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中国今天之所以强大,除了我们中华民族自身的努力,还有很多友好国家的帮助和支持。
在这些友好国家中,有这样一个北欧小国,它自称是中国的亲戚,与中国有“血缘关系”。他还不顾美国的警告和阻挠,向中国提供了航母补给舰和极地科考破冰船的建造技术,为提高中国航母编队的远洋作战能力和中国的极地科考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帮助。
这个国家就是芬兰,距离中国近8000公里。
那么芬兰为什么说自己是中国的亲戚呢?他是如何不顾美国的警告和阻挠,向中国提供航母补给舰和破冰船的制造技术的?
大家好,欢迎来到认知金字塔。今天,我们来谈谈芬兰和中国。喜欢的朋友也请大家喜欢和支持,谢谢。
美丽的芬兰美丽的芬兰
说起芬兰,可能大家马上会想到诺基亚手机,其他人大概没什么印象。
然而,在2010年上海举行的世博会上,时任芬兰总统哈洛宁说:“中国和芬兰在地理上相距遥远,但我们在历史和语言上是有联系的。”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哈洛宁说的客气话。毕竟中国和芬兰,一个在东亚,一个在北欧,相距甚远,即使是远亲。
但如果我们去芬兰,尤其是去东方,会发现很多芬兰女性往往是直发,脸型扁平,额头低,嘴唇薄。如果把她们的金发蓝眼换成黑发黑眼,看起来和中国女人没多大区别。
过去也有研究表明,芬兰人和中国人确实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例如,一些专家提取了土生土长的芬兰人的样本,发现他们的基因与其他欧洲人不同。芬兰人的北欧基因只占57%左右,其余基因其实来自东北亚。
有专家从历史和遗传学的角度证明,一万多年前,许多东北亚人越过西伯利亚,迁徙到波罗的海北部,与当地人通婚,繁衍生息,最终形成了芬兰的前身。
19世纪,瑞典人林奈发明了人种论,将芬兰人归为黄种人。其他研究表明,芬兰语和古汉语有许多相似之处。
所以哈洛宁说中国和芬兰在历史和语言上是有联系的,这不仅仅是客气话,而是有一定依据的。芬兰人和中国人真的有血缘关系。
芬兰1950年与中国建交,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1971年投票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70年来,芬中两国也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多次向中国伸出援手,包括向中国提供补给舰的制造技术。
自古以来我们就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讲的就是后勤保障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补给舰承担着为舰艇提供各种保障的任务,包括生活用品、军需物资、武器弹药、舰艇能源、人员装备等。,所以被很多人形象地称为海军的护士。
所以如果补给舰不给力,会严重影响舰艇的正常工作。尤其是包括航母编队在内的舰队在执行远洋任务时,补给舰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一旦支援跟不上,整个舰队就有瘫痪在茫茫大海上的危险。
对于中国来说,随着海军的快速发展,补给舰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一旦发生战争,相对于在全球拥有众多海外军事基地的美国来说,这些基地很多都可以作为美国海军远洋舰队的停靠和补给点。而中国海军远洋航行很难依靠外国港口进行补给,因此补给舰的作用尤为重要。
补给舰进行补给作业补给船执行补给行动。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在补给舰建造领域几乎空白,导致我们的军舰经常要在家门口徘徊。但随着中国下水的军舰越来越多,70年代以后,我们开始发展自己的综合补给舰。
但是,我们在补给舰建造领域起步太晚。当时我们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关键的油水供给系统的研发上遇到了巨大的技术障碍,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取得突破。
在此期间,中国还向英国某造船厂索要了补给舰上关键的水平航行油水供给装置,即用于补给舰与船舶之间水平油水输送的设备。当时英国造船厂也同意了,出价45万英镑。结果英国政府得知后立即站出来叫停这项业务,甚至拒绝中方人员参观船厂。
两船之间这条“绳索”就是横向油水补给装置两条船之间的这根“绳子”就是水平油水供给装置。
在中国建造补给舰陷入僵局时,芬兰造船厂曾来华进行技术交流。听说中国的困难后,他们主动提出为中国提供一个油水供应系统的建设方案。
芬兰虽然人口不多,但是科技工业非常强,尤其是造船,包括补给船的建造。即使在当时的苏联,很多补给舰也是芬兰建造的。
面对芬兰的及时援助,我们自然喜出望外。于是当时的六机部,也就是负责造船的部,派出了一个八人代表团到芬兰进行技术交流,打算直接从芬兰购买关键的卧式油水供应设备。
我们非常重视芬兰中国代表团的来访。我们不仅直接租了专机迎接代表团,还提供了大量我们需要的补给设备资料,热情地回答了我们的各种问题,并邀请中国代表团登上当时苏联在芬兰建造的“西曼塔”号油水补给舰进行实地考察,观看补给试验。
