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加偏旁组词(夕加偏旁组词)

民加偏旁组词(夕加偏旁组词)↑茶农在浮梁县西湖乡桃树村师洋组高山生态茶园采摘茶叶。程摄 本报记者沈锡泉、高浩良、赖星 春到江南。 浓雾中,江西北部小县城浮梁迎来了一年一度繁忙的茶叶市场。 作为“千年瓷都”景德镇的母亲,江西省浮…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本报记者沈锡泉、高浩良、赖星

春到江南。

浓雾中,江西北部小县城浮梁迎来了一年一度繁忙的茶叶市场。

作为“千年瓷都”景德镇的母亲,江西省浮梁县以瓷茶闻名,被誉为“瓷茶之乡”。但世人往往只知道景德镇,对大唐茶都浮梁知之甚少。不知道什么时候,那根漂浮的横梁似乎从历史的聚光灯下消失了。

今天,我们走进这片水土,触摸历史长河中瓷与茶交融的珍贵记忆,寻找南国这颗文化明珠的古老魅力。

《琵琶行》让“浮梁买茶”名扬千年。

浮梁得名于唐天宝元年。至于县名的由来,据明代学者郭记载:“溪水泛滥时,民以伐木为梁,制舟为浮梁”。唐朝“上行下效”的白居易,让浮梁名扬天下。

公元816年的一个秋夜,被贬浔阳江头一年的江州司马白居易心情沉重。他对浪迹江湖的琵琶女的遭遇也有同感,“我们两个都不幸——天荒地老,我们相见。我们理解。熟人有什么关系?”!《琵琶行》中的名句“谁先得财,无心离她,一月前去浮梁买茶”,使浮梁茶名扬千年。

在白夷被贬谪的江州(今江西九江),其所辖的武宁、修水(唐代称汾宁)也盛产茶叶。身为江州官员,为何不写武宁、汾宁,而选浮梁入诗?

“青年时代的白居易与浮梁结下了不解之缘,浮梁在他的一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浮梁县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励信才长期致力于当地历史文化的研究,对浮梁的历史名人、文化典故、古建筑等都有很多了解。

原来白居易的大哥白幼文曾在浮梁任主簿,白居易在书信中常称他为浮梁兄。父亲去世后,白居易靠大哥资助学习和生活费用,因此经常往返于洛阳和浮梁之间。他在《伤逝·远行赋》中写道:“我弟与官居浮梁,以微薄俸禄供养。他们命令我付钱买米回家。”

公元818年,白幼文病逝,白居易深情地写下了《浮梁兄颂》,表达了对长兄丧亡的悲痛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

“王献”浮梁因茶而兴。

穿过浮梁县古城墙,会看到一个巨大的广场。由瓷画碎片组成的隧道绵延300多米,讲述了浮梁从326年到1960年的千年故事。

一座红塔耸立在古城中,这是古代浮梁的唯一遗迹。我们仰望它,仿佛在仰望那历经千年沧桑的灵魂,想象它俯瞰着大街小巷的繁华市井生活,在远处的滨水码头挥舞着旗帜和条幅,它也见证了人上楼空,野草的凋零…

一个浮梁的沉浮,也是浮梁茶的沉浮。

梁代浮茶历史悠久,始于汉代,盛于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从侧面反映出,早在唐代,浮梁就是中国古代的茶叶交易市场。当时商贾富豪云集浮梁,争购茶叶,追逐茶利。

据唐代宰相李继孚《元和县志》记载,浮梁“每年产茶七百万担,税一千五百余万元”,约占当时全国茶税四亿元的八分之三。唐王王符在《茶酒论》中写道:“浮梁在州,万国来求之”,可想而知当年浮梁茶的盛况。

历经多个朝代,浮梁茶经久不衰。汤显祖曾在《浮梁县新作大讲堂赋》一文中描述浮梁茶:“今浮梁之名,天下第一,幕清而美,是薄者……”

富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周边的皖南、浙西、闽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又因为长江的优势,水运发达。因此,浮梁不仅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茶叶产地,也是主要的茶叶集散地。

“浮梁为朝廷贡献了重要的税收,当年的经济地位就像现在的百强县。所以浮梁县的等级高,有五级,比一般的七级高很多。”励信才说。

文化学者胡平在《瓷器上的中国》一书中也描述了唐宋时期浮梁县的地位。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全国设县1573个,分为红、都、望、紧、上、中、下七类。京都由赤县统治,北京旁边的城市是蓟县,其余的就看户口多少和富裕程度了。宋宣和四年(1122年),全国设县1234个,分为红、都、望、紧、上、中、中、下、下八等。分类标准大体与唐相同。没有地理优势的浮梁,在唐代被列为郡,到了宋代,前移至京畿之旁的王献郡。

吴品县政府并不是唯一的浮梁,但像浮梁一样延续吴品一级一千多年是非常罕见的。据《浮梁县志》记载,清同治十年(1871年),浮梁县令李嘉瑞甚至在戴华陵的称号上加了四个头衔,并在浮梁县正殿上加了十个记。

今天我们看到的浮梁古郡府,是青岛光年间重建的,占地5万多平方米。走在其中,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威严。古代县衙墙上的一块展板,介绍了从唐到清各个朝代的茶税征收规定。清朝的茶税很大一部分来自出口。1886年,茶叶出口占当时清政府对外贸易总额的80%。在对外贸易中,浮梁产的茶叶与安徽祁门、东至等县产的红茶因品质相近,统称为祁宏。

大起大落生不逢时,先人有后代。

从清末开始,《浮梁史》的写法由强变弱。1911年前后,浮梁县茶商约有200人。1936年,浮梁县有60多个茶叶品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当地茶叶品牌数量跌至低谷。

