但是,由于大成政权是由流民建立的,大概对朝廷的规矩不太了解,所以虽然繁华,却没有什么条条框框,阶级秩序也没有什么区别。结果“货贿于众,刑劝不明。“不下逐客令,不作战,不部武”,所以国不是国,军不是军。
李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后去世。因为他的才华,他的“国运”是可以接受的。李雄前后,常渠进入大成政权为官。当时,为了政权的稳定,积极招募蜀地家族成员。因为他的家庭出身,也可能因为他广泛阅读诗歌和书籍,常渠被招募到朝鲜担任历史学家。因此,他能够更好地接触到大量的文学秘密,并能够通读它们。读书期间,他特别关注巴蜀文学,因此对巴蜀的人文历史有了更透彻的了解。
晚年,李雄收编宁州,招募流民。一直居住在交趾、南中、荆襄等地的蜀难民,陆续返回蜀中。其中,包括随常宽一起流亡的常家人。据任乃强《华阳国志校注·序》载:“当强官,当正官,当以盐随之”,“当正官,则昌”。也就是说,此时的常渠成为了常家的首领。所以“曲强好学问,有许多难民,有遥远地理的知识,有故事的迷途,有大量的书面问题。”大约在这个时候,昌渠写了《南中志》。李雄死后,李班、李奇、李寿继位,常渠仍为正史。大约在这个时候,他写了梁一宁的《三国志》和《蜀汉书》。李寿杀了李夺了皇位,改国号为汉,与北方地区交好。长渠的《蜀汉书》流传到黄河流域。
华阳国治
从李班开始,皇室内部争斗不断,巴蜀军队陷入困境。李寿夺权前,“巴西名人”桩功劝他夺权后“回晋为诸侯”。李寿登基后,实际上毁约了。桩功又写了一封信给李寿,劝他“信守盟约,援助武辉,亲吻天子”。桩功的信被李寿藏了起来,但作为历史学家的常渠有幸看到了这封信。桩功的思想对昌曲有着深远的影响。
李寿死后,他的儿子施立继承了他的王位。在施立时期,常渠担任临时骑手。三常石,大约是皇帝的顾问,也可能参与国家事务。但是他对施立的反常行为非常不满。东晋桓温作为蜀汉大臣,理应义愤填膺,但他认为这是必须的,这在《华阳国志》的叙述中可见一斑。《华阳国志》在记载桓温侵蜀背景时,充满了蜀“汉”政权的阴暗面:一是李寿杀了、马当。“贤明,敢谏。马谡得民心而死,官兵皆哀。”二、李寿“骄横淫逸不关心国事,中外疏远”,李毅和调兵反对。三是引流入蜀。“蜀土无一流,而连从山,从巴到犍为、梓潼,全是溪谷,水为民所用。饿了,领地萧条。”在这种情况下,“桓温征伐蜀”无可厚非。“发兵”,但蜀将无能,致使桓温直指成都,兵临城下。成都的蜀军虽然抵抗,却“土崩瓦解”。施立的《知人论世》也是一个败笔。此时,常渠和图书管理员王拓劝施立投降。施立很不情愿,但最终,他“把文字送下去保温”。
除了受的影响,长屈作为长氏家族的首领,也有保护家族不被抹炭的考虑。昌渠最初对桓温的做法应该是肯定的。《李史鸷》中说:“温入成都,得汉司马懿赏赐,常侍昌渠参军。你会得到荣誉和仁慈,蜀人会喜欢的。”本来他期望东晋朝廷能像、一样厚道,善待蜀中“汉”的官员,在桓温“扬才厚道”的倡议中看到了希望,于是写下了“蜀人以之为乐”。
可以说,昌渠在成都迎接桓温的时候,心里是充满希望的。但是到了建康城,我们充满了失望,甚至是悲伤。“选拔人才能力,人在远方”这句话更让人痛心。为了减轻心中的痛苦,他愤然写下了《杨桦国志》。
常渠写了《杨桦国志》
要写出《华阳国志》这样伟大的作品,一要才学兼备,二要视野开阔,三要有情怀。如果没有,就很难成功。而常渠,因为家世、仕历、巨变,成为不二之选。
常渠所写的《华阳国志》并非一次完成,也不全是江左所作。据任乃强在他的《杨桦国志·教步图注》中说;《杨桦国志》是“为篡夺许多旧作品而改编的”。
成都新都博物馆藏杨桦国志部分
常渠写《杨桦国志》,虽然记录了巴蜀和南方(主要是巴蜀)的历史,但他想达到的目的是反击东晋士人对巴蜀的轻视。所以他在全面考虑“历史”叙事的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叙事。
东晋士人视巴蜀为蛮夷。被家世冲昏了头脑,把巴蜀当成了末流。常渠撰写《杨桦国志》时,有几个突出的内容。
