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今天是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3月25日),也是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因为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儿童的头号杀手,而春季儿童安全事故高发。因此,1996年,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通知》,并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对于家长来说,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应该从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开始。一个好习惯会让你受益终生。习惯是一种自动的条件反射,是指一种不需要反复思考、反复选择的“自由”行为。习惯成自然,放松就是其中之一。
数据显示,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校园安全涉及青少年生活学习中的20多种安全隐患:食物中毒、运动损伤、网络交友、交通事故、火灾危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害、艾滋病等。安全领域的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可以避免80%的意外伤害。
孩子应该具备哪些安全知识?
以下五个方面的知识一定要留给孩子。
一、防火知识消防安全知识是孩子最需要学习的东西之一。据统计,平均每年由儿童引起的火灾超过35000起,其中约8000起发生在家中。在所有的火灾事故中,15%到20%的受害者是儿童。教授消防安全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火灾事故造成的伤害。
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会遵守交通规则。一起准确识别红绿灯,走在路上走人行道;对于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走在道路的右侧。在没有交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不要和机动车争道。雾天、雨雪天,最好给孩子穿上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机动车驾驶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做好安全措施。注意骑行安全。在中国,孩子12岁以后才能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而且要遵守交通规则,在慢车道骑。
三、安全用电知识无知儿童因家用电器和用电引发的事故高发,所以教孩子用电常识非常重要。
平时要给孩子解释乱动电器的危害,经常提醒孩子不要用硬物,尤其是金属物去挖插座。让孩子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会导电。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所有的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告诉他们千万不要用这些工具直接接触电源。同时,让孩子明白,水也是导电的。所以电器要注意不要沾水,用湿手摸,用湿布擦。
四、个人安全知识不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孩子的书包或校服上,不要轻易让陌生人知道孩子的名字。平时和孩子一起编个暗号,比如《功夫熊猫》《奥特曼》。只能告诉家人或者信任的人,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所以,即使你忙得走不开,你也可以让别人来接你的孩子。因为有“联合代码”,可以给孩子更多安全感。确保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不要让孩子把家庭住址、父母单位、父母电话等信息告诉陌生人。防止人身伤害和欺诈案件。
动词 (verb的缩写)网络安全知识家长要陪孩子健康上网。比如孩子在网上通过与同龄人的交流找到自己,这种交流需要正确引导。带领孩子做很多有益的思考,学会识别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因为在网络世界里,小说可以被包装成事实,性猎人可能会把自己伪装成“朋友”,我们对网络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准备去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网络的伤害。平时也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些网络上的热点问题。而且要注意预防儿童网瘾的发生,避免网络对儿童身心健康和安全的侵害。
近年来,不断有儿童受伤的惨痛事件报道,无论是人为事故还是自然灾害,都给孩子本身和整个家庭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痛苦记忆。
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我们呼吁大家关注儿童安全教育,希望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齐鲁晚报-齐鲁一点记者翟衡水制作的第1期《节日研究》,参考:《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教育部。2013-03-25,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内容由一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一号立场。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15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