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者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高举革命旗帜,创建和发展了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可歌可泣、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这段历史,本报将从今天起发表系列文章,深入介绍这些革命根据地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奋斗历程和英雄事迹,深入阐述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中进一步认识党的最初使命和性质宗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做好各项工作。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点燃成功的燎原之火。
井冈山是革命之山,战斗之山,英雄之山,荣耀之山。雄伟的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晓山脉中段,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秋,面对大革命失败后流下的鲜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火花,引发了革命胜利燎原之势,谱写了革命史诗的光辉篇章。
创造一个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世界。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张方桌,上面刻着一块围棋板,是井冈山时期红军下围棋时用的,就是现在的围棋。在中国革命这盘大棋中,毛泽东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从处于绝境的井冈山出发,他开创了一条以“工农武装割据”——即以武装斗争为基本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基本手段和突破口——的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特别重视军队建设。井冈山途中,他领导工农革命军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定“支部建在连上”,为建设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在井冈山西南的朱静山脚下,一块名为“雷劈石”的陨石见证了这一将永载史册的时刻。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站在这块石头上,向部队宣布三项纪律:一、行动中服从指挥;第二,不要拿群众的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回归大众。井冈山伊始,毛泽东就明确要求工农革命军改变过去军队只关心打仗的旧传统,担负起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做群众工作三项任务。这些规定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对正确处理军队内部关系、军民关系、瓦解敌军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军在井冈山集结,主力在那里形成.”1928年4月下旬,朱德率千里在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深深植根于这片红色土地的“朱茂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在战争实践中,他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敌进我退,敌不停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公式,不断打破国民党军队的“进剿”和“会剿”,使根据地日益扩大和巩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离不开土地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初,土地分割只在部分地区试行。随着根据地的逐步巩固,1928年5月至7月,边界各县掀起了分田的高潮。当年12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正式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这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部土地法。“土地归故里,合理合法。它分为田地和土地。穷人谈笑风生,工农随毛主席坐天下。”这首歌谣唱出了农民的欢乐。几代人以来,拥有自己土地的贫苦农民第一次真诚地高呼“共产党万岁”。从给他们土地这件事上,他们认识到红军是为他们争取利益,从各方面支持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这是井冈山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根据地的建设。他形象地说:“革命需要根据地,就像人需要屁股一样。如果一个男人没有屁股,他就不能坐下。如果你走路和站立,你将永远不会持久。”要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必须建立强大的红色政权。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攻克茶陵县,毛泽东指导建立了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工农兵政府。不久,湘赣边界的六个县也建立了红色政权。1928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边区的农民群众从封建主义的枷锁中解放了出来。他们用客家话亲切地称红色政权为“埃及政府”,意为“我们的政府”,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政权建设和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中。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正是通过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星星之火,最终燎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写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彩开篇。
如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比作一部伟大的巨著,那么井冈山斗争就是这部巨著的精彩开篇。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了坚持和发展农村根据地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而且在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道路作出了明确的阐释。
在井冈山茅坪村谢的庙后面,有一座土黄色的二层小楼,楼上有八角形天窗,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八角楼”。“天上北斗最亮,茅坪河水闪银。井冈山的人们,抬头,八角楼的灯光照向四面八方。我们的毛委员,在灯下写文章……”这首歌深刻地再现了毛泽东当年的工作情景。从1927年10月到1929年2月,毛泽东经常在这座八角楼里生活和工作。红军的生活非常艰苦,毛泽东经常工作到深夜。根据地用油很紧张。根据规定,毛泽东可以为晚上的办公室工作订购三支灯芯。为了节省油耗,他只点一根灯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前途进行了艰辛的思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写出了一系列光辉的著作。
1928年10月5日,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决议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以及中国革命政权的本质,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其他地区建立红色小政权的经验教训,首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想。这个决议的第一部分《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目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着重分析了红色政权在中国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和条件,回答了“红旗打了多久?”。
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代表中共红四方面军前委给中央写了一份报告,进一步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明确阐述和解决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基本问题,如如何在土地革命中争取中产阶级,如何在政权建设中发扬民主制度,如何在党的建设中纠正非无产阶级思想等。这篇报道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目是《井冈山的斗争》。
