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微信是一种常见的交流工具。
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
但是
有没有想过?
表情符号也可以在法庭上作为证据?
最近几天
江苏高院下发科普文件。
表情符号已被写入判决书。
检索裁判文书网
自2018年以来
全国有158例。
以表情符号为证据的案例
其中,2018年8家,2019年23家。
2020年66个,2021年61个。
显著增加
因此
表情符号的司法认定
实践中有什么样的困难?
一个
这个意思很难解释。
表情符号的表意解释带有主观性,缺乏统一标准,法院很难准确“翻译”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如广东某房屋租赁纠纷案,租赁期满后,承租人刘某某多次提醒出租人,并提出增加租金的意愿。他并没有继续租住或者搬出涉案房屋的意思,只是回复了一个“孙”的表情符号。后双方就该表述是否代表增租的约定产生分歧,出租人起诉至法院,主张承租人同意增租,法院予以支持。
在一起人身权利纠纷案件中,被告马某某与原告刘某某发生矛盾,于是通过微信向刘某某发送多个“炸弹”表情符号,表达自己的情绪。刘某某认为该表情符号有人身威胁的意思,遂诉至法院,要求马某某赔礼道歉。之后,双方在法院的调解下达成和解。
此外,相同的表情符号在不同的移动设备上会有不同的显示。比如苹果IOS系统中“尴尬的微笑”这种表情,在安卓系统中显示为“开心的笑”,很容易导致双方产生误解错误。
2
刑事码字很难识别。
在一些“色情”刑事案件中,犯罪分子用表情符号代替敏感词语表达隐喻意义,以逃避侦查。
例如,在一个组织的卖淫犯罪中,妓女是指有“笑脸”表情符号的妓女,并在网上报告交易数量。
例如,在一起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犯罪案件中,犯罪人潘某某先后创建了4个聊天群,宣传销售自己生产的迷奸药、春药等违禁药品。同时,为逃避公安机关的查处和打击,潘某某在聊天群里用“糖果”、“酒杯”等符号与买家指代毒品并进行交易。
此外,一些犯罪分子直接利用表情符号作为犯罪工具实施犯罪,以增加识别和打击的难度。
比如一起诈骗案,不法分子打着微信业务的幌子,以抽奖为名引诱受害人添加微信好友,通过微信发送“剪刀石头布”表情参与猜谜游戏。之后,他们利用作弊软件让受害人误以为自己中奖,通过所谓的“中奖低价”等方式“自愿”购买劣质、假冒名牌包包和化妆品,涉及受害人900余人,案值720余万元。
三
有效性存在差异。
对于表情符号是否具有证据效力,不同的法院有不同的看法。
例如,广州中院在一起仓库合同纠纷案中认为,表情符号是表达感情、情绪、思想的视觉形象,仅凭表情符号不能认定为法律承诺,故未认定当事人发出的“OK”表情为同意。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中,厦门中院认为,根据日常交流习惯和聊天语境,当事人发送的“OK”表情符号应视为同意对方的请求,应据此作出判决。
另外,对于中性含义的表情符号也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一个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卖家通过微信把未付款明细发给买家,买家只回复“别说话!”
“表情符号,一审法院认为买方未确认结算金额,故驳回卖方诉讼请求。二审法院认为,买方不予答复或否认应视为对卖方主张的默许,改判了一审判决。
四
技巧
在网络聊天中使用表情符号已经成为很多网民的输入习惯。表情符号有利于网络传播的情绪化、趣味性和简洁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字无法表达的情感态度。然而,表情符号的不当甚至恶意使用也会导致负面结果,产生纠纷、侵权甚至犯罪等诸多法律问题。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环境中使用表情符号时也要小心,提醒你:
●由于表情符号的含义可能有多种解读,在涉及切身利益的网络对话中,表明态度的关键信息应尽量用文字表达,或者选择不易引起歧义的表情符号,以明确双方的真实意思,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争议。同时,注意保留相关聊天记录,发生纠纷后可以用来维权。
●网络言论应遵守网络道德,诚信使用表情符号。如果滥用言论自由权,随意使用表情符号侮辱、诽谤、威胁他人,将构成侵犯他人名誉权,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诽谤罪,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
●自己制作或传播表情符号时,应注意合理界限,避免对他人合法权益和社会道德秩序造成伤害。未经他人同意制作以他人肖像为内容的表情包,即使不以营利为目的,也可能构成侵犯他人肖像权。
●在一些利用表情符号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犯罪分子采用非接触方式实施犯罪,犯罪手段新颖隐蔽,危害严重。所以,面对网络空的诱惑,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如遇诈骗,应及时报警,避免更大的损失。
网友:
狗头的样子是什么意思?
善意使用
并把握合理的界限。
你会用吗?
来源:江苏高院(ID:jiangsugaoyan)、中国青年报(ID: zqbcyol)
监制:刘虹程淼
编辑:刘
校对:赵刚闫海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0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