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中国军事号
在世界军事礼仪中,军礼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军礼,即敬礼,是军队中使用的一种严肃的礼仪,也是最基本的礼仪。敬礼通常分为举手、立正、举枪、举刀。
随着举手仪式在各国军队中的广泛应用,它也成为了军礼的代名词。全世界的军礼意义都是一样的,就是致以崇高的敬意!
1945年6月24日,朱可夫元帅向反法西斯德国胜利阅兵中的受阅部队行军礼。
2005年5月8日,在英国纪念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仪式上,英国王储查尔斯身着皇家海军服装,向在二战中牺牲的英国士兵行军礼。
现在世界各国关于军礼(举手礼)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两个传说。
一个传说:军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当时军礼的雏形已经在古罗马庞大的骑兵团中。每当帝国的骑士们在马背上相遇,他们都会互相举起头盔。据说这一方面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对方面子,以免被对方误伤。到了11世纪,欧洲国家的大部分骑士都已经卸下了面甲,举面甲的传统逐渐演变为脱下头盔或帽子以示尊敬。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克伦威尔领导的新军正式改变了用手脱帽向帽檐敬礼的传统:右手手掌紧贴帽檐,掌心向外,以示对方手中没有武器,同时双腿并拢立正,以示士兵的豪迈。这种军礼形式最早是从英国陆军开始的,后来流传到海军。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军队也进行了这种新的军礼。很快,这种军礼就传到了美国,然后逐渐传到了全世界。目前,虽然世界各国军队的军礼有细微的差别,主要是手掌朝外或朝下,但抬手摸帽子帽檐的表情基本一致。
另一个传说:16世纪后期,英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获胜士兵举行了胜利庆典,并亲自为有功士兵颁奖。当时为了维护女王的尊严,特别规定士兵要用手遮住眼睛,不能正面看女王。这个动作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军礼。
不管这些传说是否可靠,军礼至今已被世界各国军队所接受和使用。当然,不同国家的军礼具体方式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波兰军队敬礼是把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一起,其他三个手指握拳。
中国的军礼始于清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一些西方礼仪传入中国。按照西军的武器装备、编制和作战方法建立起来的北洋新军,也采用了西军的举手仪式,代替了不合适的千锤百炼仪式和跪拜仪式。1905年2月(光绪三十一年正月),练兵所奏《军队宿营礼仪》,规定新军中的礼仪包括立正、立正、举手、握手、举刀、举枪等仪式。其中,举手的手势如下:
“全体官兵举手敬礼。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帽子右侧,掌心向前,肘向上,肩向上,注意行礼者。”
这是中国军队最早的举手仪式标准,可以看出和现在的举手仪式基本相同。
同时,《军营礼仪》规定,新军官兵除朝觐外,穿新军装时不再鞠躬。军礼改革改变了封建繁文缛节,使军营焕然一新,成为中国军队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练兵处设军营礼仪,设武直新军官制”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北洋)政府部队沿袭清末新军礼仪,举手敬礼成为最常见、最普通的军礼。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黄埔学生军和后来的北伐军(国民革命军)举行举手仪式,被写进条令,以制度规范。比如1928年7月20日出版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礼仪》规定,陆军礼仪的项目有:立正、立正、举手、举枪、提刀。在外面,除非有其他规定,可以举手注意:举起右手手指伸直,中指和食指放在帽子的帽檐右侧,手掌略向外,手肘与肩同高,注意受话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起义部队是原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中共的部队。所以建军之初仍沿用黄埔军校和北伐军的军礼。
1933年8月1日,红军总部在江西瑞金叶坪红军广场召开大会,举行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八一建军节庆祝活动。受阅官兵个个英姿飒爽。士兵们列队行进,到了主席台上,指挥官喊道:“向右看!”口令一出,队伍立刻变成正步走。士兵们一起举行持枪仪式,仰望主席台。前方指挥官向指挥台举手示意。1936年8月颁布的《中国工农红军暂行条例》是我军内务建设的第一部法规,即有关于军事礼仪的规定,并借鉴了国民革命军的礼仪。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检阅部队时行了一个军礼。
从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都可以举手。整个战争中,我军举手的姿势基本一致。但由于战争条件的限制,主要是各个战略区域的部队独立作战,所以没有严格统一的敬军礼标准。
1944年,一位八路军干部向摄影师的镜头敬礼。他带着驳壳枪,敬礼标准,铿锵有力,威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军开始了正规化建设,各项制度相继建立和完善。军礼的场合和动作也有统一的规定。1951年9月,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军事训练部编纂的《军事用语汇编》初稿中有“军事礼仪”一节,规定“敬礼即敬礼”。它意味着士兵或军队之间的团结、友谊和相互尊重。所有的士兵见面时都应该互相敬礼。下属和下级应先向首长或上级敬礼”。
礼炮场合分为室内礼炮、室外礼炮、停止礼炮、行军礼炮和军礼;
敬礼的方式分为立正、举手、举枪敬礼等。
“举手仪式——右手抄近路到右前方,自然抬起,五指并拢,微屈。中指和食指贴在帽子帽檐的右四分之一处,掌心向下,略向外伸。大臂略与肩平,注意受礼者,以立正姿势用上半身敬礼”。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不同版本的“内务条令”和“队列条令”中也包含了军礼的内容。
我军现行《家规》规定,军礼可分为举手礼、凝视礼、举枪礼。穿军装的时候,一般会举手。携带武器装备或因受伤或残疾不方便举手时要注意。礼炮只在执行阅兵和礼仪性职务时使用。
队列规定规定了举手仪式的要领:上身要直立,右手走捷径快速抬起,五指合拢自然伸直,中指略接于帽檐右角前方约2cm处(戴卷檐帽、无檐帽或军帽时略接于太阳穴,约与眉同高), 手掌要向下,略向外伸(20度左右),手腕不要弯曲,右大臂略平,略与肩同角。
199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女军官接受检阅时行军礼。
条例规定,举手仪式要用右手,但有些士兵因为右手残疾等特殊原因,可以用左手敬礼。
“独臂”战斗英雄丁晓兵用左手行同样的军礼。
军礼看似简单,却意义重大。军礼的标准不标准,既表明了对受礼者的态度,也反映了受礼者的军事修养和精神面貌。从电影《芳华》的开头就可以看出,一个军礼往往能看出你是不是当过兵。因此,各国军队都把军礼作为士兵最基本的日常和队列动作之一。标准的军礼,良好的军姿,也是军人基本素质的体现。
电影《红海》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军礼。过去我军规定军礼(举手敬礼)必须戴军帽。新世纪以来,根据不同场合礼仪的需要,军礼中可以不戴军帽。
标准的军礼,良好的军姿,是军人基本素质的体现。
(作者:徐平,军事史专家)
(中国军网微信中国军事号出品)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9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