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新华社福州8月29日专电(记者林德仁、赵)漳州体育训练基地状元楼旁,5棵芒果树郁郁葱葱,在相邻楼白墙的映衬下,勾勒出一幅宁静闲适的闽南山水画。
这个基地被称为“女排的娘家”。中国女排已经在这里训练了48次。中国女排的辉煌历史与这个地方息息相关。
芒果树的树龄是考不出来的。在这个遗址建立之初,这些树就生长在这里,见证了半个世纪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也见证了来往于此的普通人的平凡故事。
竹棚是世界冠军的摇篮。
1972年,这里还是一片荒芜。那年冬天,原漳州军分区司令员兼体委主任余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在28天内建成8至12个排球冬训场地。面对一片荒地,余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请来了60多位竹师,在28天内用6块平地建成了“竹棚亭”。
这些“竹棚”是用漳州当地的竹竿搭建而成,上面铺着“库达”(一种竹席)和毛毡,地面用黄土、石灰、盐水(俗称“三合一土”)夯实。
基地建成后不久,首批来自重点省区市的国家排球队队员如期来到这里进行冬训,日后为人们所熟知的、、杨、、等著名女排队员都在队伍之列。这次冬训过去近十年,她们共同创造了中国女排登顶世界的辉煌。
当时16岁的杨秀霞也作为福建队的一员参加了训练。在那块水泥地上,她一口气练了120个滚,大腿两侧血肉模糊,肉里混了沙子。
“晚上去澡堂,一沾水大家都在哭。”杨秀霞说,练习后的第二天,出血的地方和裤子粘在一起,然后,在伤口上贴上海绵继续练习。
白天苦,晚上哭,这些花季少女一次次挑战自己的极限。问她为什么坚持,杨秀霞很淡然。她说,“当时我真的没有想太多,就是你练80,我也得练90。”
“不能练得比别人差”是杨秀霞年轻时朴素的想法。作为一名运动员,不服输,力争上游是必备的素质。正是在这种你追我赶的训练氛围中,姑娘们锤炼了钢铁般的意志,为自己未来的腾飞积蓄了力量。
但是拼到极限的杨秀霞还是很遗憾没有入选国家队。在省队打了几年球后,她去了上海体院,后回到漳州成为一名业余体校的排球教练,一直工作到今天。她在排球方面启发了孩子们,包括获得世界冠军的国家女排队员沈静思和郑一欣。
66岁的杨秀霞很感慨。从小到退休,她一生都在和排球打交道。说到未来,杨秀霞想为青少年排球做最后一次转变,争取带一批年轻教练。她说她也很开心,至少她这辈子做了一件事。
挖一袋土带回家。
88岁的杨山东老人,身体依然健康。一口气爬三层楼,不要停止呼吸。漳州基地建设初期,他负责协调地方部队管理段的车辆,用来搭建竹棚的竹子都是用汽车拉到基地的。
最让杨山东印象深刻的是竹棚地。“到女排集训结束的时候,大地一片光明,混合着血、泪、汗,黄土地像泡在油里一样。”杨山东说。
那时候训练结束,有的队员会挖一袋土带回来,因为土里不仅有自己的血泪,还有刻骨铭心的记忆。
1977年,杨山东从部队转业到漳州体委,与排球的缘分一直延续。
杨尚东看得出来姑娘们训练的辛苦,但训练上不能下功夫,就要在保障上多下功夫。对他来说,规则只有一个:球员的需求。
杨还记得,为了给体力不支的队员们补充蛋白质,他们特意去抓了海口咸淡水交汇处养殖的青蟹,送来了。“女排回到了她家,我们要什么就要尽力给什么。”杨山东说。
从生活到训练,漳州在各方面都不遗余力的支持这支球队。对于服务和支持,2005年来到这里工作的福建漳州体育训练基地副主任郑强深有体会。
在郑强看来,基地的保障不同于一般的酒店和训练场。在“标准化”的服务之上,还要有“个性化”的温度。比如酒店一般每个房间每天提供两瓶水,基地里直接提供一箱;外面的自助餐花样多,但分量小,基地里的自助餐分量足,保证运动员能充分补充能量;酒店清洁有固定的时间,基地的清洁时间是按照运动员的训练规则来的,所以运动员休息的时候不要被打扰。
“运动员长期离家不容易,到了这里应该有回家的感觉。我们用这个角度去思考和工作,让他们达到更饱满的状态,应对训练和比赛的压力。”郑强说。
为什么是漳州?
