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很高兴认识大家。
你的手机上安装了多少应用程序?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几十个。无论游戏还是应用,一般都要注册才能使用。而且,他们的注册流程往往非常简单,你只需要用手机采集一个验证码就可以了。但是,注销就没那么容易了。很多app甚至根本没有这个功能。
为更好地落实《网络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消协近日发布了多份主流应用退订测评报告,指出部分app存在不合理的注销条件,并限期提出整改意见。
苹果还在AppStore审核指南中增加了“需要账号删除功能”的条件,要求开发者在应用中添加相关功能。但时至今日,仍有大量app未能实现这些要求,注销困难。许多用户甚至不记得他们注册了哪个应用程序…
删除和注销不是一回事
可能有人会问:有些app是临时用的,尤其是一些小游戏。注册了几天就玩腻了。卸载它们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注销?
其实严格来说,注册的过程就是用户和APP平台签订一个双向认可的合同,那些条款明确写在用户说明里(虽然很少有人会看)。用户的使用痕迹和个人信息将被存储在该应用的服务器中,甚至包括支付和人脸识别信息,即使卸载该应用,这些信息也将保留在服务器中。
正规平台可能不会滥用这些信息,但是在大数据时代,网络上留下的信息越多,你就越“透明”。你的信息保护的再好,你的手机号也会被使用。老玩家的回归邀请,某宝看到的产品,你关注的一个博主,甚至澳门赌场都会来找你…
所以只有注销才能切断数据源与这些互联网服务的联系,或者至少不会收到“精准推送”。
找出被遗忘的平台
大家应该都记得常用的平台,但是临时注册的呢?可能早就删了,连名字都不记得了。还有很多人是通过网页登录的。这种平台我该怎么办?有办法!
就在几天前,中国联通宣布开通互联网注册信息清理服务,在中国联通的APP中搜索“注册清理”即可找到。目前Tik Tok、微博、美团等app都可以一键注销,未来还会增加更多互联网平台。
不过这项服务还在试运行中,只对北京、江苏、浙江等地的用户开放。期待全国用户的后续见面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类似服务也即将推出。
另外,你也可以搜索网站reg007,这个网站有一个简单的功能。输入手机号可以快速搜索出注册的平台,然后逐一注销。注意是要收费的(9元,一次性开通)。
其实类似的网站还真不少。原理是利用Web数据交互技术,用你输入的手机号尝试在各大平台注册(只需填写用户名,不需要真正完成注册),然后列出所有已报注册的平台。
如果您不再使用这些平台之一,您可以将其注销。
入口大都藏得比较深
据我测试,大部分主流应用还是提供注销功能的,但是为了留住用户,这些平台的注销入口都隐藏的很深。
常见的app如微信、微博、Tik Tok等都提供注销功能,可以在安全中心或者账号设置中找到。需要注意的是,注销时一般需要清空空账户余额、解绑第三方平台等。注销后,所有好友,发布的消息等。会被清除,所以一定要慎重考虑。
另外,比如微博可能会被授权登录Oasis。注销微博后,绿洲同样无法登录。注销百度账号后,网盘、贴吧等功能也会失效。所以在注销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这个账号的相关信息,以免遗漏。
至于这些国民级的app,相对比较规范,其他app就不一定了。比如交友类app,注销探索账号时,入口隐藏很深,各种问题都需要回答,取消注销的按钮都是抢眼的颜色。如果继续注销,会选择一个不容易看到的灰色小按钮,很像卸载电脑管家的时候。虽然陌陌没有那么多门槛,但满足注销条件后,还要经过半个月的审核期。如果用户在这段时间登录账号,会自动取消申请,难度很大。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平台为了不破坏用户之间的转发和评论关系,发布的内容可能会继续存储在服务器中,注销操作只是断开了这些数据的使用权。如果你比较在意,可以手动删除,然后注销。
有些游戏不提供账号注销功能(比如原神)。您也可以在米优俱乐部应用程序中直接注销米优帐户。操作完成后,不仅仅是原神的游戏内容,而是所有Miha游戏进度,psn绑定状态等。会被清除,这需要注意。
对于一些不提供注销功能的平台,也可以登录自己的账号,编辑隐私信息相关的信息,最大限度降低隐私泄露的风险。
别忘了第三方授权
操作这些后安全吗?不完全是。
除了手机号登录,现在很多平台都提供QQ/微信登录,这种第三方授权登录更是难以察觉。找出授权信息仍然需要一些思考。
为了统一管理用户授权信息,腾讯还提供了第三方授权服务的管理平台——QQ互联网管理中心。登录QQ账号后,点击头像右上角的“授权管理”,可以看到所有授权的第三方服务。
如果不再使用这些服务中的某一项,只需点击“授权管理→取消所有授权”,以后就不能通过QQ号登录这个第三方APP了。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有重要信息,在取消授权前一定要记得备份。
微信的操作方法也差不多,只是授权管理可以在微信APP里找到。依次点击“设置→个人信息和权限→授权管理”可以看到授权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只能看到腾讯应用的授权,因为只有腾讯自己的应用是永久授权的。而第三方平台只能获得一个短期的一般授权,期限一般为一周(最长一个月)。到期后自动注销,只能获取用户头像、昵称、性别等基本信息。到期后需要重新授权,相对安全。
至于支付宝,需要关注自己授权的免密支付平台(可以在支付设置里找到)。在这里,你可能临时授权了共享充电宝、打车平台等。如果不再使用,建议注销。
至此,“清洗”可以告一段落了。以后遇到一些需要临时使用的平台,可以使用小号注册,尽可能与真实身份保持清晰的界限,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隐私信息。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7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