1930年1月5日,在古田赖家坊,毛泽东以党内交流的形式对官兵进行形势和任务的教育。这封信被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目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在信中表达了革命必胜的前景和信念:“是一艘站在海岸上眺望大海的船,可以看到桅杆的尖端。是站在山顶眺望东方的日出,是即将成熟的婴儿。”井冈山的道路,共产党人的梦想,中国革命的未来,被毛泽东描绘成一首首诗词歌赋,极大地坚定了边防军民对敌斗争取得胜利的信心。
上述著作提出并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八角楼里的油灯微弱的光,在无边的黑暗中,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化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光辉。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化身为“追光者”,奋力拼搏,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铸造空的宝贵精神财富
伟大的事业铸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代空的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于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理想因伟大而理想,信仰因坚持而信仰。井冈山斗争期间,“红米,南瓜汤,秋茄子,他们吃得很香,饭都吃腻了。稻草干,软黄,盖金丝,不怕北风大雪,暖呼呼入睡”,是红军在艰苦条件下乐观向上的真实写照。“革命理想高于天。信仰之火一旦被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正因为如此,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在艰难困苦面前无所畏惧,从不退缩,在生死考验面前英勇不屈。井冈山斗争中,弱小的红军与敌人决一死战。他们都在脖子上系着红带,并取名为“牺牲带”,以示献身革命的决心。在此期间,近5万名革命烈士牺牲,只有15744人留下了名字。正是有了坚如磐石的革命信念,无数先烈为革命事业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才带来了中国革命的成功。
方向决定未来,道路决定命运。当大革命的洪流被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的浊浪阻挡,中华大地被血雨笼罩,路在何方?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一次次的失败证明,以城市为中心的苏俄起义,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在中国根本走不通。生死关头率部上井冈山,为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积累力量找到了立足点,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由此形成。然而,这条道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也绝不是马平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不畏艰难,开拓新路,在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的红土地上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第一个工农武装、第一个红色政权、第一部土地法…这些众多的第一成为井冈山道路的光辉标志。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将本着实事求是、勇于闯新路的精神,创造更多新的“第一”。
我们党植根于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和红军之所以能在井冈山站稳脚跟,之所以得到人民全心全意的拥护和爱戴,就是因为他们始终与人民打成一片,与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红军的目的是民权革命”,“革命的成功在于人民”。这份《红军第四方面军司令部的通知》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共产党坚定的人民立场和深厚的人民感情。“毛委员大井访贫”、“朱送盐”、“陈毅大井割稻”、“彭分银元”……这些在井冈山广为流传的故事,树立了共产党的声誉:群众冷暖,人心所忧;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心连心,义无反顾地参加革命,全力支持党和红军,形成了任何力量都无法打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在龙源口战斗僵持之际,当地党组织一声令下,两千多农民二话不说走上了战场。黄洋界危难之际,农民红卫兵和暴动者用飞镖和大刀战斗,妇女和老人砍竹钉日夜阻击敌人,留下了“屏障已筑,团结更大”的人民战争动人史诗。
经过岁月的洗礼,井冈山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懈努力,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定理想,实事求是,开辟新路,努力克服困难,依靠群众取得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顾)
中央革命根据地-
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中,中央革命根据地最具代表性。”中央革命根据地又称中央苏区,位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1930年,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各根据地建立中央局。由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赣南、闽西根据地是当时全国最大、最有实力的根据地,中央决定在此设立苏区中央局和苏维埃中央政府。此后,人们把赣南、闽西根据地称为中央根据地或中央苏区。
宏伟的发展历程
1928年12月,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会剿”。为了打破敌人的进攻,红军决定采取“进攻防御”的方针,由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进攻。1929年1月14日,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波澜壮阔的发展也拉开了序幕。
努力创造新的根据地,实施“进攻防御”战略。红四方面军主力进攻赣南后,由于脱离了根据地,非常不利于作战。1929年2月10日,红四方面军取得了大白地战役的胜利,扭转了下山作战的被动局面。17日,红四军到达吉安东固根据地,与李文林领导的江西红军第二、第四独立团会合。此时有井冈山失陷的消息,于是红四军决定2月下旬经广昌、石城向闽赣边界推进。3月,红四军进入福建。20日,红四军前委在长汀召开扩大会议,研究提出了“以赣南、闽西二十余县为范围,从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开辟苏维埃政权,从而把政权区和湘赣边界的政权区联系起来”的设想,并强调“这是进步的基础”。4月初,红四军乘桂江战争之机,在赣南发展工农武装割据。5月至10月,红四军再次进入闽西,歼灭地方军阀。到1930年春,赣南闽西根据地形成。6月,红四方面军与闽西、赣西南红军合编为红军第一路军,后改称红军第一军团。这些都为后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奠定粉碎敌人三次“围剿”的中央根据地的基石。1930年8月,共产国际向中共中央提出“夺取一个有足够工人和居民的大的行政和政治中心的发展前景”,并特别指出“目前看来,赣南、闽南和粤东北可以首先成为这样的根据地。”10月17日,中共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一个由毛泽东、周恩来等9人组成的苏维埃中央局。24日,中央讨论全国苏区工作计划时,“确定湘鄂赣三省与赣西南连成一大片,要巩固和发展成为中央苏区根据地。”1931年1月,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小布成立。从1930年冬到1931年秋,国民党军队先后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发动了三次“围剿”。在毛泽东、朱德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地军民相继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前后,红军还在赣西北、赣西南积极开展工作,基本连接赣南、闽西,扩大到20多个县。受红军胜利的影响,国民党军第二十六军一万七千余人在(中共地下党员)、冀、等领导下宣布起义,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
