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50字概括主要内容_红楼梦每回概括50字左右

红楼梦50字概括主要内容_红楼梦每回概括50字左右《红楼梦》版本的流传非常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体系:早期的抄本(即肥抄本)和印本。印本的代表是程家本、程一本的《红楼梦》,由程维元、高鹗校勘,用木活字印刷。其中程颐的《红楼梦》经过精心修改,人物形象…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程一本《红楼梦》世所罕见,保存完好的就更少了。程一本的一些收藏或私人收藏,其实是混有程家本或其他抄本、印本的。经学者考证,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程颐《红楼梦》是程颐著作中保存完好的原版,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我们这次影印出版,保留了它的原貌和原始彩印,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原版资料,也为热爱《红楼梦》的读者提供了一份精美的原版影印。

这个特定的程一本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让我们跟随中央民族大学曹立波教授的前言。

在北师大图书馆影印红楼梦(程一本)序。

文|曹立波

1.程活字本在《红楼梦》史上的价值

世界上总有爱,

湖南鸦痕空染枝。

鹦鹉不知道如何感受,

喃喃自语着埋花的诗句。

这首诗最早出现在乾隆五十六年的《红楼梦》(1791年)——程维元、高鹗分别整理出版并作序的木活字印本,以及次年出版的《壬子》(1792年),顺序相同。书名是《红楼梦在绣像》,里面有24幅绣像的画。《吟咏潇湘馆》是一首歌颂林黛玉第十五图绣像的诗,取材于第三十五回鹦鹉吟咏的情节。如果顺着这首诗的指路牌,一路上不难发现,有很多木刻书也有同样的赞美,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纵观清代《红楼梦》的传播史,以活字、木刻、石版画、铅印为载体,印刷技术不断更新,读者对《红楼梦》的需求不断增加。从白文到加评本,版本内容逐渐丰富,读者对《红楼梦》的理解不断加深。许多印刷本以120本的形式出版。这些版本的来源应该是甘龙五十六年(1791)首次出版的《程家本》和次年再版的《程一本》。

程家本和程一本的理论,在1927年再版的胡适《红楼梦(1792)》序(红楼梦,上海亚东图书馆1927年版,第2-3页)中,知道得比较早:

程维元的活字书有两种。第一本,我曾称之为《程家本》,印刷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次年发行。第二部,我曾称之为《程一本》,乾隆五十七年修订。

程家本,我的朋友马友渔教授有一本。这本书最早诞生,一出就大受欢迎,所以成为后来所有版本的始祖。各种南方版画,如道光仁臣王篆刻版,都是以此程家本为蓝本。

然而,这本书出版后,高鹗感到不满意,所以很快又出了一个修订版。程一本《自序》说:“…因为大众的急切,第一次印刷没有仔细校对好,出现了一些错误。今天,我们收集了所有的原始材料,仔细审查,并正确修订。只有知道的人才会原谅他们。”

马友友先生的《程家本》是“初版”。程一本的印本,就是“集所有原著,详加修改,修改无误”的那种。可以说是高鹗和程维远的最终版本。

这个修订版有很多修改,比程家本的好。但此书出版后,程家本已刻;初版中的一些矛盾和错误在现在的版本中仍然存在,尽管在各种注释中已经指出,但没有人敢纠正它们。

胡适在点名程家本、程一本时,指出程家本“有些错误”,程一本的“许多修改比程家本的好”。这些判断从宏观角度来看是合理的。

从微观上看,值得关注的是,人们在翻程家本的时候,是否完全忽略了程一本?胡适在文中还提到“马友友先生藏的程家本是‘初版’版本”。据笔者调查,北大图书馆有一本马友友先生赠胡适的程家本。手书《东亭原,红楼梦绣像本,故乡梓》扉页显示,此程家本有多处修改字,与木刻版东亭相同,修改版中也不乏与程一本相同的字。东莞书局在刻程家本的过程中,也参考了程一本,也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更重要的证据(曹立波《东莞馆本与程刻本关系考辨》,《文学遗产》2003年第4期)。在研究木刻版《红楼梦》时,也要考虑程一本的影响因素。

二、程一本校订的文学意义

程一本对程家本的修改,可以从文学、文学、文学三个角度进行考察。

(1)文学观点:或换词,使并列句相互呼应;或者调整木活字得到词序;或者综合考虑全文,前看后看,做一些选择,避免重复;或者考虑小说情节中的矛盾,增加新词,明确文意。

