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目前全球石油产量约为1亿桶/日,有效需求约为8000万桶。这2000万桶的石油产量属于没有向市场放开的石油,包括伊朗、委内瑞拉、南苏丹等国。今年,一些俄罗斯原油没有完全进入市场。还有一些替代石油需求的能源,包括天然气、煤炭和太阳能。据估计,由于燃料效率的提高和替代能源的进步,原油的日消耗量减少了约150万桶。看起来数据不多,但还有一个数据也能说明中国新能源领域的变化。目前我国煤炭装机已经在50%以下,大概是46%左右。你知道以前煤炭的装机容量在70%以上,中国煤炭消费量的下降其实说明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有很大的投入和进步。
由于我国光伏、风能等新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大部分替代了煤炭的消耗,这在原油上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其他能源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而且这些新能源的利用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也在逐渐降低。特别是美国通过页岩气和页岩油的开发利用,从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成为主要的能源出口国。好在近二十年来,中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持续扩大,全球原油不会陷入全球过剩的状态。
但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回归新常态,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大幅减少。特别是今年的进口油量相比去年缩水了几千万吨。当然有新能源利用规模扩大的因素,也有经济下行的原因。但足以说明目前的石油需求实际上是在下降的,规模可能不足以影响石油供应,但从供需角度来看也不足以支撑油价的大幅上涨。
今年以来,原油价格从去年的60美元左右上涨到100美元左右。原因是什么?
从供求关系来看,可能会有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导致俄罗斯石油供应缺口的预期,导致欧洲资金抢购石油。但实际上,大量俄罗斯原油仍通过印度等国出口到世界市场。由于俄罗斯没有公布出口数据,因此不知道有多少石油流入全球市场,但数量应该相当大。
更何况今年的油价上涨发生在美元利率上升的时候。要知道,美元加息会抑制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国家的需求,会降低这些国家的购买力。在这种情况下,油价的大幅上涨还是发生了,这不能说是一件很意外的事情,也不符合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和常识。真的是供应缺口导致的价格上涨吗?
但问题是,美国在大量出口能源,中国的进口也大幅萎缩。谁的经济好到消耗大量石油?
欧洲?但问题是目前欧洲经济极度低迷,大量工厂因为欧俄制裁而停工。怎么会有很大的需求?
但问题来了。欧洲市场是目前世界上能源价格最高的市场。中国和美国都以自己的方式向欧洲出售能源,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今年以来,欧元对美元大幅贬值,据称这些国家的通胀水平已经达到10%以上。这其中有多少是由于能源价格是未知的。
所以,基本上我们可以确定推动油价上涨的真正因素来自哪里,因为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导致俄罗斯的能源停止向欧洲出口,欧洲需要从其他地方购买能源,这将打乱原有的能源供应秩序。特别是很多能源出口国和能源进口国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切断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后,欧洲需要新的供应来源,从而抢夺其他国家的石油份额,导致价格上涨,供应混乱。
欧洲各国在抢购能源的过程中需要美元,导致美元上涨,欧元贬值。与此同时,全球能源价格也在上涨。与此同时,市场上的美元在上涨,能源价格也在飙升。石油作为能源的代表,自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估计不会再回落了。由于欧美通胀严重,这些货币的价值正在被大规模重塑。
欧美都希望能源出口国能够增产,填补俄罗斯在欧洲的出口份额。但似乎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美国,很少有其他能源出口国敢抢占俄罗斯的市场份额。这就造成了一个两难的局面。只有美国敢大规模向欧洲出口能源,其他能源出口国都不愿意扩大对欧洲的生产和供应。而美国本身通胀严重,没有余力帮助欧洲满足能源需求。这使得世界能源过剩,但在欧洲,这些国家却处于能源供应不足的状态。而且石油输出国组织还在计划减产200万桶/日,这其实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对世界供需形势的预测,它认为全球供应充足,而不是短缺。
当然,石油涨到100美元也是美元放开后自身价值的正常回归。说到底,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不是在做慈善,任由美国随意印钞耗羊毛。所以当美国和欧洲的通胀问题解决后,未来的油价大概会在100美元左右波动,不会回到最近十年的价格区间。
总的来说,未来大宗商品还是易涨难跌。即使美元利率上升,也不会改变这个趋势。所以,真的没必要对未来悲观。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5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