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现在,帕金森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中老年人“第三杀手”。帕金森病患者有三个核心症状:静息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
帕金森更喜欢谁?
生活中,我们感觉帕金森病患者随处可见。其实也是比较有原则的,喜欢谁不喜欢谁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一个
人种
帕金森病最喜欢白人,其次是黄种人,最不喜欢黑人。
2
年龄
帕金森病喜欢年纪大的人。研究发现,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据流行病学统计,帕金森病在40岁以前很少发病,但在6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
在中国,超过1%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帕金森病。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患病率约为1.7%~2%,而70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患病率可达3%~5%。
据科学测算,如果全世界人的寿命持续增加,预计到2030年将有900万帕金森病患者。
三
性别
帕金森病患者多为男性。国外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男女比例为3:1,但具体原因尚不清楚。
四
环境
许多研究表明,接触杀虫剂和除草剂会增加帕金森病的风险。
五
遗产
医学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家庭的亲属比正常人发病率高。至于有明确家族遗传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遗传问题,发病年龄往往早于50岁。
还有一些原因你可能根本想不到,比如用井水,食物中铁锰含量增加,吃高脂肪食物等等。
然而,到目前为止,尚不清楚帕金森病的偏好与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有多强。医学家普遍认为帕金森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八个名词带你认识“帕金森病”
从来没有一种疾病像帕金森病一样有这么多专门术语,比如假面、路标手、慌张步态等。即使是老年帕金森患者,也经常困惑。
一个
摩擦震颤
用来形容帕金森病患者的手抖,即拇指和屈曲的食指抖得像搓药丸。其特点是休息时出现或明显,暂时受意识控制但不持久,积极运动时停止或缓解,疲劳、兴奋、紧张或焦虑时加重,入睡后消失。
2
面罩
因为帕金森病患者面部动作迟缓,面部肌肉僵硬,表情减少。微笑和转动他们的眼睛是非常困难的。整张脸看起来像戴了一个面具,所以叫“面具脸”。
三
手路标
当我们把手肘放在桌子上,前臂垂直于桌子,尽可能放松前臂和手腕的肌肉时,正常人的腕关节和前臂会屈曲90°左右。而帕金森病患者由于肌肉紧张度增加,手臂保持伸直,就像铁路竖立的路标一样,被称为“路标”。
四
夸张的步态
帕金森病患者典型的行走姿势称为“惊恐步态”。帕金森病患者姿势异常,平衡障碍。当他们走路时,他们的重心向前移动。它们出发后,以极小的步态向前狂奔,而且越走越快,以致不能及时停下来或转弯,仿佛处于惊恐之中,故称“惊恐步态”。
五
冻结步态
指帕金森病患者在试图行走或前进时,步伐短促、突然终止或明显减慢。通俗地说,就是患者突然出现双脚被卡住或吸到地上,抬不起脚,动不了,犹豫要不要下手。一旦冷冻解除,他的行走将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六
症状波动
是指帕金森病患者用左旋多巴治疗后的远期并发症。临床上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剂量末现象和通断现象。
剂量终了现象是指在每次左旋多巴剂量结束时(服用下一剂量左旋多巴前),可预见的帕金森症状逐渐重现,表现为左旋多巴的获益时间≤4小时,也可能在服用左旋多巴的时间间隔增加时出现。
开关现象是帕金森病患者后期的症状波动,多见于病情较重的患者。与用药时间和血药浓度无关,不可预测。症状在突然缓解(台上)和加重(台下)之间波动。这样的波动可以在一天或几天内反复出现,变化的速度非常快,就像电源开关一样。
七
异常症状
是指帕金森病患者长期使用多巴胺制剂后出现的一种无法控制的异常运动。患者从不能运动(帕金森病患者的原始症状)走向另一个极端:运动不受控制,表现为躯干和四肢不自主或舞蹈样活动过度或肌肉肌张力障碍。它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运动障碍:服药后药效高峰时出现的运动障碍或肌张力障碍,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形式。
2.剂量末期运动障碍:也称为更年期运动障碍或肌张力障碍。在每剂左旋多巴疗效消退时出现,尤其是腿脚痉挛。
3.双相运动障碍:以上两种运动障碍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难以处理。
八
左旋多巴的“蜜月期”
多数帕金森病患者,在左旋多巴辅助治疗后,症状会有明显改善,效果往往会持续数年,形象地称为“蜜月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左旋多巴的疗效会下降,约50%的患者会出现运动障碍和症状波动,给帕金森病的后期治疗增加了难度。
“以花抓手”,手要灵活。
帕金森病的三大核心症状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活动,所以帕金森病患者的手成为了“重灾区”。这种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和手术。除此之外,日常锻炼也很重要。在这里,我推荐一套“抓花手”来治疗帕金森患者的手部。
1.数数你的手指,把手弯成拳头。手指一根一根伸直,直到全部张开。准确完成每个动作,由慢到快,反复练习。
2.双手击掌,双手自然伸展,掌心相对完成每个拍击动作。根据自身情况注意双手间距。可以试着从一个手掌间距开始,逐渐增加间距的长度,由慢到快,锻炼双手的协调性。
3.练习指向。双手放在眼前,五指一指一指。根据自己的情况,动作由慢到快,或者可以从单手练习开始,逐渐转入双手练习。
4.双手握拳并拉伸双手弯曲成拳形,然后充分拉伸手指,由慢到快,确保每个动作都符合要求。
5.练习张开和合拢手指。双手平放在眼前,五指分开伸展,然后收拢合拢。可以双手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左右手轮流做。
6.练习交叉手指。双手放在身前,手指放松,逐渐拉近距离,让手指穿过对侧手指间隙。注意手掌间距,根据自身情况从短距离开始逐渐加大间距。
7.腕关节活动。手掌自然合拢,以腕关节为中心点,双手由前向后完成动作。
每组可做5 ~10个练习,每天两次。这套“抓花手”操作起来很简单。只要持之以恒,多加练习,一定能提高双手的灵活性!
来源|老年健康新闻
作者|吴玉富北京老年医院帕金森医院主任、主任医师
审核|国家卫生科普专家库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陈彪
国家卫生科普专家库专家
罗本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策划|谭佳王俊聪
编辑|陆益民游颖康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17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