比如程一本在第二十七本《葬花》中,把程家本的“偷偷洒的眼泪”改成了“偷眼泪”,从公平、公正、公正、公平、公正、公平、公正、公正的角度。查其他手稿,甲戌的书是“只倚花锄落泪”,藏文的书是“只掷香锄落泪”。陈赓、孟父、徐琪、徐庶、陈佳等。都和程家本的“独锄花泪”一样。所有的手稿都是“偷偷流下的眼泪”。这里杨藏手稿的底文是“偷偷流下的眼泪”,正文改为“偷眼泪”,与程一本的相同。综上所述,程一本这里的改动,要么是指杨藏本,要么是原创。再比如第三十七回探春给宝玉的信。程家本的那句“忽然想到古人向来以攻利敌而闻名”,程一本版的“以攻利敌而闻名”是“以胜而闻名”,还有季茂、陈赓、孟复、徐琪、徐庶、列藏、陈佳等。阳藏文版写成“以名攻敌”,改为“以名攻敌”,同一个版本也是这样写的。程一本将“敌”字改为“擒”,名与利,攻与擒,词性对应更紧密。

第九十四回,贾母解释海棠十一月开花的原因,程家的《天气暖应小阳春开花》,程颐的《小阳春天气暖应开花》。程家本的“花开也是天气”和他的句子不合理,显然是活字排版放置不当造成的。程一本的书里,把“天气暖和”这个词移到“花儿开了”前面,就变成了:“响应春天的天气,花儿开了,因为天气暖和。”这样一调整,句子就顺了。

第八次写宝玉眼中薛宝钗的一段话,程一本变化很大。程家本,第2b页第9行至第3a页第3行:

宝玉掀帘进去,只见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头上套着油光发亮的黑袄,一件蜜色棉袄,一件玫瑰紫金银鼠肩章,一条葱黄丝棉裙,半新不旧。它看起来很豪华。唇不红,眉不画绿,脸如银盆,眼如水杏。话不多,人说傻,随时表现,对其保持小聪明。

第2b页第9行至第3a页第3行:

宝玉掀帘进去,只见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头上一件黑油油的袄子,一件蜜色的棉袄,一条玫瑰红金银线的披肩,一条葱黄色的丝棉裙。颜色半新不旧,但她觉得优雅而苍白。话不多,人说傻,随时表现,对其保持小聪明。

因为程家本这里与第二十八回描写宝钗的脸和眉眼的两段是重复的,所以程一本删去了程家本中的四句话:“唇红而不指,眉绿而不画,脸如银盆,眼如水杏”。第二十八章,程家本中四句略加改动。程家本是“面如银盆,目如杏,唇红不点,眉绿不画”。程一本前两句与程家本相同,后两句改为“唇含丹而不指,眉青而不画”。相对于“红”和“绿”,“红”和“绿”都是绿色,虽然加了“包容”和“横”。前两句是四句,后两句是六句。相比程家本,用词和句式更为优雅。这是综合考虑全文,有所取舍,避免重复,力求文字简洁。

(二)文学角度:“集原”的痕迹。

正如程维远和高鹗在《红楼梦导言》(程一本)中所说,“它被藏书家复制和流传了几十年或三十年。今天40次之后,就完事了。朋友抄起来很困难,打印也要花时间,所以要打印活字。因为大众的好胜心,第一次印刷没有仔细校对好,出现了一些错误。今天,我们收集了所有的原始材料,仔细审查,并正确修订。只有知道的人才会原谅他们。”云:“书中前八十稿,各有不同。今天,我们收集了广泛的核调查,准确地考虑了情况,补充和纠正了错误。其间可能有败数之增,意在易读而不敢胜前人。”程一本对程家本的修改,除了文学艺术因素外,更是一部“集一切原始资料,详加审读,修正无误”的作品。

比如第五妙玉判词,程家本第7b页第10行写着“金玉质差,终坠泥淖”。这里“落”字选错了字体,木活字的顺序也错了。程一本,第7b页,第10行,将“落”字改为“淖”,并用“落”字调整顺序,使之“止于淖泥”,与徐佳、陈赓、徐琪、徐庶、陈佳等同。孟府版瑙泥作“丧泥”;纪茂本、杨藏本的这句话是“陷泥”,卞藏本是“陷泥”、“陷”、“脏”,纪茂本的朱笔改为“死”、“泥”,即“终于陷泥”。一句话,程一本改判的依据,应该是“集一切原始资料”和“广泛搜集、核实”的可能性。

