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周易》成语与中华民族精神
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被誉为“多经之首”、“六艺之源”。千百年来,人们习惯于在《周易》中寻找答案,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家务事。在汉语中,有200多个成语来源于《周易》。这些成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如“自强不息”、“尊德”,堪称中华民族精神某些方面的经典概括,对后世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继续发挥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周易》中的习语“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就是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进、拼搏、奋进的力量源泉。
《周易》成语中,从“奋发图强,夜谏”、“锲而不舍”、“革故鼎新”等不同方面强调了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最突出的体现。中华民族以“吃苦耐劳”著称(《毛主席选集》第二卷第586页)。盘古开天辟地、神农尝百草、虞舜勤劳耕耘等古老的神话传说,彰显了中华民族勤劳的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艰苦的劳动,就不会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周易·干》中的“君子终日劳苦,若晚谏,则无咎”一语,浓缩成了的“勤而晚谏”。
习语的“恒心”来自周易家族,“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也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重要体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面临过各种风风雨雨,但从未停止对民族进步和发展的追求。可以说,正是这种“坚忍不拔”的性格,使中华民族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
《周易·杂》里有一句话,“变,让过去的过去;丁《乘新还》的记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后的“推陈出新”。这是对中华民族新发展理念的准确概括,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又一重要内容,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B)“慷慨和合乎道德”的宽容精神
宽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周易·坤》中的习语“仁德”说,“地势富庶,君子以德载物”,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它要求一个人要像大地一样厚重宽广,像大地一样承载和生长万物,在待人接物上要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周易》成语中提倡“殊途同归”。易经,祖籍慈下,有“天下大同,殊途同归”的记载,后来形成了习语“殊途同归”。现在我们用这个习语,泛指“走不同的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打个比喻,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得到同一个结果”。但其词源是主张不同派别、不同类型的思想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在共同的目标下实现有机融合。其实它表现了包容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烈的兼容意识。
(三)“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对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自古以来就有“和为一,一为多强,多强则强,强胜于物”(《荀子·知望篇》)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相信只要内部和谐团结,上下齐心协力,实力大增,就能一路走好。《周易后记》有“二人同心,利断金;一心之言臭如兰,这段话后来形成了两个成语:一个是“两人同心,利断金”,意思是两人同心,力大无穷,仿佛一把利剑可以斩断铜铁;一个是“金兰之友”,用来形容友谊深厚的朋友。这两个成语都强调团结的力量。
(四)“信豚鱼”的诚信精神
“诚”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内涵就是“诚实守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诚信被视为做人、立业、处世的根本。《周易·干》有“君子以德学”之说。忠,所以德也;说辞诚恳,所以你活在行业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习语的“言而有信”,告诫人们要重视文化教育,诚实做人。《周易》中还有另外两个成语突出了“诚”的内容:一个是从《周易中伏》“豚鱼吉祥,信豚鱼也好”这句话中提炼出来的“信豚鱼”,表示对猪、鱼这种微小的东西忠贞不渝,形容非常忠贞;另一个是《周易·干》中“闲邪守诚”一句话凝成的“闲邪守诚”,意为防邪守诚。
(五)“谦虚自律”的谦虚精神
“谦虚”是中华民族大力提倡的美德之一。《易经》六十四卦中的“谦”就是献给谦的美德。其爻“谦:谦让,温柔,君子之端”表明谦,德,善,善是可行的。《周易》中的成语主要涉及谦虚和美德,如“谦君子”、“谦自牧”、“谦敬而轻”、“大而谦抑”等。
《周易·钱》中有“周初六:谦谦君子,用之谓大川、吉。”项》中说,“要谦虚谨慎,但谦虚以自守”,后来就形成了“谦虚谨慎”和“谦虚以自守”两个成语。”谦谦君子”原意是非常谦虚有教养的人。后来语义发生了变化,才用来指那些假装谦虚,实际上很虚伪的人。”谦虚自牧”就是保持谦虚的态度,提高自己的修养。
“虚心淡”也来源于周易虚心。《易经钱》云:“谦而轻,谦而不过分。”孔《英达疏》:“君子谦虚而明大,小人谦逊而不可逾越。”意思是可敬的人谦虚,更多的表现自己的美德。
出自《周易·序》中的习语“大而谦之”,“大则不能利,大则可以谦。”后来用来指有一定学识、名望、地位或财产,对人能谦让的人。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在《周易》成语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周易》成语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必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文均来自网络,涉及版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