当时“Smaruyama Tower”已经基本完工,所以中国代表团在船上考察收获颇丰。但也正是这次访舰,给双方的合作增添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斯丸塔”号油水补给船“西姆塔”号油水补给船
当时因为“Smaruyama塔”即将完工,苏联也派人准备验收,所以我们不仅知道了我方人员登船检查的情况,也知道了我们打算和芬兰谈判购买卧式油水供应设备。
众所周知,当时中苏关系并不好,所以苏联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愤怒,立即提出了严重抗议。它还威胁取消与芬兰的订单,以阻止芬兰向中国出售水平油水供应设备。
另一方面,美国得到消息后立即跳出来警告芬兰,要求芬兰不要向中国出售装备,否则将对芬兰进行制裁。
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下,芬兰直接向中国出售整套卧式油水供应设备并不容易。但私下里,一些建造补给舰的技术,包括如何制造卧式油水供应设备,都是以“蚂蚁搬家”的方式一点一点提供给中国的,瞒过了美苏的耳目。
用粉方当时的话来说:“通过这次的访问和提供给你的信息,你完全可以做出自己的。”
鄱阳湖号905型补给舰鄱阳湖905补给舰
而我们中国也很有竞争力,没有让芬兰的努力白费。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70年代末建成了第一艘905型油水干货补给舰。所谓油水干货补给船,是一种综合补给船,可以补给燃油、水、食物等干货。不同于过去单纯提供油水补给和食品干货的后勤补给舰。
说到这里,顺便也提一下巴铁。在中国派团去芬兰的同时,我们也派了一个团去巴基斯坦学习。
1964年,巴基斯坦接收了美国海军的一艘舰队油轮,并将其命名为“达卡”号,该油轮配备了水平干式和液体货物补给设备。我们组的目的是通过“达卡”学习海上补给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当时,在巴基斯坦的“护送”下,我们的人员进行了为期5周的学习,包括在“达卡”号上进行干货和液货供应的实际操作培训。
于是在芬兰和巴基斯坦的帮助下,我们不仅掌握了补给舰的建造技术,也具备了补给舰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这艘首艘905型补给舰为基础,中国建造补给舰的技术也突飞猛进。后来,随着中国海军的不断壮大和远洋任务的需求,中国在905型补给舰的基础上建造了多艘满载排水量23000吨、最大航速19节的903型补给舰。
到了2017年,中国山东号航母下水后不久,专门为航母编队研制的901型综合补给舰也下水成功。
91式补给舰是大型综合补给舰,满载排水量4.8万吨,绝对是庞然大物。但它虽然庞大,但最大航速可达25节,完全可以跟上航母编队的速度,可以伴随航母编队进行全球补给。
而且901型舰有多达7个补给站,可以同时为航母和其他舰艇补给燃料、弹药和生活物资。可谓是多管齐下,供给效率非常高。正常情况下,901型舰只需3个小时就能为一个航母编队补充足够一周作战和生活所需的物资装备。
91型舰下水,意味着我国海军完成了远洋部署的最后一道拼图。其整体性能领先世界,其服役使中国航母战斗群的远洋军事行动无后顾之忧。有军事专家甚至表示,理论上,有了901型舰艇的护航,中国航母编队的综合战斗力猛增了4倍。
目前我国正式服役的901型舰有两艘,其中965呼伦湖舰专用于辽宁舰,967查干湖舰专用于山东舰。还有一艘已经试飞,一艘在建,对应的是我国目前在建的3号、4号航母。
俗话说,如果不是芬兰帮了我们,我们也不可能这么顺利的造出905型补给舰,903型和901型什么时候能造成功还是个未知数。所以现在我们海军补给舰的规模能排到世界第二,芬兰也是有贡献的。
除了补给船,芬兰在破冰船的建造上也给了我国很大的帮助。
破冰船是用于打破水面冰层,开辟航道,保障或引导船舶在冰区航行的服务船。过去因为种种原因,国内对破冰船的需求很少,所以只建造了几艘小型破冰船,多用于应对内河和北方沿海地区的冰灾。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地科学考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因为它是各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和竞争,在政治、科学、经济、军事等方面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特别是,南极洲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包括铁矿石、煤、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在未来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是世界各国必争之地。
中国也注意到了极地科考的重要性,于是在1984年,中国首次组织了对南极的科考,并在1985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随后在1989年,中国建立了第二个南极科考站——中山站。