(三)兼顾文学与文学的角度。

程一本对程家本的修订,既尊重文献的原版本,又广泛努力地搜集、考证,还通过“审时度势”进行“补校、改错”等文学推敲。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应该属于在文本中小心用词和依赖版本的双重思维。在兼顾文理的基础上,修改词句,疏通文意。

比如薛宝钗、林黛玉的第五次判决,程家本写的,第7a页,四行:“停机可惜,谁可怜人才。”程一本,第7a页,4行:“停机可惜,咏才可惜。”“谁可怜”变“值得可怜”,不仅与“可悲可叹”对立,而且与抄本相同。查了很多抄本,陈佳的书是《谁可怜徐才》,和程家的书是一样的。然而,徐佳、鸡毛、陈赓、孟府、徐琪、徐庶、羊臧等。都是“可怜”;卞藏本的两句话是“停机可惜,咏才可惜”。这个例子说明,程家本的《谁的遗憾》应该是参考陈佳等抄本印刷的,而程一本版本改为《堪怜》,既考虑到了相应的文字,又有很多抄本效仿的理由,也是相当充分的。

再比如第三次宝玉第一次见黛玉,写宝玉眼中的黛玉。程家本,第11a页,第5至10行:

可是,贾母笑着说:“客人没看见你,她就脱了衣服,不去看你姐姐!”宝玉早已见了一个妹子,以为是林姑娘的女儿,赶忙给她磕头。见面的时候,我们会坐下来,仔细看,描述。和其他的不一样:两个海湾像是烟和眉毛的笼子,一对像是开心不开心。处于悲伤的状态,这是一种迷人的疾病。眼泪有点,呼吸轻微。闲暇像水面上闪耀的美丽花朵,行动像柔弱的柳树。心比茎好,病不如西。

第12a页,第5行至第10行:

贾母见他进来,笑道:“我脱了衣服,不去见你姐姐!”宝玉早已见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儿,便以为是林之孝家的女儿,忙过来迎接。坐下来仔细看,真的不一样,我看到了:

两湾似噘而不噘,一对似喜而不喜。处于悲伤的状态,这是一种迷人的疾病。眼泪有点,呼吸轻微。闲暇像水面上闪耀的美丽花朵,行动像柔弱的柳树。心比茎好,病不如西。

在这里,程颐的版本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在行格式和文字上与之前的版本有所不同,但在具体细节上有借鉴程嘉版本基础上的其他抄本的迹象。首先,在线支付的格式上,程一本比程家本多了一页,从11a变为12a,但具体行数还是5到10;黛玉眉眼描写以韵脚形式分段落,每行开头有两个方格空,与程家本在木活字排印上有所不同,程家本沿袭以上。

其次,修改程家本的话要参考相关的抄本。比如“两湾似一对亲,非一对亲”,“亲”字的写法和陈佳是一样的。这个词的意思是“悲伤、恐惧”,似乎与“一对恋人”的意思不符。程颐版本改为“粗”,与徐佳、集贸、陈赓、孟府、徐琪、徐庶、列藏、边藏、阳藏相同。再比如程一本的《林阿姨的女儿》,和程家本的《姑娘林的女儿》不一样。查陈佳、边藏也是“林姑娘”,徐佳、吉茂、孟府、徐琪、徐庶、烈藏、阳藏都是“林大娘”;“林阿姨”的版本是陈赓的版本,这里的程颐版本应该是根据与陈赓版本相似的人物进行了修改。可以肯定的是,程一本对这个情节的修改,除了《袅袅婷婷的女儿》之外,应该是有依据可循的。

值得一提的是,程颐《婷婷之女》一书中对林黛玉增多的描述,反映了校订者对黛玉入贾府时年龄的看法。黛玉几岁进贾府?现在的版本有两种情况:六七岁和十三岁。大多数版本都不直接写黛玉当时的年龄。凤姐第三次问黛玉:“我妹妹多大了?你可能去过学校吗?你现在吃什么药?”黛玉一连串的问题都不回答,显得不可理喻。刚进贾府的黛玉是少女还是少女?

