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江苏自古以来就是风水宝地,湖泊众多,纵横水系,渔业发达。中国五大淡水湖中有两个位于江苏,分别是太湖和洪泽湖。特别是洪泽湖,虽然面积不是最大的,但却是江苏乃至全国著名的渔业生产基地,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美誉。
高清卫星地图下的洪泽湖水系高清卫星地图下的洪泽湖水系
洪泽湖是著名的“国家鱼塘”。除了四大名鱼,还有鲷鱼、鲶鱼、秋刀鱼、银鱼等等。此外,洪泽湖还以大闸蟹、美丽的白虾和长臂虾而闻名。
20世纪70年代,洪泽湖渔业产量达到2.2万吨,产量最高的是刀鲚(又名毛鱼、箭鱼),其次是鲫鱼。后来随着洪泽湖周边围网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渔业产量也创历史新高。到2014年,洪泽湖渔业产量达到34.18万吨,其中人工养殖“贡献”了27.57万吨。
但近年来,洪泽湖集体“劝退”一大波农民和传统渔民,既有水质恶化和自然灾害的问题,也与长江“十年禁渔”战略有关。从今年10月10日起,洪泽湖水域将进入为期10年的禁渔期,与长江禁渔计划基本同步。
至此,中国五大淡水湖将全部进入10年禁渔期。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传统渔民不得不“上岸”寻找新的工作,告别传统捕鱼业是必然的。
有着几十年捕鱼经验的当地老渔民也感叹,以前一天最多能捕到2000 ~ 3000斤,现在捕到的鱼越来越少,有时连油钱都不够,远远比不上在外地打工赚的钱。在捕鱼季节,有捕鱼许可证的渔民可以获得一些政府补贴,但大多数渔民离开湖区到县里另谋高就。
从水系分布来看,洪泽湖与其他四个淡水湖不同——洪泽湖属于淮河流域,而其他四个湖属于长江流域。但今年洪泽湖仍被列入“10年禁渔”,可见国家对渔业资源保护的高度重视。
作为典型的溢流型湖泊,洪泽湖的水位主要受淮河上游来水量的调节,“旱”、“洪”现象时有发生。比如2001年湖区大旱,围网区严重缺水,农民叫苦不迭。到了2003年,湖区水位暴涨,围网满了,大量鱼虾逃逸,养殖户也损失惨重。
这种麻烦直到现在还存在。2019年,淮河上游来水突然减少80%左右,导致湖区再次干旱,湖水边界从原来后退了七八百米。旱情最严重的时候,洪泽湖水面只有900平方公里,渔民围网池塘全部干涸,经济损失巨大。
洪泽湖围栏养殖在上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但一直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基本靠天气吃饭。
除了变幻无常的旱涝灾害,冬季结冰和大风也成为渔民的“心病”。每年元旦到春节期间,洪泽湖地区经常出现零下10度左右的最低气温。此时整个湖面结冰,围网池塘严重缺氧。当湖冰开始解冻时,在风的作用下会出现“流冰”(即冰的侧向位移)现象,大面积围网被推成碎片。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翻船死亡的悲剧。
这些自然灾害并不是压死渔民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迫使渔民“上岸”的是近年来出台的环保政策——“退渔还湖”。
在“环保风暴”的影响下,2016年,我国开始实施“退渔还湖”政策,大面积围网被集中拆除。到2019年,洪泽湖围网养殖面积已减少到32万亩左右,约占洪泽湖总面积的10%。
根据洪泽湖水产养殖规划,湖区围网养殖面积到2020年将进一步减少到20万亩,到2030年减少到3万亩左右。这意味着,随着退湖政策的不断推进,渔民告别湖区已成必然。
为了让渔民尽快“上岸”,当地政府给的补贴大概在1500 ~ 2000元/亩,而当地很多渔民的鱼塘都在50~100亩左右,所以每年的补贴至少在75 ~ 20万元左右。虽然有些渔民不愿意“退”,但这是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付出的代价。
除了水位变化、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洪泽湖渔业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水污染。
资料显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洪泽湖记录的鱼类有88种,而研究人员在2010年的采样记录中仅发现63种。湖区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引起了许多专家的担忧。
洪泽湖的污染源很多,尤其是富营养化。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养殖户往往投喂过多的饲料,造成大量的剩余饵料和粪便。此外,20世纪70年代的工业废水也是一个“污染大户”,当时周围的化工厂、造纸厂、电镀厂等每天向洪泽湖排放61万吨废水。
除了湖区周边的污染,淮河水质本身也会对洪泽湖水质产生很大影响。比如2004年,淮河干流污染物进入洪泽湖,在湖区形成150公里的污染带,沿途鱼虾蟹大量死亡。最终调查表明,这起污染事故是淮河干流化工企业排放的工业污水造成的。
从水质监测结果看,目前洪泽湖整体处于ⅳ类水质标准,总氮超标率高达100%,总磷超标率在83.3%-100%之间。富营养化的特征非常明显。尤其是湖区的东南部和西南部,这两个区域的污染最为严重,部分水体已经处于劣V类水平。
所以和巢湖、太湖一样,洪泽湖的生态保护和资源修复迫在眉睫,“10年禁渔”是最好的开始。
那么问题来了,洪泽湖迎来了为期十年的禁渔期。是否意味着曾经日出争金的洪泽湖“谢幕”了?
需要指出的是,“十年禁渔”的目的是“年年抓鱼”,休养生息渔业资源。自然捕捞的产量会大大减少,但人工水产品会取而代之。从《渔业统计年鉴》中也可以看出,2019年,我国养殖的淡水产品比例高达94%,老百姓餐桌上的水产品绝大多数都是养殖的。
所以,对于长江流域的大部分淡水湖来说,退渔还湖是必然趋势,中国的养殖业也有能力承担这个成本。毕竟在洪泽湖,除了银鱼等少数物种,其他大部分水生物种都已经突破了人工养殖技术。
对了,银鱼这种寿命只有一年的鱼,其实是可以有针对性地捕捞的——因为即使不捕捞,银鱼繁殖后也会自然死亡,尸体腐烂分解会污染水质。在云南洱海,当地的捕鱼做法很值得借鉴——整个禁渔期,渔民只能捕捞一种银鱼,其他鱼类禁止捕捞。这样既合理利用了资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可谓一举两得。
你怎么看待洪泽湖的困境?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洪泽湖# #渔业# #保护生态# #我要上头条#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8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