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观察、总结这样一个过程来感知体积的概念。
2.通过对具体物体的观察,感知到体积的单位,初步有了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概念。
3.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能力,拓展思维,进一步发展空概念。
学习情况分析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概念的发展,但学生不容易理解物体的体积是什么,如何测量。因此,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直观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触摸、想象等活动,积累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
重点和难点
感知体积的概念最初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尺寸的空概念。
教学过程
第一堂课
教学活动
首先,创造情境,激发好奇心
老师:同学们,你们都熟悉“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课件展示了“乌鸦喝水”的故事)。
师:看完故事,问题来了。为什么乌鸦把鹅卵石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会上升?你回答。。。。。。
老师:哦,你认为是因为石头在瓶子里占据了一定的空空间。是这样吗?先做个实验。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1:
(1)、实验一:将一块石头放入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中,水面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呢?(边读边展示实验项目)
老师:谁先猜?你来。。。。。。
老师:哦,水会上涨的。是这样吗?请大家用手中的工具共同努力验证一下。我们走吧。(除法运算)
老师:你通过实验发现了什么?你告诉我。。。
老师:在水杯里放一块石头,水面真的上升了。这是为什么呢?你说。。。。。。
老师:是因为石头在水杯里占了一定的空空间,用空空间这个词很好(板书:空空间)。让我们做另一个实验。
(2)实验二: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水杯。一个杯子里装着细沙,另一个杯子里装着大石头。第一个杯子里的细沙倒进第二个杯子会怎么样?为什么?
(边读边展示实验项目)
老师:谁先猜?你来。。。。。。
老师:哦,第一个杯子里会剩下一些沙子。是这样吗?请继续核实。我们走吧。(除法运算)
老师:你通过实验发现了什么?你告诉我。。。
老师:我发现还剩下一些沙子。这是为什么呢?你说。。。。。。
老师:也是因为石头在杯子里占了一定空的空间。那么你能分辨出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也占据了某个空空间吗?
老师:对,我们的课桌占空,黑板占空,数学课本,铅笔盒等。都占某空房间。似乎生活中所有的物体都占据了某个空的空间(板书:物体占据)。
老师:让我们猜一猜。
(3)猜:将大石头和小石头分别放入两个同样大小的装满水的杯子中。哪个杯子溢出的水多?为什么?
老师:是1号还是2号?你告诉我。。。。。。
老师:哦,你觉得是2号,为什么?
老师:是的,因为放在2号杯子里的石头更大。石头越小,占用的空空间越小。石头越大,占用的空空间越大。可见物体所占空空间有大有小。
老师:我们把一个物体所占据的空之间的大小叫做该物体的体积。(老师在黑板上写完)
老师:谁来说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多少?
老师:没错。空所占据的物体的大小称为物体的体积。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体积和体积的单位(老师板书)。
(4)老师:看屏幕。下列三个物体中哪一个的体积最大?谁的体积最小?你告诉我。。。。。。
老师:对,电脑主机最大,火柴盒最小。没错,电脑主机占的空间比较大空,所以体积比较大;火柴盒所占的空越小,其体积越小。
(5)老师:你能从你的生活中找出两个物体,一个比它们的体积大,一个比它们的体积小吗?
活动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识。
老师:下面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是谁?你说。。。大长方体;你呢?。。。立方体很大;你认为呢?。。。一样大。
老师:学生看法不一。看来在我们的实际生产生活中,有时候仅凭眼睛的观察和感觉是无法准确判断谁大谁小的,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测量物体的体积。
老师:我们读书的同学怎么看?(自己看)
老师:书上的同学用什么方法测量平面图形的面积?你告诉我。。。是的,它们都被等分成几个小方块来测量,那么像长方体、正方体这样的三维图形是否也可以被等分成几个小立方体来测量呢?让我们看一看。
老师:你看到了什么?跟我说说。。。哦,你看这个长方体有两层,每层12个。立方体呢?你能把你手里的小立方体放进这样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吗?四人一组看了一眼。开始了。
老师:谁来报告你们展示的结果?是的,有24个长方体。立方体呢?使用了27个。哪一个更大?
老师:刚才,我们受到启发,以小方块为测量面积的标准。小立方体是衡量体积的最佳标准。只要数一数每个立方体有多少个这样的小立方体,我们就可以比较它们的体积。
活动3: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老师:同学们都知道测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所以测量体积也需要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1)请阅读第23页最下面一段:测量体积应使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m3。
老师:看完你知道什么?你说。。。
老师:你知道测量体积需要体积单位。你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板书);你也知道它们的字母表示法,可以分别写成cm3,dm3,m3。
老师:那么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分别有多大?请读课本第24页,从第一行开始读第三个同学说的话。先大声读出来,然后告诉你的同桌。
(2)老师:通过阅读,谁知道立方体有多大,体积是1立方厘米?
老师:对,长度为1cm的立方体,体积为1cm,就像这个一样(老师手里拿着一个1cm的立方体)。它是一个长1cm,体积1cm的立方体。
老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约为1立方厘米?
(3)老师:谁能告诉我一个立方体有多大,体积是1立方分米?
老师:对,棱镜长度为1分米的立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就像这个(老师拿着一个棱镜长度为1分米的立方体)。它是一个棱柱长度为1分米、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
老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约为1立方分米?
(4)老师:想一想:边长为1,体积为1立方米的立方体是什么?
老师:是的,边长1米的立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课件展示)用三根1米长的木条做一个直角的架子放在角落里,看看1立方米的空房间有多大?
老师:这是一个1立方米的立方体框架,由三根1米长的木条围在角落里。估计五年级的学生能蹲几个?请上来试一试。看来我们的估计很接近了。
老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在1立方米左右?(冰柜)
(5)老师:我们已经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大小,那么哪种体积单位更适合用来测量物体的体积呢?
练习: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
老师:请读第24页上的“考虑一下”。
用一个1cm长的小立方体组成下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1)、老师:谁来讲。。。对,6立方厘米;八立方厘米。你怎么想呢?
总结:似乎测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取决于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2)、(2)以下图形均为边长1cm的小立方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
老师:同学们说的不错,我们继续看下面的练习。
第三,独立练习,巩固新知识。
1.告诉我谁大(略)?
2.小明和小红每人一瓶等量的饮料。小明倒了3杯,小红倒了2杯。你认为可能吗?为什么?
四。整个课程的总结:
老师:你今天有什么?告诉你的同学你的收获。谁来告诉你?
老师:大家说的都很好。知识、方法、能力都有收获。大家的收获也是我的收获。
*张老师让数学更容易学*
*如果对你有用,就跟着做*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11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