从上一篇对黛玉和宝玉年龄的介绍可以推断,第三回黛玉的年龄应该是六七岁。第二回,先介绍“黛玉生为婴儿,时年五岁”,再写“又过了一年,女学生之母贾夫人却死了”。可见黛玉丧母时六岁。第二次写宝玉“现在七八岁了”。第二第三回贾雨村的故事是连续的,黛玉比宝玉小一岁。所以黛玉第三次进贾府应该是六七岁。

黛玉进府,说她十三岁,根据黛玉答凤姐之问,写了几个版本。比如吉茂的书,杨藏的书,都是写在“姐姐多大了?”黛玉道:“十三岁。”“六七岁和十三岁的矛盾,从小说的艺术结构来看,第三章和第四章写法不同,但修改时力求统一。第二次宝玉七八岁,第三次黛玉六七岁,和前一次宝玉一样大。第四回宝钗十四岁(第二十二回写宝钗十五岁时的生日“在她退休之年”),第三回写黛玉十三岁,与上一回保持了相同的年龄。

程一本在这里写宝玉看到的是“一个婀娜多姿的女儿”。很明显,黛玉是个风华正茂的少女,不是十岁以下的孩子。唐代杜牧写道:“曲折十三余,豆蔻顶二月初。”(告别)也说明袅袅婷婷的女儿应该在十三岁左右。

《程家本》程一本的修改除了文学意义外,还有一些不同的语言,这些都是活字印刷术的局限性。有时候一个词在同一个页面中频繁出现,难免会出现同一个词的字体短缺的尴尬现象。以120年贾雨村的“村”字为例。程家本10b页,三、四、六、七行皆有雨村之名,三、四、六行称雨村,而七行“村”字为蔡,程一本改为“村”。在回程中,在第14a页第10行的贾雨村村中写下了“我感觉”一词,程一本被改为“村”。可见,在“村”字使用频率较高,字号不够的情况下,程家本使用“才”、“吾感”等字形相近的字,这种程家本字相近的现象经常发生。程一本修改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并做了改进。当然,在改正错误的时候,新的疏忽必然会出现。比如第97页第1a页第4行,子卷的“卷”字是倒排的,这就成了程颐版的特色之一。

三、北师大图书馆《程颐》的版本特点

程一本在人间的存在,已有学者研究和记载,如易苏对两本书的描述(易苏《红楼梦》修订本,中华书局1963年版),胡文斌对十四本书的介绍(胡文斌《历史的光影——程维远与红楼梦》,香港时代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王利民对二十六本已知书的总结等。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影印的程仪书籍了解不同藏文书籍的特点。比如杭州图书馆的《通化风阁》批校本(本文简称《杭通本》),本来就缺八十到百倍;中国书店藏书(以下简称“中国书店”)首尾缺失;2012年影印天津图书馆藏书(简称《金土本》),程维元序补《利器双钩》。2014年,日本吉谷学会影印的东京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藏书,即栗石武四教授旧集(简称“栗石书”)出版,注明“一册六十本,一册六十本”,但实际上程嘉的页数仍混在第二册的六十本中。总之,在公私图书馆和私人收藏的众多书籍中,120册自始至终完好无损的并不多。因此,能找到出版较早、品相较好的程一本,是《红楼梦》研究者的共同期待。从2013年开始,笔者从封面、书的开头和结尾、序言、绣像、目录、文字特点等方面,对程一本(北师大图书馆古籍室简称《北史本》)和程一本(绍兴文物局简称《绍兴兰藏本》)进行了仔细的比较。调查结果显示,这两本书是干货。

(一)全书的开头和结尾、顺序、形象和目的都完好无损。

现在我们知道的有北师版、绍兴兰藏版、天津图册版,原版馆藏还有类似“绣像红楼梦”的书面标签。从彼此相同,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程家本影印本上的书签相比较,应该是“崔雯书店”印刷装订时该书的原书名。北师大版还有6本带封面标签的书,应该是原初版所有,说明这个版本没有重装。幸存者集中在后40次,可能是因为浏览次数少。

在北史和绍兴兰藏版120章的扉页和末尾可以看到“崔雯书店”和“崔雯书店藏板”的字样。这张地图没有扉页,但有一页“一百二十回本末,崔雯书店藏板”。但杭童的书从头到尾都是缺失的,结尾是“同一个梦,别再笑世界的妄想”的文字,却没有“一百二十回终,崔雯书店藏书、藏书”一页。中国书店也缺少开头和结尾。第120本书以“说到苦,越是可笑”结尾。它缺少了“来自同一个梦想,不要嘲笑世界的妄想”这句台词,也就是一页。当然,“一百二十回终,崔雯书店藏板”这句台词自然是少了。相比较而言,北史版和绍兴兰藏版的头尾完好是相当难得的。

