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入行,在来与去之间找到自己的心。
现在回想16年前我为什么会成为网络文学编辑,难免会美化一下我的记忆,但真正的原因其实挺“危险”的。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手机,每个人都可以上网。但如果时光倒流到16年前,但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一个“贸然”进入被认为是“朝阳”的互联网行业的人,还是会觉得前途未卜。
2005年我从武汉大学法学院毕业后,进入被盛大公司收购的起点,成为一名网络文学编辑,因为之前我在这个网站做过一年多的兼职编辑,算是“工作经验”。然而,兼职不同于将其作为终身职业。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其实我心里一直很忐忑。当时我并不认为网络文学乃至互联网行业会有很大的前途,但要说当时就能预测到今天网络文学的发展规模,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那我为什么会进入这一行,成为一名网络编辑呢?原因有几个:第一,我真的很爱网络文学。我一直喜欢看小说,和作者打交道,给书和论文做评论,所以即使收入不高,以前也是兼职。二是感受到了网络文学的生命力。互联网就像一个大社会,嘈杂却热闹。读者、作者、编辑满脑子都是,时不时的聊“钱”,但更多的是“为朋友呐喊”,这充分缓解了我长期的“孤独”,我确定我想和这些人在一起。第三,我以前很任性,但是父母一直很包容。当时在他们心里,觉得我以后应该从事法律相关的工作。但是,当我带着忐忑的心情和他们聊起秘密采访网络编辑时,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所以今天,我认为父母的支持远比我在工作上的成就重要。
我尽力去做选择,但一旦做了决定,坚定了方向,网络文学就成了我一生的梦想。从此我从一个“追风”少年到了中年。
趋势,在“生死”之间判断
2006年3月,我离开起点加入中文在线,参与创建17K小说网,担任签约组主编。这是我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中文在线2000年创立于清华大学,曾是中国数字出版行业的开拓者之一,也是全球中文数字最大的出版机构之一。2015年1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旗下拥有17K小说网、四月天少女网、汤圆创作APP等网络文学平台。
当年之所以加入中文在线,创建新文学网站,最主要的原因是想获得更大的自主权,让自己关于网络文学内容发展的很多想法得以实现。2006年5月5日,17K小说网发布内测版。我代表编辑部在“龙的天空空”论坛上发表了开篇帖子,说“我们只做精品”,我们想让网络文学走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作为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17K小说网与起点的“战争”在当时愈演愈烈。为了获得更多的优质版权,17K的编辑部推出了大规模的数字版权“买断”模式,建立了网络文学编辑训练营,培养网络编辑,可以更好的为作者服务。然而,网站糟糕的阅读体验和处处受阻的商业发展,让这个新文学网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我们尝试过VIP收费、广告销售、纸质图书出版、游戏联运、道具奖励等变现模式,但都难以为继。稿酬等高昂的运营成本也让网站入不敷出。不得已,17K小说网在2008年底开始降低成本。原本近百人的团队,最后只剩下不到20人,稿费支付不到网站高峰期的20%。作者四散,网站陷入低谷,第一次创业失败。
此后,作为17K小说网的母公司,中文在线对其互联网业务进行了重组。2009年3月,我被任命为主编,开始和新组建的运营团队一起为网站寻找出路。刚参与运营的时候,眼前一片漆黑,感觉脑子里充满了和自己的战斗,剪辑和运营两种不同的思想在互相战斗。
我第一次创业的时候,作为签约组的主编,策划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图书,推出了《饮者》、《阿普》、《小七派》等一批知名的网络作家,但这并没有挽救网站的逐渐没落。编辑个人的成功并不能带来网站的整体成功。复兴17K小说网,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管理”的问题。于是,我们开始将原本独家签约的版权对外发行。依靠前期亏损期积累的大量作品和严格的成本控制,终于在2009年底让网站止损。虽然只剩一口气,但网站终究挺过来了。
生存问题解决后,发展问题依然严重。环顾四周,似乎只有在建的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才有大规模实现网络文学的可能。
为了抓住机遇,17K网站内容转型迫在眉睫。从2010年开始,我们实施多年的“精品图书战略”被弱化,移动互联网用户偏好研究成为编辑部的主要工作。这是一场与未来的博弈,“赌”的是网络文学的流行趋势会改变。基于这个大的判断,我们采取了一些有效的策略,比如成立了17K的少女网(后与中文在线收购的四月天小说网合并成为现在的四月天少女网)。
说到这个网站的建立,跟我自己的经历有关系。17K小说网的言情频道开通后,我是该频道的第一任文学编辑,所以对女性作家和读者有了基本的了解。我觉得在移动互联网上,女性群体会占据很大比例,所以我们在言情频道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17K的少女网。果然,这个策略的成功后来在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基地得到了验证。
2010年5月3日,手机阅读基地正式商业化,彻底改变了中国网络文学行业的命运。由此,一大批网站重获“新生”,包括已经准备好的17K小说网。除了在男性化的玄幻和都市小说上继续努力,我和17K少女网的编辑们还“偷偷”准备了一批言情小说,在当年春节前用空的时间表上传到了移动阅读基地。春节过后,其中两部小说已经出类拔萃。在不断的推广和支持下,小魔公主一跃进入总榜前十,这也是总榜“Top10”中的第一部“少女作品”。不知道是不是和这个有关。之后手机阅读基地也开始分类运营,“女生作品”开始有单独的总榜。
销售渠道的全方位开放让17K小说网彻底活了起来。我们喊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在中文在线的全力支持下,网站发展突飞猛进。到了2013年,网站的流量、收入、作者规模、影响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稳居行业前两位,我终于可以“功成身退”了。毕竟管理不是我的强项,为之努力也是相当困难的。