20世纪50年代,浮梁红茶经历了短暂的黄金期。当时国家抽调制茶领军人物黄崇涛、潘国泰等人,研制的一级功夫红茶“福鼎”出口苏联,被鉴定为“祁宏珍品”,至今仍为茶界所称道。

王永峰浮梁工夫红茶非遗传承人,师从黄崇涛学习制茶。他一边泡茶一边给我们解释。1870年前后,制作黑茶的艺术开始流传到安徽祁门、江西浮梁等地,浮梁很快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领先的黑茶产销县之一。其中,浮梁“天香”茶叶生产的工夫红茶荣获巴拿马国际和平博览会金奖。

说到在王永峰时代如日中天的“福鼎”,满是自豪。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吨“福鼎”红茶可以换几十吨钢材,开创了浮梁、祁门并列为上品红茶的时代。

关于“伏钉”这个名字的由来,王永峰说,以前工人为了节省时间,把“伏”这个偏旁省略,写成“伏”;“钉”的“金”字来源于用五行显示茶叶的等级。“金”是最好的等级,“丁”是第四批,是当年研制成功后发往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的茶叶批号。

可惜到了60年代中期,“伏钉”的制作技术被废弃,很多制茶人改行。鼎盛时期过后,“福钉”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21世纪初,浮梁一些国有茶厂经济效益下滑,很多工人下岗。

目前,浮梁县有90多家茶企,全县茶叶产量约9000吨。与全国每年290万吨左右的茶叶产量相比,占比很小,但茶叶仍然关系到浮梁千家万户的生计。据统计,浮梁县常住人口约28万人,其中茶产业从业人员5万余人,全县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茶产业。

祖祖辈辈以茶为生的王永峰,高中毕业后离开家乡的茶园,外出谋生,开过服装厂和车队。十几年前,当他回到生意兴隆的家乡时,看到曾经名噪一时的茶厂正在衰落。清明时节没人要最好的茶叶,只能烂在茶农家里。一种说不出的悲伤涌上他的心头。

王永峰想起了父亲的遗言,“不要失去自己的家乡,不要失去自己的家庭,不要失去自己的祖屋。”除了赚钱还能做什么?经过半年的思想斗争,他萌生了重操祖业,复兴“福鼎”红茶的想法,于是跟随黄崇涛学习制茶技术,成为一名制茶师。

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福鼎”红茶被重新拾起并复原,于是王永峰被命名为江西省非遗项目“浮梁工夫红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王永峰经常在浮梁各产茶乡举办红茶制作技艺培训班,带动村民发展红茶产业,增加收入。

王永峰说,茶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不止一次:一次是长在树上吸收养分,自由生长,一次是采摘、凋萎、揉捻、炒制或发酵,再一次是成为芽叶特有的茶形,最后是第三次被懂茶的人冲泡、品尝、欣赏。他未来想做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浮梁茶的内涵,弘扬茶文化,保护浮梁茶文化从过去到未来的活水源。

先有浮梁县,再有景德镇。

其实浮梁县是景德镇之母。直到公元1004年,宋真宗把自己的爵位“景德镇”给了昌南,归浮梁县管辖。这就是景德镇的由来。梁和景德镇经历了行政隶属对等的历史变迁,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几经调整,才成为今天的样子。

富县离景德镇只有20分钟车程,但他们性格不同。梁浩儒注重启蒙,文风鼎盛。古代书院遍布城乡。清代诗人凌汝勉以“门前箩筐悄悄过,十家读九本书”形容浮梁重学重教的浓厚风气。颜真卿、柳宗元、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徜徉在浮梁的植物和山水之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景德镇几乎把全部的生机和活力都积聚在了瓷器行业,鲜有人因著书立说或科举考试中了名。明朝嘉靖年间,只有一个人因为柯家而做官。胡平认为,与历史上景德镇是移民城市不同,浮梁是典型的农耕农耕社会。换句话说,浮梁人才是景德镇真正的原住民。

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景德镇以瓷器闻名,但长期以来一直归浮梁县管辖。按照今天的说法,景德镇曾经是浮梁的工业园区,但这个园区只搞一个行业——陶瓷,延续了几千年。

道莲,历史上工匠精神的代名词。正如明代科学家宋在《天工开物》中所描述的,“72只手才能做出一件产品”。它不仅关乎景德镇制瓷的精细分工,更关乎冶炼陶瓷的匠心独运:一个普通的杯子有72道工序,其中陶土只炼,毛坯只拉。画家不染就画,染了就不画。很多工匠一生只做一道工序。

每年生产2万件瓷器,经过精选淘汰,还剩2000多件,淘汰率80%以上。2007年被授予“御窑”商标使用权的御窑工艺传承人向元华认为,这种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和对极致工匠精神的追求,才是景德镇的根和魂。

“匠从四方来,物成天下。”清代浮梁县令沈的这两首诗广为流传。但遗憾的是,历史上,徽商和粤商是景德镇瓷器在世界各地的主要销售者,正如景德镇人蓝璞在《景德镇陆涛》中所记载:“洋器(海外订单)专销外国,许多商人是粤东人。”

放眼世界,以瓷为媒,如今的瓷都已经与全球72个国家的180多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

茶,在炎热的岁月里沉浮;瓷器,在炽热的窑火中闪耀。茶与瓷的联姻,充盈着中国古代文人的诗意生活,给在这里工作的人们以生活的希望,让浮梁这颗文化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走在长江畔,看着这座还在成长的城市,我们仿佛看到了瓷茶文化的千年传承像涓涓细流汇聚成河,随着时代的脉搏从远古涌动到未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0446.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9月 6日 23:51
下一篇 2023年 9月 7日 08: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