第一,巴蜀历史悠久。这一点在《蜀志》的记述中最为清晰。《杨桦国志》《蜀志》说:“蜀为国,是天子所致。”“为黄帝,娶蜀山之女为其子昌邑,生列文为帝喾。其分支为蜀,天下为。夏商周历法。王伐之,蜀与燕也。”“有周之天下,限于秦巴。虽然你被任命为国王,但你不能和春秋联盟在一起,也不能和书道在一起。周失纪,蜀先称王。有蜀王蚕丛,目竖,称王。””第二次王关,第二次王傅.””此后,王教人种田.”“这是开明的,雷宇山决心消除水害。皇帝再嘱托政事,法尧舜教禅义,禅即开悟。”“凡王蜀十二世”和“汉祖出汉中伐楚于三秦,萧何遣蜀、汉密万船助以口粮,集其精锐以补其伤”,高祖称帝。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蜀国的建立远在黄三的黄仁。莱文,黄帝的孙子,是五帝之一的帝喾。他有蜀国的血统,而蜀国的叔父侯波也是黄帝。舒并不离经叛道。周武王伐周,蜀参与其中,功绩卓著。蜀之所以称王,是因为周失去了他的纪律性。只有开明王朝,也就是第十二王朝,历史悠久。汉高祖刘邦凭借蜀国的钱粮人力成为皇帝,确立了中原正统。换句话说,所谓道统的建立促成了蜀国。
第二,产品丰富。《华阳国志》说,李冰治水后,“岷山满是梓、柏、大竹,会随水流而沉,坐于木上,省时省力。三郡灌溉,稻田开荒,故蜀卧千里,名曰陆海。干旱会导致渗透,而雨水会注满水门。所以,我记得,“没有饥荒的时候,天下称为天府之国。””蜀中有丰富的养生保健.”
第三,文化发达。《杨桦国志》记述文翁在蜀中办学。“先官子弟上学,送张謇等十八位进士为博士,受七经所教。徒弟衡萃,蜀学不如齐鲁”。“书学”一词最早发现于此。因为孔子的存在,齐鲁在文化上是一座高峰。但文翁建校后,蜀学与齐鲁相比较,可见蜀文化相当发达。
是四个杰出的人。这一点是“前贤”和“后贤”写得最多的。任乃强在《华阳国志校补图说·序》中说:“明褒巴蜀人德行功名足以傲视天下,勉励庶人者,为圣人与后弦,为表达东方人怨恨之两篇文章。太费功夫了,所以虽然只有两卷,篇幅却比《地理与霸权史》第四卷和第五卷还大。我还是觉得没有止境,还编了三个州的女人目录来充实。”
《华阳国志》中有400多位文人雅士,如司马相如、杨雄、王葆等。,依然覆盖全球。
武昌家族,也是一个大家族。这不仅在《江原道》的词条中写得很清楚,在《前贤》《后贤》中也列举了近20位杰出人物。对于自己家人的叙述,昌曲花了不少笔墨,用意不言而喻。
《华阳国志》还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内容。但总的来说,正如任乃强所指出的:长曲“编辑旧作,改写成华阳国志”,其主旨是夸耀巴蜀文化的悠久历史,描写其历史人物,藐视中原,压倒阳岳,抵御左江人民的鄙夷”。再看常渠的《杨桦国志》,和司马迁的《史记》差不多,也是“怒而为之”的作品。但这次“怒行”之后,司马迁和《史记》被列为神仙,昌渠和华阳国之也被列为神仙。
《杨桦国志》的影响和意义
《杨桦国志》自问世以来一直广受欢迎,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或许,连常渠都没有想到,他所做的,不仅为当地历史开了一个“创作局”,也为巴蜀留下了一幅灿烂的历史画卷。
《杨桦国志》是地方志史上的开山之作,它在内容上融合了历史、地理和人物,在体裁上融合了地理、年谱和传记。也就是任乃强所说的:“从一世纪到四世纪,地方志虽然发达,但率都偏于一类,没有对巨著的全面描述。一部包罗万象的书,自上而下,古今中外,纵横边腹,综合人名,“道度”,保存与治理的要义,明法戒律,人事的极端变化,所有的穷世,都集于一册,使人能看到它各个角落的全貌,实际上是从常渠创立这本书开始的。这就创造了地方史的创作局面,就像《史记》的正史一样。”《华阳国志》体例一开,对后世方志写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除此之外,昌渠还详细记述了西南诸州的历史、郡县沿革、治市之地、山川之貌、物产之丰、风俗之异、名官姓氏概况等,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详实的西南信息。它不仅被许多史家引用,如叶凡的《后汉书》、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李道元的《水镜注》、司马光的《资同治鉴》等。即使在今天,它仍然是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历史的重要参考。
自从《华阳国志》出版后,很多人抄袭出版。仅在清代,此书的校勘者就多达20人,可见其意义非同一般。世人称华阳国志为方志始祖,昌渠为方志大师。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如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17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