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明天是8月22日,农历七月初四,就到了夏天。二十四节气说,“现在是七月中旬。停,停,暑气止于此。”到了酷暑,酷暑真的会停止吗?巧的是,那天是今年七月初七。如果时光倒流到唐宋时期,这几天家家都在忙着迎接七夕。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钟奎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钟奎(翻拍)
酷暑过去两天,三伏天就结束了。
古人判断一年中酷暑何时结束,主要依据两个时间点:一是酷暑,二是酷暑的结束时间。如果这两个时间点都过去了,就可以确定酷暑真的要结束了。
今年三伏天,第一伏从7月16日开始,最后一伏到8月24日结束,一共40天,8月25日才出。也就是说,酷暑过后两天,三伏天就要结束了。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凉爽的天气即将到来,我们可以在家休息。
巧的是,那天是今年七月初七。如果时光倒流到唐宋时期,这几天家家都在忙着迎接七夕。
据宋代元老《东京梦中华》记载:“七夕前五日,车城满大街都是罗绮。荷花未开时,人们爱做双头荷花,玩一会儿,带回来,路人往往爱不释手。……儿特新妆,争美。”
七夕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2000多年。七夕自汉代以来就是一个节日,而这一天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都是女孩子,而且这个节日的内容也主要是乞讨技巧,所以人们也把这一天称为“乞讨技巧”或者“女儿节”或者“七姐妹节”等等。
“七”和女人关系很深。
七夕的“七”和织女星有关系。“七”和“七七”这两个数字也与女孩和女人有很深的关系。
《诗经·潇雅·大东》有诗句说:“你是一个织女,和你一起度过七天。虽然是七,但不是报纸。”意思是:“织女星有三个角,一天忙七次。我虽然忙着来回走动,却织不出好的花样。”(程军营译)织女星有三颗星星,它们每小时移动一次,从早到晚移动七次(石矛到酉时)。所以叫“七香”,所以织女星确实和七数有关。
在《周易》的象数中,七是占卜的对立面,是西方、秋天、少女的象征。秋天在七月,七月初七是第七天。如果把这一天定为人间少女向织女讨招的节日,那是理所当然的。
另外,古代有“七女八男”的说法。所谓“七女八男”,就是女性每七年,男性每八年,都会有一个明显的生理变化。《黄帝内经》说:“女才七十七。”所以“七七”与女性息息相关,这个数字是人类繁衍的象征。所以,把“七七”作为女性的节日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七夕习俗中,女孩乞巧、孩子穿新衣、卖“磨饮乐”(儿童泥人)是古代“七七”观念和生殖崇拜的反映。
三种说法都有点牵强。
那么,你为什么要在七月七日向织女求教呢?由于《西京杂记》、《四人月令》等最早记载七夕习俗的文献并未说明原因,后人推测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说法一:在古代,古人把太阳、月亮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称为“七曜”,牛郎星是“七曜”运行的起点。《韩曙·田文志》说:“牵牛花始于日月五星,历为三起之始。”七夕是一个月的第七天,是一天和一个月在数字上相遇的日期,所以牛郎织女相遇的日期也定在七夕。
点评:这种说法太空笼统,不能解释古人为什么把七夕当成“女儿节”。
话说:古代民间把正月、二月二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这些“重日”列为吉日,认为这些日子是天地相交、天道相通的日子。因为“七月七日”与“妻子”谐音,也与“吉祥”谐音,“七月七日”的意思是“双吉祥”,所以“七月七日”就成了与女性有关的节日。
点评:这也不成立。七夕的主要参与者是未婚的女生,而不是已经结婚的。用谐音词解释“七七”只是表面文章。
说法三:《神仙眷侣》中,女主角是“七仙女”。在古代天文学中,“七仙女”指的是女子宿所供养的七颗星星。《松石·田文志》说:“撑七星篮,是旺桑之器,主劝蚕。”织女星虽然和篮子里的七星不是一个星,但对于凡人来说,也和蚕织有关,两者是可以混淆的。因为负责蚕纺的旅社星星数是七颗,所以人们把七夕节当成了女人的节日。
点评:这种说法也有些牵强。虽然和织女星象征意义中篮子里的七颗星掌管养蚕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古人并没有必要把织女星替换成牛郎星隔河相望,牛郎织女的故事和神仙眷侣也不是一回事。
来源:广州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30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