但是,当时我国条件有限,包括缺乏可靠、强大的极地破冰船,给我国极地科考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就像长城站和中山站一样,都建在南极边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国家当时条件不足,带不了太多物资,无法深入南极大陆建立科考站。
因此在1993年,中国从乌克兰购买了一艘苏联北冰洋运输补给船,并将其改造成中国第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龙雪号。在雪龙的帮助下,中国先后建立了昆仑站和泰山站两个南极科考站。
但是,龙雪号是一艘经过多次改装的集装箱运输船。已经服役多年,比较老了。凭借其破冰能力,我们的科考人员只能在夏季极地冰川大面积融化时才能到达考察位置,即使在夏季也无法深入到北冰洋中心区这样的地方。
因此,龙雪的科考和破冰船能力仍不足以满足我国极地科考的需要,我国迫切需要建造更强大的破冰船用于极地科考。
但当初龙雪被中国改造了很多次,期间遇到了很多困难,所以自己造一艘更强大的破冰船并不容易。特别是中国缺乏实船建造经验,连设计破冰船所需的“冰池”都是难题。
因此,中国将采用中外联合设计的方式建造新一代破冰船。然而,在中国的对外招标中,由于美国的压力和其他原因,很少有国家前来投标,并提出了相当苛刻的条件。
这个时候,芬兰再次向中国伸出援手,给了中国一个相当优厚的条件。于是2012年,中芬正式开始合作,项目启动。
2019年7月,中国自主建造的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龙雪2号”正式交付。
雪龙2全长122.5米,满载排水量约14000吨。它是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双向破冰能力的科考船。船头和船尾都具有强大高效的破冰能力,还兼具破冰和科考功能。
龙雪二号的建成交付,极大地拓展了我国极地科考的范围,使我们可以去极地更中心的海域,不必把科考集中在夏季,春秋两季也可以去。而且随着龙雪二号建造经验的积累,我们对建造科研破冰船在规格、设计、建造、材料、设备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有利于未来建造更强大的重型破冰船。
在龙雪2号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技术问题。但由于中芬两国的团结合作,这些技术难题不仅相继被攻克,而且变成了技术亮点。
对于芬兰的帮助,龙雪2号的总设计师吴刚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在龙雪2号的建设过程中,芬兰和中国“像朋友一样深入合作”。他称赞芬兰拥有丰富的破冰船设计和建造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最初的概念船型,并根据合同成功承担了基础设计、设计和建造中重大问题的咨询和指导,为龙雪2号的成功建造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除了补给船和破冰船,芬兰和中国过去还在许多其他方面开展了交流与合作。截至目前,中国是芬兰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芬兰在全球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而且中芬两国的经济关系已经超越了货物贸易,在服务、投资、旅游、就业等方面都有非常积极的互动与合作。
近日,芬兰驻华大使高萨里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高度评价中国国内蓬勃发展、经济繁荣、科技竞争力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中国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她还表示,芬兰愿意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为遏制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事实上,中芬建交以来之所以能够保持友好关系,不仅仅是因为芬兰像芬兰前总统哈洛宁所说的那样是中国的亲戚,还因为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这也得到作为永久中立国的芬兰的赞赏和支持,以便两国之间的关系能够继续友好下去。
最后,我们也祝愿中国和芬兰的友谊更加持久和美好。
芬兰驻华使馆公使高飒丽芬兰驻华大使馆公使高萨里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喜欢的朋友请喜欢并关注。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下期再见,祝你一切顺利。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15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