北城义本的版本特征,正文之前,与易俗本《红楼梦》中对程家本的描述相同。即封面标题为《红楼梦在绣像》,扉页为《红楼梦在新绣像,崔雯书店》。先为程维远作序,后为高鹗作序,后为程一本特色,即“程维远和高鹗介绍”。苏《红楼梦》中的程一本:

1792年,工作了五十七年的伦齐(1792)在崔雯书店写了一部活字书,一百二十遍。《高鹗序》、《程维远与高鹗引论》,正文每边十行二十四字。

介绍:“首先是书的前八十回,几十年来一直被藏书家复制流传。今天,是这本书的最后四十遍…任子华王朝的第二天,小泉和舒兰又认识了。”

值得注意的是,程一本的书中没有程维远的扉页或序言,其中高鹗的叙述和高程的介绍仍然存在。这些特征和金土本相似。《津本程惟元序》为“利器双钩”,即王利器以“双钩”笔法为辅。将程维源(小泉)和高鹗(兰书)的语录与几个版本进行比较,绍兴兰藏版与北史版一样完整,其他版本仍有不完善之处。如杭通本,有补充字。第七行少了“准情酌”二字,加了“准情”二字为“倾”。第八行少了“读书”二字,加了“读书”二字。第十行后缺了“前稿繁简”六个字,补上了“前不可免”。

综上所述,从书的首尾、序跋、引言来看,北史程一本与绍兴兰藏版本相同。与其他版本相比,这两个版本相对完整。

(2)第一次印刷本和补充本的第47页缺页。

程家本四十七版错放了两个十一页,导致程一本第十一页后少了一页。这次绍兴程一本第十一页少了一页两面,北师程一本也是。天津图书馆不缺这一页,页码是“十二”。对比社科院的程家本和国家图书馆的程家本,文字是一样的。此外,金土版号码样本中的“回”字字体为“栾”,与成嘉版相同,本页前后版均为“栾”。综合考察可以看出,程一本初印时,第12页,第47页是缺失的。目前主要有三种增补,即木刻书的增补、木活字书的增补和手书的增补。

第一种是用木刻版来补充,比如北师程仪版,东关亭版,附此页作为补充。共13、14页,两页四边。对开本小,颜色深。每行字数22字,也比程颐的书每行24字少。所以可以明显看出是插页,也是当时的无奈之举(本书1163页至1166页为东关亭补页,1163页开头缺少“熏我”二字,因为无法与原著完全吻合)。北史本的补页从文字、重点、读句来看,与嘉庆新伟在东关阁出版的《绣像红楼梦新批评》相同,即嘉庆十六年(1811年)的评论版。北师书的插页应该是东观阁批判书13页前后和14页前后的。北城一本在这里补充的时间应该是嘉庆十六年以后。

第二种副刊由活字组成。如前所述,金土本的补充页实际上是由程家本的页面补充的。

第三种补充是手写补充,见于《行通本》。与程家本第12页第47页正面手写补充本相比,每一行的首尾基本一致(除第一行略有不同),文字略有不同,与程家本大致相同。但这一页的反面与程家本的文字大相径庭。

(3)北师大版是较早印刷的程颐版。

关于北史成毅版的版型外观,总体印象是北史版和绍兴兰藏版更有可能是为初版提前印刷的。对比97页16b上的版本,不难看出,即使版式相同,北师书的字迹也比中国书店的字迹清晰。从第二行第六个字“金”的缺墨和第七行第三个字“日”的深浅相同来看,这两个版本的印刷顺序应该相差不远。但就保存程度而言,从第一行“两眼直视”的前四个字可以看出,北师大程一本的优劣更为突出。

又如七十一回第四页第八行,太妃南安说:“我不舒服……”绍兴兰藏和杭通都是“身体不适”。程家本“不开心”。但是金土本和中国书店本却“不舒服”。与中国社科院程家、国家图书馆程家相比,北学程家本也是“不快乐”(其他与程家略有不同的是“朱”和“知”的写法,与程家的“朱”略有不同)。不“快”的版本应早于不“凉”的版本(曹立波《北师大程一本与甘龙壬子初版考证——兼论程一本在绍兴兰藏与金土班的印序》,《北师大学报》2018年第6期)。

四。北师程一本入藏的时间信息。

北史成义本集。程颐的北师大版初版书封面底部有一个方框签名。这本书的书名是《活字红楼梦》。份数为“24”,议价为“350.00”。章下是“北京书业协会印制”的字样。

