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犁田故事原创首发)
家乡河南,多灾多难。翻开河南的历史,人们会看到一部水旱灾害史。据史料记载,从1279年到1911年的632年中,有69年发生大洪水,88年发生大旱,平均约有9年大洪水,7年大旱。之后最严重的水旱灾害是1942年的旱灾,全省3000万人受灾,300万人饿死。国民党政府抗灾不力,轻视人民,推动和加深了这场灾难。
中国成立后,河南遭受水旱灾害,损失最惨重的是“75.8特大洪水”。1975年8月4日至8月8日,3号超强台风带来的暴雨连续下了5天。驻马店地区数十座水库决堤,6亿多立方米洪水如脱缰野马咆哮而下。据灾后统计,2.6万余人死亡,596万间房屋倒塌,1100万人受灾,1700万亩农田被淹,京广线被冲毁102公里,影响交通运输48天,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47年过去了,曾经的于虹已经被人们遗忘甚至遗忘。但当我经历了那场灾难,每一个七八月,每一个台风暴雨的季节,每一次读到相关的文字或者听家乡的老人讲述那段历史,我都会翻开尘封的记忆。河南老家“75.8”特大洪灾的情景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八月是我们的暑假。在我的记忆中,天气闷热,久旱无雨。生产队正在组织队员抗旱保水。成年人每天在田里劳作,渴望天上的露珠。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男孩子整天在一起玩,去河里钓鱼,上树挖蛋。就在我们天天在黑暗中玩耍,远离家乡的时候,大人期待已久的甘露终于来了。
起初,人们很高兴。由于这场及时雨,地里的庄稼得救了。但是大家都开心的早。雨虽及时,却非甘露。这场倾盆大雨地下了五天,淹没了街道、沟渠和河流,淹没了田野里的庄稼,锁紧了人们的眉头。
终于放晴了,但是地下的水还没有退,又传来了更坏的消息——驻马店地区发生了洪水,而且灾情相当严重,滚滚的洪水正朝我们冲来!当时通讯落后,消息来自驻马店老王坡等地回来的村民,很快得到官方证实。村里的大喇叭响起,打出紧急通知,动员妇女、儿童和老人迅速撤离;生产队根据上级部署,组织青壮年劳动力留守抗洪。
我的家乡邓香村,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经过3000多年的战乱和风吹雨打,村里的城墙都被破坏了,有村没有门,但村里整体地势较高。洪水来的时候,我们虽然心慌,不好意思撤离,但是撤离到公社“五七高中”的时候,人们都很踏实。因为,这里是邓巷村的最高点,老人们说,千百年来,再大的洪水,也永远不会来。
我们在五十七中躲避洪水,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在大队干部的组织下,巡查险情,装沙袋,堵村口,彻夜不眠。大人们说,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抗洪前线的成员表现出了巨大的英雄气概和强烈的责任感。大家打招呼都特别上心,特别能打,特别有心。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严防死守,保护家园,坚决不让洪水进村。
我们村只有几个人在公社的“五十七中”避难,更多的是村外其他大队的妇女、儿童和老人。估计有上万人。人太多了,还有学校操场,过道,礼堂前的大舞台等等。空地上都是人。学校里没有废品的地方,迟到的避难者就在校门外的马路上,东边的校办玻璃厂,公社卫生所安顿下来。
好像是当天晚上。晚饭时,有人吃干粮,有人吃水煮小麦,有人吃开水馒头。有几个准备充分的家庭给儿子打上了单包子的烙印。正在这时,天气突然变了,下起了大雨。大雨来了就来,连风雨都有,响个十几分钟。大雨的结果是学校内外立刻乱成一团,于是炊事员停止做饭,食客停止用餐,纷纷采取预防措施。这时,不知是谁家的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孩子的哭声点燃了人们压抑无助的心情。然后,一片片哭声响起,一时间,校内外,此起彼伏。……
当我们从公社的“五七高中”回家时,村外还有汪洋。危险解除了,但洪水还没有消退。村外生产队的畜舍,杨树林,打谷场上的工具房,通往村里的高压线杆,还泡在水里。泥泞的水面上,有横梁、家具、衣服、草堆,还有西瓜、南瓜、猪等漂浮物。这些来自重灾区的漂浮物从我们村口飘过,有远有近,一波又一波,顺势而为,慢慢向北。
洪水终于退去了。
多亏了先人的远见卓识,建城建村,防患于未然,他的家乡邓香斋才得以躲过“75.8”特大洪水。当然,水并没有进入村庄。一方面,驻马店地区决堤的水库离我们老家很远,有60多公里长。水到了邓香村,破坏力就大打折扣了。另一方面,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高度重视,抗洪抢险工作卓有成效。
灾害发生后,生产队及时组织劳动力开展生产自救,很快恢复了生产生活。全国人民热爱灾区,捐款捐物,源源不断地支援我们的许多救灾物资。在那些救灾物资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军用棉被、棉袄、毛衣、解放鞋、皮带等等。那些年,我们村的大街小巷都是穿着“军装”的农民。想想旧社会河南老家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灾民,再看看“75.8”特大洪水后的邓巷村。新旧对比真的是两种社会。
七年后,我参了军,离开了家乡,然后转到部队驻地工作。已经快40年了。这些年来,河南老家的很多大事小情都被遗忘了,但“75.8”特大洪涝灾害却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