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有哪些(关于唯物史观的问题)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有哪些(关于唯物史观的问题)——读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费尔巴哈一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本思想内容丰富的书。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创立了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真正的科学,在当时发生了巨大的革命性变化,这在本书中表…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读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费尔巴哈一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本思想内容丰富的书。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创立了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真正的科学,在当时发生了巨大的革命性变化,这在本书中表现得很清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并论证了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社会意识的原理,指出了生产方式在人的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最普遍的客观规律;这本书已经包含了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并对历史上先后更替的各种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作了简要的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时指出,政治思想上层建筑最终是由历史发展各个阶段存在的经济关系决定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了国家的作用,指出国家是经济统治阶级的权力工具。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阶级斗争和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1]

一,历史背景:意识形态的思想渊源

在马克思看来,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本质上是本质关系的颠倒和扭曲,是虚假本质和真理表象的集合。它作为统治阶级特有的意识形态,生产和控制着它所生活的社会的一切价值和意义,欺骗和支配着社会成员的思想,以掩盖统治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特殊利益。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特雷西在其论著《意识形态要素》中提出的,试图为所有思想的产生提供一个真正科学的哲学基础。[2]它最初是在欧洲启蒙运动中作为实证科学的代表出现的。拿破仑称帝后,发现大部分欧洲哲学家都在批判他。骄傲的拿破仑轻蔑地称他们为“思想家”。后来在用词上,“意识形态”偶尔会表现出负面含义。被拿破仑命名为“脱离政治权力现实的抽象思辨理论”,以消除其共和政治理念对拿破仑在法国独裁统治的潜在威胁。拿破仑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使得最能代表积极精神的“意识形态”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抽象的、空想的、代表政治斗争武器的意识形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爆发哲学革命。年轻的黑格尔派强烈主张意识形态。在他们批判宗教观念的过程中,意识形态被他们吹嘘和设想为一种可以“反对现存现实世界”的革命力量。直到马克思彻底清算了这一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新唯物主义”,人们对意识形态的认识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总之,马克思抛弃了自拿破仑时代以来就被涂上了否定色彩的意识形态,从“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角度重新解释了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变化,从而为摆脱统治阶级的精神支配,建设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

在形式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并指出“这些是一些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3]。这一论证表明,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人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还考察了历史发展的四个因素,即从社会结构的四个要素出发,进一步论证了唯物史观的前提。一切人类存在的第一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前提,是生活资料的生产。第二个事实是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即新需求的生产。第三个历史关系是人口生产,即再生产。历史的第四个因素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4]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现实的个人”时,总是把个人置于他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考察这种物质生产活动所造成的物质生活状况,这就为唯物史观确立了现实前提和出发点。正是从这个前提出发,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整个理论体系。

2.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在形式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命题[5]。马克思认为,人是自己观念和思想的生产者,人的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社会性的。人的意识是随着物质生产和交往的发展而发展的。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只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关系的概念表达,谬误和幻想也是存在的反映。马克思提出的“意识决定生活,但生活决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的独到而深刻的表述,进一步论证了唯物史观的实质。这一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制定新世界观的出发点和归宿,所有唯物史观及其基本原理都是从这里叙述的。

3.阐述了交往、劳动和分工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详细分析了交往、劳动和分工对人类历史至今的影响,考察了近代大工业到来后生产和交往发展的特点,科学预测了交往和分工对人类历史持续影响的前景和方向,特别是提出了以族际交往为基础的“世界历史”理论,分析了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原因、其影响的形式和过程以及“世界历史”的走向。

在形式上,马克思恩格斯首先考察了原始社会以来人类交往和分工的发展,充分肯定了交往和分工对人类历史的意义,指出“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上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深入地分析和考察了近代大工业诞生以来生产、交往和分工发展的特点,提出随着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生产时代的到来,“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的活动范围在扩大, 而各民族原始的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和交往以及交往自然形成的各民族间的分工而被消灭得越彻底,历史就越会成为世界历史”。 [6]“从历史到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某种‘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某种形而上学怪胎的纯粹抽象行动。每一个过着现实生活,需要吃喝穿的个体,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7]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民族间交往的普及,是推动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普遍交往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互动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动力。以大机器为标志的现代工业化的发展,是推动历史日益成为世界历史的最根本的力量,“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和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都依靠整个世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因为它消除了过去各国自然形成的闭关锁国状态”[8]。

4.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作为生产关系的范畴,它本质上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发展这一极其重要的原理,在理论表述上往往表现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辩证法。马克思从各种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物质关系,从物质关系中划分出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是一定所有制形式下的交往形式,即“过去所有历史阶段中同时受到生产力制约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9]。

