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声的发声频率波段范围_n77频段

人声的发声频率波段范围_n77频段一般把声音分成一定的频段,比如高音、中音、低音。很多声学专家和音响专家都想出了参考乐器的带宽和音响用乐团的名字。这个20Hz-20KHz的频率分为超低频(低音炮)、低频(低音)、中低频(低音)、中频…

大家好,我是讯享网,大家多多关注。

一般把声音分成一定的频段,比如高音、中音、低音。很多声学专家和音响专家都想出了参考乐器的带宽和音响用乐团的名字。这个20Hz-20KHz的频率分为超低频(低音炮)、低频(低音)、中低频(低音)、中频(中音)、中高频(高音)、高频(高音)、超高频(高音)七段。

这种七个频段的定义比高、中、低频段的简单定义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边肖简单地说道:

超低频(低音炮)

低(频率)范围是指低于100Hz的声音频率或乐器基频的频率。按照七个频段的划分方法,我们把20Hz-40Hz的频率称为超低频(低音炮)。这个频段的频率重放时,需要物理环境本身的共鸣,这个频段的声音已经失去了明显的位置。超低频(低音炮)部分可以一直延伸到10Hz以下的频率(次声)。

其实在频率低于20Hz的时候,人耳的听觉能力已经很差了,但是仍然可以通过胸部和骨骼的传导感觉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低音炮有拍胸的感觉!强烈的低音炮也会让人有呕吐感,因为低音炮作用于人体的表象。

这个超低频(低音炮)波段的乐器很少,只有低音提琴、巴松管、大号、管风琴、钢琴等乐器能达到这么低的音域。因为这个极低的频率并不是乐器最美的音域,作曲家很少会写出那么低的音符,而一些流行音乐则是电子合成器刻意安排的。所以超低频对于纯音频爱好者来说并没有太大用处。除非你是动感电影音乐的大粉丝,经常需要低音炮!

低频(低音)

这个频段很好理解,就是超低频(低音炮)以上40Hz-80Hz的频率。人们常说的低音区,其实就是人们能正常听到的40Hz以上的低音区。声学上把100Hz以下的频率归为低音,但我们还是把它降低到40Hz-80Hz,称为低频(低音)。这个比较适合我们的音频频段划分。这个频段的乐器有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低音管、低音延长号、低音单簧管、大号、法国号等等。同时,这个频段也是丰富低频基础的主要部分,在音乐回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发烧友或者对声学了解不够的人,会把这个频段误认为超低频(低音炮)部分。原因是这个频段是耳朵可以听到的,也是最听得见的频段,往往让人听起来是真正的低音,所以有一种低沉的误解。

中频和低频(中频和低频)

一般低音范围都是从100Hz开始,但是我们把80 Hz到160 Hz之间的频率包含在一个概念范畴里,叫做“中低频”(中低频)更合适。按照惯例,这个频段是最让音响发烧友头疼的,因为它是导致我们听音频时耳朵轰鸣的罪魁祸首。这种耳吼的原因是这个频段非常容易出现峰值!出现这种峰值现象的原因主要和听音乐回放的环境有关。和听音环境的大小有关,比如长宽高的比例。

这种现象对我们这些天生生活环境不适应的人有着特殊的影响。因为听音环境的不规则,大小比例的不平衡等等。,很容易造成这个频段的峰值现象。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人为了消除这个恼人的峰值,都尽量吸收这个频段,这样耳朵就不会轰鸣了。

但效果往往是耳朵不发声崩音的时候,向下的低频和向上的中频也随着中低频吸收的减少而压低,使得声音听起来更细,缺乏丰富度。结果大家拼命想降低这个中低频带的峰值,还以为是对的。这样一来,音乐的可听性就大大降低了。现在很多音响发烧友经常说干、瘦、涩、暗沉等。在争夺设备系统的时候,这是对这个频段控制不好的表现。这个乐队的乐器包括刚才提到的下乐队,定音鼓,贝斯等。

中频(中音)

音频上的中频从160Hz到1280Hz,跨越三个八度(160Hz-320Hz,320Hz-640Hz,640Hz-1280Hz)。

这个频段包含了几乎所有的乐器和人声,所以也是最重要的频段。人们对乐器音域的误解通常是中音部分。比如小提琴的音域大部分都在这个频段,但是大部分人都误以为小提琴属于高音部分,也有人认为所谓的女高音音域也很高,但实际上女高音的最高音域只是在中频的上限。所以这个频段的中频在声学上有多重要。只要这个频率不够,控制不当,声音就会细。有时候,这种单薄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所谓的定位和自我满足的虚假“焦点凝聚”。

中高频(中高频)

从1280 Hz到2560 Hz,称为中高频(中高音)。这个波段的乐器包括,小提琴高音域的四分之一左右,中提琴的上限,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的高音域,短笛、钹、三角铁等低音域的一半。其实中高频很好识别,只要弦乐和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频就可以了。同时这个频段很多人会误认为是高频(高音)。

高频(高音)

高频从2560赫兹到5120赫兹。实际上很少有乐器涉及到这个频域。因为除了小提琴、钢琴、短笛的上音域,其他大部分乐器都不会出现在这个频段。

从扬声器交叉点的设计来看,这个频率范围都出现在高音单元中。一般是近距离的嘶嘶声。从高音单元的表现也可以证明,高音单元很少发出乐器或人声的音高,而只是发出该音高的高功率泛音。

有人会说,既然高频部分根本没有任何乐器的声音,那么这个高音部分就不重要了吗?其实乐器的音高虽然很少出现在这个频段,但是大部分泛音都在这里表达,甚至在更高的UHF上!音高和泛音之和就是乐器的音色。如果没有这个频段的良好表现,那么声音就会缺乏光彩!

超高频

宽达5120Hz-20000Hz的频段为UHF。

前面说过,高频以后就很少出现乐器了,超高频包含的是乐器和人声的泛音。而一般乐器的泛音大多较高,能量越低,所以要求高音单元做得非常尖,能够清晰地再现我们常说的一些非常细微的声音。由于超高频的特点,以及音响系统中对最终重放角色扬声器的要求,对高音喇叭的设计和制造要求非常严格!

比如一个高音单元为了清晰地再现所有细微的泛音细节,拼命设计一个很小的电流来推动单元的振膜,那么同样由这个高音单元负责的高频和部分中频就很可能时不时失真,因为这两个频段的能量比UHF大很多。所以很多音箱的UHF很清晰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出现刺耳的现象。

之后喇叭设计中出现了三路偏音的设计,于是分为中低音单元、高音单元、超高音单元三路。高音单元通常负责13000赫兹以上的频率。但是这个超高频单元设计的真正重点只是让高音单元不失真,同时又能再生超高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itzy.com/4758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 11月 29日 21:40
下一篇 2022年 11月 29日 2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