在全面开展各项建设中,迎来了根据地空发展前的盛况。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迅速在政权、廉政、法制、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交通、邮电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建设。,中央革命根据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1931年9月后,由于国民党统治区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成立了以薄谷开来为总负责人的临时中央政府。1932年10月,坚持正确政策的毛泽东在苏区中央局召开的宁都会议上遭到错误指责,很快被解除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1933年1月,临时中央政府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左”倾进一步扩大。幸亏周恩来、朱德排除干扰,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至此,中央革命根据地已扩展到横跨赣、闽、粤三省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几个省级和大量县级苏维埃政权。红军发展到12万多人,党员达到13万多人。
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发动了第五次“围剿”。临时中央负责人薄谷开来和负责军事指挥的李德强迫红军同敌人作战,实行错误的关门主义政策,使红军无法打破敌人的“围剿”。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中央红军主力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伟大的长征。留守军民在项英、陈毅的领导下,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三年,直到全国抗日战争爆发才改编为新四军。
难忘的革命贡献
中央革命根据地作为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最大、最重要的根据地,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土地革命战争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中国特殊的革命环境表明,只有建立了坚实的农村根据地,才能为革命战争提供可靠的支持,否则就无法建立强大的红军。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后,逐步发展成为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450多万的跨三省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主战场和前沿。在粉碎国民党军四次“围剿”的斗争中,由三湾改编、经古田会议洗礼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不断壮大,辖6个军团近10万人。正是这支强大的红军,担负起了抗击国民党大部分“围剿”部队的艰巨任务,成为长征后人民军队的中坚力量。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我党在地方执政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尽快建立全国苏维埃政权是中国共产党着眼于革命形势发展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1931年11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部分地区执政的一次重要尝试。政权建立后,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根据地的中央指挥作用,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而且在建设实践中为治党治国治军锻造了大批人才。据统计,除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政要外,开国上将中,有9位元帅、7位将军、34位将军、114位中将、440位少将曾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战斗过。此外,新中国成立后,已有130多人在中央部委、省市自治区担任领导职务或首批驻外大使,其他领域的人才更是不计其数。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成功开辟提供了深厚的实践沃土。八大后,党开始了“寻找新路”的艰辛探索。早在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就提出并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并在赣南、闽西根据地的建立中得到深化。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深刻地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和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它无疑是推动国民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以此为标志,正式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此后,在巩固和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进行了不断探索。,指明了在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珍贵的历史启示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是一部丰富而生动的教科书。在这沉甸甸的卷帙中,蕴藏着激动人心的斗争大戏,蕴含着经久不衰的苏区精神,它永远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如果你有信仰,你可以走得很远。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在极其严峻险恶的斗争环境下,广大共产党员和根据地军民怀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不畏艰难险阻,不畏敌人的铺天盖地,前赴后继,不怕牺牲。1934年12月,共产党员蒋在组织转移伤员时被敌人包围。为了掩护伤员,他把敌人引到了一个绝路的顶峰,弹尽粮绝,咬破手指,在衣服前襟写下了血书“死到阴间不会造反,保共产党千年”。他毅然跳下悬崖,壮烈牺牲。1933年5月,5161名兴国模范教师集体报名参军,被苏维埃中央政府誉为“创建百万红军的先驱”。1933年七八月间,安远县振岗乡“红色村”尊三圩,面对国民党军队的报复性进攻,红卫兵成员英勇抗击,全部牺牲,残存村民全部被杀。正是凭借共产党人和根据地军民坚如磐石的信念和信心,中国革命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这深刻启示我们,革命理想高于天,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不移、矢志不渝。
只有实事求是,我们才能进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创建,离不开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艰苦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大形势的最后丧失,在于“左”倾教条主义者背离了实事求是。1930年5月,毛泽东感到了教条主义的严重危害。他在反对本本主义的文章中,严厉批判了“整天吃不饱饭,坐在办公室打瞌睡,从来不伸手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的不良现象,大声疾呼“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仅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进行了“寻访吴调查”等十几次实际调查。正是由于坚持实事求是,我们党才能够在大革命失败后短短几年内创建起相当规模的红军和一系列革命根据地。1931年以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开始在中央统治了四年,最终导致包括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内的许多苏区的丧失。这深刻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坚持我们最初的愿望,牢记我们的使命。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党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倾听他们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党在赣南、闽西根据地提出了“以村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和“多取少补”、“取肥补瘦”的原则。1931年2月,苏区中央局明确规定,农民必须获得“他们唯一渴望的土地所有权”。1934年1月27日,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郑重提出,“我们应该深切关注人民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和劳动到柴米油盐的问题。……人们生活中的这些问题都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应该讨论、决定、执行和检查。让群众知道我们代表他们的利益,和他们是连在一起的。”正因为如此,党赢得了根据地人民的全力支持。这深刻启示我们,江山是人民的,人民是江山。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初心和使命,都不能忘记人民的根本,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王玉明)
《人民日报》(2021年06月09日06版)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