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中国走过了辉煌的70年。伴随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在回顾历史足迹和奋斗历程时,感慨万千。我们目睹、经历和参与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的民族复兴大业,更加深感此生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这辈子我是幸运的,因为不是每一代人都能经历百年不遇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享受几十年安宁空的空气和阳光,像今天的中国人一样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对我们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而这些,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中国人,满脑子都是。
正如一些观察家所比较的那样:去年,美国汽车销量超过1000万辆,中国超过2000万辆;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在欧洲也能排在前列,住房拥有率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去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接近1.5亿,相当于德法两国人口总和;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国和消费国…虽然这些数字只是冰山一角,但它们可以让我们一窥中国不断变化的面貌。我们也承认,还有几亿生活在农村和小城镇的普通人,他们的收入并不高,中国还有很多人没坐过飞机和高铁。发展不平衡仍是当前中国的突出问题,但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功、发展潜力巨大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我们的人均GDP不高,还属于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没有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经济总量的增长,人均GDP怎么可能增长?世界上有很多人均收入很高的国家,但有些国家因为经济总量小,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很小。有的富国除了出口资源什么都没有;有些国家经济还算繁荣,但没有真正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只能算是超级大国的附庸。基于这一事实,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幸运的,不仅因为辉煌的成就,更因为中国人民有志气,有骨气。一百多年来,“强国梦”萦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在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种梦想仅限于“戒鸦片”、“一块不打仗的地”、“不苛捐杂税”、“城里不租地”等基本生存要求。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受尽屈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新中国,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不再是八国联军轻而易举攻占北京时的孱弱模样,而是以一国之力敢于对抗十六国联军,赢得保家卫国胜利的崭新姿态。多年来,我们面临着西方世界的政治渗透、经济制裁、技术封锁和文化压制,但我们怀着不屈不挠的雄心,白手起家,艰苦奋斗,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把卫星和宇宙飞船送上了天空,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新中国第一”。禁运、封锁、镇压甚至武力威胁并没有压倒和压垮中国人民,而是激发了独立和自力更生的非凡勇气。作为这样一个伟大国家的一员,我们应该感到自豪。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从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50多名党员,到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长征,成为领导世界近14亿人民迈向现代化的执政党。也许我们应该考虑一下。人类历史上有哪个政治组织能够团结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组织9000多万党员齐头并进?不,从来没有!党的斗争历程把中国重组为一个崭新的国家;党的执政经验不仅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财富,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增添了经验和借鉴。党的执政能力用令人信服的事实证明了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如何在一个超级大国实现完整、有效、科学的执政。我们应该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而感到荣幸。
幸运的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生机和前景,就像壮丽的日出一样。一百年前,伴随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从西式所用的文化改良到洋务运动,人们困惑于当时的中国“无能为力”,找不到一条民族自强之路。中国的成立为民族复兴铺平了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人们开始意识到,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样本,更不能盲目跟着西方国家“忽悠”。而是要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必须以中国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坚持现代化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我们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自我为中心,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和经验;我们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使生产力得到充分解放和发展;必须坚持民生为本,共建共享,走共同富裕之路;同时,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它应该是全球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提供了成功的模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者和建设者,我们应该充满自信。
我很幸运来自中国。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斗争,作为一部史诗般的历史,彪炳史册。那些奋斗、牺牲、奉献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视野。我们的父母经历了无数内忧外患。相比较而言,生活在一个政治相通、和平相处、国富民安的时代,是极其幸运和幸福的。中国的坚忍不拔、共产党的勇往直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发有为,仍然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米博华)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1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