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给大家介绍了很多城市区划调整的情况。每个城市区划的这些调整都是有迹可循的。从历史小镇一步步形成今天的地级市,并不容易。今天就来简单说说安徽省下辖淮南市的区划调整,看看淮南市是如何逐渐形成今天的区划规模的。
找史料不容易。希望大家能赞一下,支持一下。
首先简单说一下安徽省的发展情况。安徽简称安徽,是属于我们大家的。安徽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滨江近海,沿江有八百里城市群。这个省历史悠久,历史上著名的徽州文化、淮河文化都诞生在这里。
淮南是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目前在中国城市划分中属于二类城市。古时候淮南叫周莱。淮南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经济和皖北中心城市。目前,全市辖五区两县,总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00万。
那么历史上淮南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现如今区划规模的?
早在先秦时期,淮南就建立了一些小国,包括周莱、蔡等国。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统治了这个地区。后来秦朝统一六国设置郡县制,淮南隶属九江郡。
当时淮南有两个县,分别是寿春县和曲阳县。东晋时期,寿春县曾短暂更名为寿阳县。民国时期,寿春县改名为寿县,延续至今。
公元7年西汉时期,淮南有4郡。当时,淮南全境分属九江县和裴军县。汉文帝时期,淮南成为淮南国,汉武帝时期又改回来。
顺便说一句,当时淮南四县叫蔡霞、寿春、西曲、成德。
公元612年,也是隋朝,淮南有三县,即蔡霞、寿春和安丰。其中,南朝设安丰县,县城位于今寿县南部。
唐朝时,淮南县改名为寿州,管辖范围比以前更大。六安的一些地方也在淮南的管辖范围内。北宋年间,没有大的变化,唯一的变化是设立了府,寿州迁至蔡县。
元朝时,元朝创设行省制度,当时寿州改名为安风军道。
明朝时淮南只有一个寿州,隶属凤阳府管辖。之前的安丰路被朱元璋改名为寿春府。
清朝时,淮南大部分地区仍属凤阳政府管辖。1733年,设立凤台县,这是凤台县行政建设的开始。
民国初年,寿州改称寿县,凤台县归淮泗路管辖。1927年取消道制,各县由各省直接管辖。
建国之初,1949年设立淮南煤矿特区,后更名为淮南矿区。1951年升级为淮南市,当时还是县级市。1952年,淮南市升格为省辖市。
2015年,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至此,淮南市总体区划区域已经确定。为什么淮南发展不好?
首先淮南的区位一般是交通,并没有很扎实的基础,产业结构也比较单一。淮南因清末民初发达的煤矿而发家。但改革开放后,由于人口和一般资源不足,未能吸引足够的人才。而且早期没有寿县。以淮南山南大开发为例。大规模开发的效果不是很好。很多企业草草收场,一地鸡毛,很多烂尾工程也没有得到改善。然后合肥涨了。
淮南拿下寿县后,百万人口的大县淮南根本动不了,合肥是安徽唯一有实力带动的。长远来看,还是要看行业。首先,它将发展基础交通设施,然后改善投资环境,然后它将能够起飞。我相信只要我们回来,就能整合资源,升级产业结构,未来一定会腾飞。
今天淮南市的区划调整到此为止。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将继续介绍其他城市的区划调整。我希望你能给我们更多的支持。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1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