求,问新旧之间的未来。
2013年,我对网络文学的内容发展趋势进行了重新思考,认为网络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向“轻”和“重”两个方向发展,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两边都“动手”,必须做出选择。
所谓“轻”,就是机动性。继互联网和移动WAP站之后,基于智能手机技术的移动互联网是主流。产业创新首先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渠道变革,渠道变革会带来内容变革。这一点我们在做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的业务时就已经体会到了。
所谓“重”,就是“IP”。文学经过十几年的大发展,出版纸质书,海外授权,改编电影、游戏、动漫、有声书,证明了行业自身的实力,以单一作品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可行的。当时美国漫威漫画公司开始以自己的漫威宇宙进军全球电影市场,IP开发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
2014年5月,我从17K小说网的岗位上退下来,以主编的身份参与了唐源创作APP的创作,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将其打造成为当时最大的移动写作社区。去年年底调入中国在线集团版权中心,整合集团旗下各平台网站优质版权资源,开始做IP销售开发,设计IP评估方法,成立IP策划团队,与万达、屈臣氏等知名公司合作,推动《橘色时代》、《烽烟未完》等影视项目进一步发展。
2020年5月,根据中文在线集团的战略发展需要和我个人的意愿,我的工作重心开始向网络文学大学的教学工作转移。
网络文学大学成立于2013年10月,是在中国作家协会指导下,由中文在线发起,业内多家文学网站共同创办的公益性大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是名誉会长,现在我是专职副会长。
盘点一下我在网络文学教育方面的工作经历。2018年,我在中央财经大学教了一整个学期的网络编辑课程,也在北京印刷学院等高校做兼职老师。与学术界的复合经历,为我以后在教学方面的探索打下了基础。探索的初衷还是为了寻找出路,降低风险,保证网络文学。文学行业的未来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很可能给行业带来伤害和损失。早些年创业者慢,但今天的“一波又一波”可能并不容易。大部分人找到更清晰的出路应该是几代人的共识。
对于几千万的网络文学作家来说,市场竞争是激烈的,残酷的,非线性的。即使你循序渐进地学习技巧,也不一定能达到很高的创作水平。相对于百分制,一个作家的技巧达到六八十分是相对容易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后天的写作练习来达到。但是,80分以上是需要“天赋”的。很多很努力的作者,在写作十几年后,一直在“沉入下一个位置”。这是不是也是一种“绝望”?如何摆脱这种“绝望”,是我们“前浪”的责任。
网络文学发展很快,但是相应经验的积累和传承还是不足。我想,在未来的很多年里,会有更多的人和我一样,选择走这条“教书育人”的道路。
平衡,任平生内外之间
就网络文学而言,追求商业化发展将推动行业的未来。但如果不加以约束,也会带来急功近利等各种问题,需要网络文学从业者平衡把握,不偏不倚。
回顾我16年的网络文学生涯,无论是剪辑、运营、销售、策划还是培训,除了技术开发,我几乎经历过这个行业的各种工作。但是,无论我做什么,保护作者的长远利益是我们的核心目标和初衷。
在带领17K小说网进行二次创业的时候,无论母公司中文在线的KPI考核(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是什么,我都努力先“撑”住自己。每年我对作者的承诺都是一样的:稿费涨100%。这个承诺在2009年到2013年顺利完成。一是网站之前的稿费基数低;二是有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基础可以依托;第三,我们看到了作者的穷困潦倒,我们都一致认为,如果不解决作者的吃饭问题,过多地谈创作就是“谋财害命”。所以这些年来,虽然我个人不喜欢谈利,但我也常常犹豫不决,在各方夹缝中辗转反侧,为了作者而尽力为他们争取利益。接任17K小说网主编后,我曾提出网站需要为作者提供两个保障:一是商业化,这是解决吃饭问题,解决了作者的吃饭问题也就解决了网站的生存问题;二是主流化,就是解决作者面子问题。我们不仅要让作者赚钱,还要让他们赚得光明正大,受人尊重。只有让作者有“底蕴”有“面子”,网络文学才能真正有大前途。当然商业化和主流化要平衡,不能偏废一方,否则网络文学的未来会遭遇新的危机。
这几年我跟作协的相关领导提过一个情况,就是早些时候,因为社会上很多人对网络作家有偏见,网络作家也很情绪化,不愿意申请作协会员。他们有的担心申请不通过“丢人”,有的担心申请通过后被拒绝。这几年通过“网络文学十年盘点”等活动,接触到很多相关人士和评论家,他们都很看好网络文学作家。现在全国各地都成立了很多网络作家协会,每年都吸引了很多优秀的网络作家。十几年前的艰辛之路,现在已经变成了坦途,各级作协都成了网络作家的娘家,有的还成了NPC代表、CPPCC委员。网络文学的主流已经成为现实,网络作家也创作出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小说,为全民阅读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解决了商业化和主流化的问题,我想网络文学的未来一定会发展的更好。从调查数据和媒体、行业反馈来看确实如此。当然,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经历起起落落。相信在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市场参与者等各种力量的支持下,网络文学行业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内容:《文学新闻》2020年6月19日第8版
微信编辑:小美
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文艺报》,发布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国家文化产业信息平台:yaoyanan@rmrbgg.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8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