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在正式看这部电影之前,光看电影名字,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是又一部和我一样典型的好莱坞大片,充满了无数次渲染的爱国梦想和英雄场景。
影片一开始就完美复制了许多好莱坞警匪大片的经典故事:第一个出场的是一名中年仍情绪低落的警察。
很显然,这个由马克·沃森·伯格扮演的角色将会是电影的主人公,也就是自带光环走出来的所谓英雄。之后,一对年轻夫妇、一名年轻女学生和一名年轻男警察、一名与父母视频的中国男子、一个穆斯林家庭和一名勤奋的老警察将陆续登场…
这些角色在电影的开头没有交集,所有人似乎都在度过他们平凡的一天,直到波士顿马拉松的开始,这将他们所有人联系在一起。
也是从这里,我突然意识到,这不是好莱坞式的动作片,而是以2013年波士顿恐怖袭击为背景的纪录片。
一部出人意料的电影佳作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爱国者日选择同时发布正义联盟这个吸引眼球的超级英雄集合都是非常不明智的。这场毫无悬念的决斗在开始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胜负。
尤其在中国观众眼中,相比充满爆炸式打斗场面和特效渲染的《正义联盟》,它既没有大场面,也没有额外的特效。单纯依靠叙事取胜的爱国者日,更是可见一斑。
相信这也是这部电影上映时很多观众最终选择不看的原因。但是,若干年后,我要说,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爱国者日,比混乱的正义联盟更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经常有人说主旋律作品是中国的特产,相信爱国者日可以改变很多人内心的看法。这部作品不仅夸大了现在备受质疑的美国梦,还赢得了很多观众的支持和认可。
《爱国者日》在美国上映时,烂番茄的新鲜度是79%,影评人的专业评分更低,只有6.9,但观众对影片的喜爱度达到了90%。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爱国者日选择设置一个虚构的警察角色作为整部电影的主角,将电影中的很多角色和线索串在一起,显然让电影的主角有了太多的光环。
但叙事节奏和人物内心刻画上的缺陷,使得这部电影注定不会成为专业媒体眼中的经典佳作,整部电影只能说达到了及格水平。
但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一个真实的事件,一群好莱坞巨星,一个基本上是网络的电影故事,无疑赢得了很多人的心。
当然,影片之所以能获得良好的观众口碑,也与《爱国者日》的片名和立意密切相关。
PatriotsDay的英文名是“Patriots Day”,意思是“爱国者日”。所谓“爱国者日”,是指每年4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也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纪念日。
在这一天,美国会举行许多纪念活动,包括著名的波士顿马拉松。然而,近年来,随着美国社会矛盾的不断出现,这一天也成为人们表达对政府抗议和反对的日子。
因此,几年前的这一天发生在波士顿的恐怖袭击事件,对于今天的美国人民来说,无疑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
方显然知道,对“美国梦”充满疑虑的普通人需要精神上振作起来,所以整部影片力图刻画普通人面对恐怖袭击不屈不挠的性格。
影片的高收视率有力地证明了这种“以小见大”、“虚实交织”的叙事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还原真实
2013年4月15日,正当第117届波士顿马拉松赛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两声惊世骇俗的巨响结束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两枚炸弹在终点线附近爆炸,造成3人死亡,183人受伤,其中包括在波斯顿大学学习的中国学生吕令子。
事件爆发后,FBI和当地警方通力合作,迅速将这起危害极大的治安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26岁的塔米尔南·沙尼耶夫和19岁的约卡·沙尼耶夫兄弟很快被确定为嫌疑人,第二天就被开枪逮捕。
基本上,整部电影都是对当时发生的真实情况的重新解读和还原。
除了马克·沃尔伯格饰演的警察英雄是虚构人物外,影片中其他人物基本都有真实的原型,实际的爆炸场景在影片中得到了高度的还原和再现。
如果说这一切只能算是一部纪录片的基本要求,那么影片所采用的多线叙事结构则前所未有地衬托出了影片的精彩和张力。
影片一开始就从几个人物的变化中明确了多线叙事结构的基本架构。
不同人物的不同观点和立场在剧情的不断发展中相遇和碰撞,使观众对整个事件从爆发到结束的全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创作团队的努力下,观众不再只是单纯的旁观者,而更像是事件的见证者,对那些在事件中受到伤害的人的经历感同身受。
举个例子,那对年轻夫妇原本只是当天马拉松比赛众多观众中的一员,但无情的炸弹让他们身受重伤,最后不得不面对双双截肢的残酷现实。
比如一个50多岁的老警察局长独自与恐怖分子对峙并交火。和蒙丹,一个在追捕恐怖分子中给予重要帮助的中国学生。
正是这些角色的存在,让这部电影更真实,更能深深震撼人心。
人间真情
如果说《壮志凌云》让美国海军的正面形象深入人心,那么这个爱国者日则让美国人民认识了身边那些始终坚守岗位的默默无闻的警察和官员。
整部电影中,没有好莱坞大片中常见的贪官,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剧情反转。只有真正的城市,真正的普通人。
很多人可能会说,危机时刻第一个冲在最前面的警察,一定是一个无所畏惧的硬汉,但电影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
那些后来被称为英雄的小人物,不过是和我们有骨肉的普通人,也可能是儿子、丈夫或父亲。
所以,当马特·达蒙饰演的警察从爆炸中回到家中,紧紧抱住妻子痛哭的时候,观众才得以从新的、真实的角度重新认识主人公这个普通人。
他们也害怕死亡和损失,但为了公众的生命安全,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冲在了前面。与他们后来的英雄壮举相比,他们克服恐惧的勇气和决心实际上更让人钦佩。
在越来越不相信人间真情的今天,影片真实地再现了一对在事故中失去双腿的夫妇,在命运的磨难面前永不放弃,努力活下去的感人故事。
他失去了双腿,她失去了双腿,他们会在醒来的第一瞬间焦急地询问对方的生死,会在看到对方的那一刻紧紧拥抱在一起,说:“和你在一起真好!”
电影里也有这样的场景。爆炸发生后的第二天,因爆炸不幸身亡的8岁男孩的尸体终于被移出事故现场。
在场的所有警察和事故调查人员都在这一刻停下手中的工作,向他默默敬礼。
爆炸发生后,小男孩的身上可能会留下能直接证明爆炸具体情况的炸弹碎片。为了防止现场被破坏,他的尸体不得不在冷爆炸现场过夜,直到初步调查完成。
可以说,这个不幸离世的小男孩,也是最终将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绳之以法的幕后英雄和“英雄”。
在美国众多流行文化符号中,超级英雄是最为人熟知的一个。但在突如其来的爆炸中,我们没有看到电影中所谓的超级英雄,而是比超级英雄更勇敢的波士顿人。在爆炸发生的第一时间,很多普通人没有忙着逃跑,而是选择留在现场抢救伤者。
当警察找不到暴恐分子时,是老人主动报警,为了能成功抓获匪徒,他拼尽全力冲上前去。
正是因为这些不是超级英雄却比超级英雄更优秀的普通人,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元凶才在第一时间被绳之以法。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23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