北师大在其收藏的《知言斋重评石头记》后还有“北京书业协会印制”的字样,以及一枚“前门地区议价团”的议价小章,议价240元。同样的文字表明,两者都是通过“北京书业协会”从琉璃厂周边的旧书店购买的。2001年,笔者咨询中国书店出版社总编辑马建农先生,得知“北京书业协会”成立议价团的时间是“上限是1955年下半年,下限是1958年1月6日”(曹立波、张军、杨坚,北京师范大学评《石头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北师大馆藏程一本的价签只有北京市图书行业协会印制,没有前门区议价团的议价章。是否与前门区议价团停业有关?2018年11月,马建农先生补充道:“1958年3月至4月,前门区、东四区私营古玩书店申请联营,隶属中国书店。北京87家民营古玩书店(摊)相继完成第二次验资和定份额、定利率。至此,前门地区砍价团终止业务,全部改为中国书店业务科读书团定价。”

由此可见,更有可能的是,北市成毅的成交价是在1958年3月至4月或更早的时候。当然,除了这个证据,我们还找到了一份报纸作为购买时间的辅助证据。

幸运的是,十二张小纸片显示了收藏的时间信息。北师大的每一卷的开头都盖有“北师大图书馆”的印章。盖这些印章时,为了防止墨水弄脏其他纸张,用一小块方形的报纸盖在上面。在十二本书的密封处发现了十二张小纸片。将这些零散的纸片再次拼接后,发现它们是一篇文章的一部分。其中一张纸上的日期是“农历11月18日星期二”,上面有阿拉伯数字“7”。据查,“农历四年十一月十八日”为农历1957年十一月十八日,即公历1958年一月七日星期二。也就是说,这本书是放在北师大图书馆的,图书馆的公章应该是在1958年1月7日当天或之后。

这张方方正正的纸,写的是教育,也反映了一些与“大声说”和“大字报”相关的时代信息。比如在“响亮”和“越来越深”的副标题下,“三个地区形成了响亮的高潮”,某地区有19558所小学,张贴了28752张大字报。可见该报时间为1958年初,与历史背景有关(北师大程一本价签及图书密封衬纸照片见《北师大学报》2018年第六期封底)。

综合以上信息,程颐的这本书是琉璃厂出售的,进入西藏北师大图书馆的时间更接近1958年1月7日。北师大的四个信封后面,有四个截止日期,有红色的数字印章和“1958年4月28日”。时间显示,在此日期之前,程颐的这本书一直存放在北师大图书馆古籍室。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程一本在《红楼梦》流传史和版本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北师大图书馆收藏的《红楼梦》一书,是程一本的早期印本,甚至可以说是初版。今天,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保持原画幅尺寸(高17厘米,宽11.6厘米),四色印刷的方式,影印出版珍藏了60多年(或62年)的北京师范大学程一本《红楼梦》。相信会进一步推动相关学术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有一本程颐的藏书。

红楼梦影印本详单

布面精装,封面与书脊书名字烫金,封面压补天石与绛珠仙草暗纹布面精装,封面和书脊书名烫金,封面压着石天和朱砂仙草的深色线条。

专家序言与目录,为阅读提供参考前言和目录,供专家阅读参考。

底本卷首序言、绣像完整最下面一卷的序言是由绣像完成的。

正文全彩印刷,尽量保持底本原貌全彩印刷的文字,尽量保持原文的原貌。

★红楼梦最后一次全面修订——程一本

★两百年来广为流传的红楼梦版本。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程颐《红楼梦》初版。

★全彩影印,布面精装,外观完好。

程一本《红楼梦》是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用木活字写成的《红楼梦》的简称。《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是在乾隆五十六年首次以木活字印刷的《红楼梦》(程家本)的基础上,经程维元、高鹗整理后再次印刷的《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胡适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发起的“亚东图书馆改组”就是根据程一本印的。50年代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也是根据“雅”印的,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在世界各地流传的主要是程一本。20世纪以来,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对以程高本为代表的《红楼梦》印本的研究。经胡文斌、曹立波等专家考证,北师大图书馆藏程一本《红楼梦》为保存完好的纯初版,其版本价值是现存20余种《红楼梦》版本中较高的一种。这本高清晰扫描原稿、保持原稿尺寸、全彩色印刷的影印刊物,呈现了程一本初版《红楼梦》的原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252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 12月 8日 21:40
下一篇 2022年 12月 8日 2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