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说起郑板桥,我们都很熟悉他。他是清代著名的画家和作家。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季不谢之兰,万古长存之竹,千古无敌之石,千古不变之人”。他的诗、画、书法被誉为世界“三大奇迹”。那么,如果你不是傻子,为什么会说出“难得糊涂”这样的名言呢?
据说“难惑”二字写于山东莱州云峰山。有一年,郑板桥专程来这里看郑文公纪念碑,流连忘返,天黑了,只好住在山上的房子里。一位彬彬有礼的老人欢迎他进入房间,他们开始谈论这件事。
这个老头自称“傻老头”,但说话很好听。方桌大小的砚台陈列在他的房间里。这块石头很精致,雕刻得很好。知道了郑板桥的名字,老人让他在砚台背面刻字。郑板桥认为这位老人一定有一段历史,所以他笑了,并取了“糊涂老人”的名字。他大笔一挥,把这本传世的《稀糊涂》留在了墨宝,然后用“康熙秀才雍正举人甘龙进士”的印章。
▲郑板桥的竹石图片
因为砚台比较大,所以还有砚台面的空间。郑板桥请老人写了一篇后记,想了一会儿,然后写道:“一块漂亮的石头很难得到,尤其是一块坚硬的石头,从漂亮的石头变成坚硬的石头就更难了。美不如中固执,藏个野人也进不了富贵之门。”随后,老人又取了一枚印章,在签名处轻轻一盖。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一句话:“大学考第一,农村考第二,宫考第三”。
郑板桥看到他是一个退休官员时感到震惊,然后他感到惭愧。虽然他出身秀才,但他的能力不如进士。感受到这一点,郑板桥在空的间隙又写道:“聪明很难,但迷茫特别难,从聪明变迷茫更难。退一步讲,这会儿你就安心了。”
▲郑板桥《墨笔竹石图》
老人一看,哈哈大笑,说:“真是贵人秀才。”而郑板桥也若有所思,低头笑而不语。小屋老人回来后不久,郑板桥挂了他的印章就走了,躲在城里,放弃了他的官职,四处游荡。从此,他以书画为生。有人说:“外表聪明,内心愚蠢。”:外愚内智,大智也。据说是郑板桥的“罕见的困惑”。”
其实真正的强者总是遮遮掩掩的,就像故事里的老人一样。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普通,很迷茫,但其实锋芒毕露,大头,大方,不拘小节。
郑板桥水墨竹画赏析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