在进一步讨论生产关系的时候,也是和生产的分工和所有制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和历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关系的辩证历史分析中指出,只要人生产了自己的生活,就会立即表现出双重关系。因此,只有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社会,才能真正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人们的生产力总和决定了社会状况”[10]。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已经被适应更发达的生产力,从而适应个人独立活动的进步方式的新的交往形式所取代;新的交流方式会再次成为枷锁,然后被其他交流方式取代。因为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这些条件都是与同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11]。这样,一切历史矛盾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而历史上各种矛盾的解决,归根到底就是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5.论述了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出发,把市民社会定义为生产关系的总和,从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上升到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只有从经济基础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和阐明上层建筑各部分对经济基础的动态反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集体分为生产力、社会条件和上层建筑三个基本要素,并对它们的关系作了如下分析。“这种历史观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来阐述实际的生产过程,理解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交往形式,即不同阶段的市民社会,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把市民社会描述为国家活动,同时阐明与市民社会不同的各种意识。当然,这也可以完整地描述事物。”[12]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现实的人从事实践活动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考察了他们的物质生产过程和物质交往过程,进而考察了他们的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过程。系统地反映人类现实的客观历史进程,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以自身的客观存在形式揭示出来。

三,唯物史观的现实意义

《形式》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是唯物史观基本形成的标志。第一次全面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把社会主义理论奠定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它颠覆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将抽象的人性具体化为科学现实中的实践活动,深刻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探索了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预言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这些以形式提出的唯物史观的原则和思想,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度和广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中明确强调新时代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决定性阶段,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新境界的结论。当前,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从形式上阐述唯物史观思想,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加强思想建设,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我们社会主义道路不偏离的保证。“意识形态”用“形式”来阐述,意识形态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位置。在阶级社会里,所有的意识形态都企图把自己阶级的特殊利益主张为整个社会的普遍利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每个时代的主导意识形态。也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精神力量。无产阶级要牢牢把握和坚持自己独特的意识形态,才能形成独特的无产阶级意识。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他们的船和枪野蛮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

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引起了马克思的极大关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马克思写了十几篇关于中国的通讯,向世界揭露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真相,为中国人民讨回公道。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甚至给自己的新中国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

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当旧农民战争告一段落,没有触及封建基础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阴谋破产的时候,十月革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送到了中国,为正在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奋斗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在这一历史大潮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肩负民族复兴历史重任,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间奇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和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车站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已经被铁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说到底就是马克思主义。[1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农民对理想信念不够了解,需求不高。他们认为物质利益的增长能给他们带来明显的量化感。更有甚者,党员中的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也受到蛊惑,开始出现动摇信仰、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行为。[14]要牢牢把握思想领导权,警惕农村历史虚无主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凝聚灵魂。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发展为了人民。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式》中指出,强调“现实的个人”不是抽象的,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相互交往和合作的、进行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已形成的共同体。“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人民的决定性作用,高度强调了人民的历史地位和创造作用。

人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时代问题,我们需要重视人的作用。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解放人民是马克思一生的追求。必须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人民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汇聚起团结统一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伟大的历史业绩。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更加受到重视,并被提升到国家治理的新高度。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把人民的立场上升到了最新的位置,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以人的发展定位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凸显了党中央立足人民当家作主的出发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重要原则和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又在“形式”上彰显了“现实的个人”和人民的力量。

3.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式》一书中指出,任何社会都有不可避免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无论哪种社会形态,都必然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生矛盾,表现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基本矛盾,制约着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前进。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内在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形态。

换句话说,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形态的变化。如果相互适应,就会维持当前社会形态的稳定发展。反之,社会就会发生动乱甚至革命,以打破旧的社会形态。在社会基本矛盾的指导下,有不同的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变化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突出社会问题的影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一定发展阶段还不是很和谐。只有正确认识和理性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才能为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制定合理适用的方针政策。

要振兴民族,必须振兴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还是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还是在农村。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潜在后劲在“三农”,迫切需要扩大农村需求,平滑城乡经济周期;为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基金会以“三农”为支撑。稳定农业基础市场,守住“三农”根基,刻不容缓。党中央认为,新的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仍然极为重要,必须抓紧抓好。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15]

参考资料: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2。

[2]杨声生。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J].哲学研究,1997,(9):41-4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1-3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8。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81。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2。

[13]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07-01)[N]。《人民日报》2021-07-01(002)。

[14]郭。历史虚无主义对农村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对策[J].创造. 2021,29 (05)

[1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16〕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1-04(01)。

[17]孙锦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18]陈丹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及其现实意义[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8。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6499.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11月 27日 16:00
下一篇 2023年 11月 27日 16: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