漳州基地的由来与整体大战略密切相关。据袁伟民主编的《中国排球史》记载,1972年,为发展排球事业,国家体委为召开排球训练大会,决定在中国南方建立排球训练基地。为了选择合适的训练基地,国家体委排球办公室委派当时在排球课题组工作的张然到南方考察。
作为国家体委调研组的专家,张然一路南下考察了几个地区,最后选定了福建漳州。他在报告中提到,把漳州作为排球训练基地,有四大优势:领导重视体育,群众喜欢排球,冬季气候宜人,物质产品丰富。
时任国家体委排球处处长、中国排球协会秘书长的钱家祥听了张然的汇报后,决定亲自到漳州考察。回到北京,钱家祥向领导汇报了选定地点的情况以及他自己和专家们的意见。经过慎重研究,国家体委正式批准了在漳州建立排球训练基地的计划。
作家、时任福州军区男排总教练的陈继功认为,漳州雄厚的排球文化和人才基础也是基地落户漳州的重要原因。陈继功回忆,上世纪70年代,漳州业余排球队有800多支。为了帮助女排提高实战能力,漳州组织了多项公开比赛,还组织了多支男排和女排一起练习。这样的环境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在他与谢宇森合著的《世界冠军的摇篮》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73年春节期间,各队分赴漳州龙海、长泰、漳浦等城镇和驻军驻地,一边参观学习,一边汇报演出情况。历时六天,共41场球赛,观众超过10万人(次)。”
直到今天,他仍然坚持每天在网上写关于排球的文章,尽管他已经10多岁了。“写作是健脑的,运动是对的!”他说。
回娘家的路上有一碗热腾腾的粥等着你。
梁出生在竹亭刚刚建成的那一年。上小学的时候,她也打过排球,但是和大多数普通孩子一样,因为身体条件不好,没有走上排球专业的道路。相反,她去了职业高中,成为了一名糕点厨师。
1989年,17岁的梁得到了去漳州基地实习的机会。由于表现突出,他被成功录用,这一过程持续了30多年。
梁说,当年来基地的时候还是个小姑娘,女排队员都是大姐姐。随着年龄的增长,看一群选手的感觉也不一样了。“我觉得很多小球员都是2000年以后出生的,很快就可以叫我奶奶了。”梁笑着对说道。
女排队员来自全国各地,口味各异,对食堂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梁和他的同事不仅做福建当地的锅贴和挂面,还做包子和饺子。光是面条就有几十种。本来基地试过机器包饺子,后来觉得味道不尽如人意,最后决定所有带馅的主食都要手工包。
做饭之后,卫生第一。这些年,女排的“大明星”们并不遥远,但梁却从未与他们有过更直接的接触。但看着她衣服上的“女排公寓”字样和袖子上的红旗,她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骄傲。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的最后一天,梁彻夜未眠,边看比赛边为女排姑娘们鼓掌加油。不知不觉,她的手肿了。“有了中国女排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她们的成长。我们在这里工作了这么多年,不是因为工作,而是因为热爱这项事业。”她说。
有时候女排会在春节的时候来集训。为了避免春节期间买不到食物的情况,梁和他的同事们提前准备了所有的物资,以确保万无一失。梁对说,其实这和女儿寒假回来前妈妈的心情一样。无论她是衣锦还乡,还是疲惫不堪的燕窝,家里的一碗热粥总会在那里等着。
“就像人生的历程,有高潮也有低谷,你不可能永远是一个常胜将军。无论巅峰还是低谷,我们永远是他们的家人。默默等待,这是我们最本分的工作。”梁对说道。
现在,建于1973年的基地1号馆很少用于训练。相反,它作为全民健身的羽毛球场地向公众开放,一群群孩子在这里追逐他们的梦想。在体育场的入口处,矗立着钱家祥老人的纪念碑,上面写着“这里躺着一位中国排球的先驱”。
中国著名排球运动员的名字,如袁伟民、陈忠和和郎平,仍然印在冠军大楼的门上,向人们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在中国女排腾飞馆,2022福建省中学生排球锦标赛的赛前训练正在进行。在球场上,青少年球员在球场上发球、传球、传球、扣杀和拦网,都有不同的方式。看台上,三个年幼的孩子爬上爬下,不时把自己玩的排球扔给大哥哥大姐姐。
在这片土地上,关于中国女排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和传奇将被续写。
来源:新华社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0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