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苏海强文
古往今来,印章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一方传国玉玺,流了多少血,不知有多少英雄壮烈牺牲。
印章是责任和信用的体现。早在殷商时期,具有印章功能的信用就开始出现。现在的人,没有那张盖了公章的纸,连“他妈是他妈”都证明不了。
印章是文人最喜欢玩的东西。晋唐以后到宋元,篆、诗、书、画被重新构造成一个新的不可分割的特殊的字。就像“琴棋书画”一样,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直指文人的诗意生活和审美追求。
根据印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姓名印章、斋戒印章、身份印章等。闲印是指刻有姓名印、斋戒印、身份印等的印。闲章是由秦汉印的吉祥文字演变而来的。除了吉祥的话,它还经常刻诗句,格言,自我告诫等。
一般认为,闲印往往能显示出签字人的胸怀抱负和气质。
的确,闲印最能体现一个篆刻家的艺术功夫、艺术匠心、艺术追求和气质。因为有了“闲”字,篆刻家对形状和风格要求没有了羁绊,比如刻名字、书印等。在篆刻的过程中,他们往往竭尽全力,他们的文化素养、艺术见识、文字功底、篆刻技艺等。将在备用密封中充分展示。
其实从内容上来说,“闲章”一点都不“闲”。闲章内容非常广泛,趣味性十足。画家或书法家自己编词或摘抄格言警句,以示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郑板桥刻下“牛马走青藤门下”以表达对徐渭艺术的仰慕,使其甘愿学画为仆;吴昌硕曾刻《安东一月令》,讲述自己一个月后辞去安东知府的经历,表示无心官场;齐白石雕刻了“木佛”和“鲁班门下”,以显示他独特的经历和他不忘初心的胸怀。
吴昌硕闲印“一月安东印”
我们再来看看丁静的《我是如来最小的弟弟》、的《无物是仙》、邓的《笑看风》、吴昌硕的《敢作敢为》、的《小心风》、王允的《百无聊赖损人,不顾自然》、的《谦和不识人》、的《自信懒为真》、的《自视》。看了这些内容,那些幽默、随意或者冷酷的有趣的人是不是就站在他们面前?
是的,可以通过圣贤闲置的印文清楚地识别签名人,就像闻香可以识别女人一样,读印也可以识别签名人。闲章中,圣贤有鼻有眼,气质清新,善良有情。今天的篆刻家不同了。虽然我们可能透过闲置的印章看到它们,但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是它们冰冷的背影或毫无生气的剪影。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当代,大部分印度人民已经失去了先贤们的“闲”功夫,闲章变成了真正的“闲”。如今,闲章虽仍是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几乎只是一种形式,早已失去了应有的灵魂。
从前面可以看出,圣贤所刻的字,大部分都是自造的。即使是捕捉到的格言警句,也必须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产生共鸣后才能实现。然而,今天的印度人民大多没有“闲暇”时间自己造词造句,也不想花“愚蠢”的时间去学习文字学、金石学等知识。当他们雕刻闲置印章时,他们手头上有一些小册子,如《闲置印章术语大全》、《印章雕刻者必备——闲置印章常用词汇编》和各种篆刻词典。网上甚至有一个篆刻的在线生成器。如果你想刻任何备用章,就用小册子上找到的备用章语言或字典上找到的篆字做一点设计。或者把在小册子上看到的备用章内容输入“篆刻生成器”,然后按照自动生成的备用章样式刻出来。
从此以后,似乎现在的篆刻家和现在的书法家都差不多了,基本上可以归为“文抄”。唯一不同的是篆刻者限于天地方寸,抄写的文字短小精悍,临摹的工具是刻刀,而书法家抄写的是长文,临摹的工具是毛笔。同理,他们临摹的东西对自己来说基本上是陌生的,不过是他们展示刻书、写字的时间和技巧的一个载体而已。
由此,我认为现在的篆刻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修炼读书、吟诗等“休闲”功夫。
审核:余芳华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8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