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亲人是今生无法回避的人。
血浓于水,亲情长存。
亲戚是人生中必然要参加重要婚礼和葬礼的人。
通过这种有亲人的生活,总会少一些孤独,多一些温暖。
但是亲戚家关系再好,在送礼的时候也要遵守这些规矩,这样才能让家庭更加和谐融洽。
01
富人给穷人送礼,以送礼的名义雪中送炭。
《红楼梦》讲的是贾府穷亲戚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的故事。
刘姥姥第一次迫于生计,放弃老脸,带着孙子巴内尔去贾府打秋风,厚着脸皮借钱。
王熙凤大发慈悲,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让一个丫鬟做衣服,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第二次,刘姥姥带着丰收的蔬果去贾府表示感谢。这一次,走出困境的刘姥姥更有底气了。她很乐意做一个“小丑”,陪贾母去花园吃晚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刘姥姥两次进大观园,作为“瘦骆驼比马大”的贾家,表现出极大的善意。
上至贾母,下至丫鬟们,都在送礼,送出自己的私人感情,尽可能多的给刘姥姥钱和东西,帮助她们。
就连贾宝玉这种“不问家务”的人,也求着一个品德高尚的妙玉给刘姥姥送礼,而不是把喝过的杯子扔掉,让她换点钱。
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刘姥姥一直铭记在心。
当她得知贾府被解雇,她带着巴内尔到监狱再次访问大家庭,不顾她年老体弱。她还到处打听被卖掉的二乔的下落,最后卖掉了她的土地,赎回了二乔。
“刘姥姥”成了整部小说中最有人情味的存在,就像一缕明媚的阳光,给贾府的深院带来了一道闪光。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像刘姥姥一样,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亲人。
除了亲戚,他们几乎没有朋友。他们要想办法,首先想到的就是亲戚。
不管他们明说不说,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他们“有能力”的亲戚都能伸出援助之手。
所以,如果你是“有钱”的亲戚之一,不妨借此机会多送礼。礼物本上写的礼物和别人一样多,但私底下可以发个“大红包”作为“救急”。
这种体贴的做法,正是人们最期待他们的感情的地方。
02
不要强调礼节之间的“平等交换”。礼轻情意重。
亲戚送礼,很多人强调“平等交换”。来了又走,要“平”才觉得有面子,不丢份。
比如礼金簿上写的礼金,如果对方前两年写了200,那么今年的回礼就是300,这样就没有“优势”了。
但是如果没有明码标价的礼物,就很尴尬了。
农村人能给的礼物,大多是“自产自销”的土特产:茶蜜笋干,本地鸡鸭腊肉等。城里人送的礼物大多是盒装烟酒、时尚电子产品等。
相对于浓浓的工业味和农业味,有的人觉得惭愧,自己的礼物不值钱,有的人的礼物很贵。
要么一次次拒绝,拒绝接受,要么分几次给予作为回报,让给予者左右为难。
其实亲戚之所以是亲戚,是因为可以互相帮助,不会太在意谁做的多,谁的作用大。就像大象和蚂蚁,各有所长,没有谁更好谁更差的区别。
只要亲人能在关键时刻同心同德共渡难关,就说明这份亲情还在。
所以,如果亲戚之间的关系一直很亲密,就不要太客气了。无论是送礼还是收礼,都是开心和释然的。
03
亲人渐行渐远,循礼可有可无。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除了节假日,亲戚们难得聚一聚。
如果隔一段时间还能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就不要太讲究“礼仪”了。如果主人家热情好客,他们会接受款待。如果主人稍微寒酸一点,就随便吃个饭。
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亲戚们能聚一次就聚一次,机会越来越少。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交流感情。
但不得不承认,现实总是太残酷,再好的亲人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渐行渐远。
比如我们的父辈,七八十岁的时候,行动已经越来越不方便了。他们只能和孩子住在一起,不能再独自探亲。另外,有的人生活在城市,有的人留在农村,两人再相聚就更难得了。
由于彼此后代发展水平的悬殊,老一辈的亲情也不得不随着时间空而渐渐淡去。
有了礼金,往往就变成了转账,或者叫人把礼金交了,那种亲人之间的温馨问候也就不复存在了。
当亲戚们再也无话可说的时候,即使参加会议,也只有“礼貌”地应对。余生,这份感情其实名存实亡。
04
结束语
亲人本该是此生最亲近的人;亲情本来就是这辈子最珍贵的友情。
尤其是家里长辈还健在的时候,晚辈没有太多理由拒绝亲戚之间的婚丧嫁娶。
但毕竟岁月无情。有些事情安定下来了,而有些却永远消失了。
珍惜剩余的亲情!
作者:轻如风,轻如云。
你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7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